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下列小题。 官瓷 曹洪蔚 在琳琅满目的瓷品中,北宋官窑青瓷...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下列小题。

官瓷

曹洪蔚

在琳琅满目的瓷品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被视为瓷品中的瑰宝。据传,官瓷由宋徽宗亲创。宋徽宗赵佶虽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被宋徽宗招到东京(开封)城的官瓷工艺大师们,秉承汝窑之精华,将登峰造极的汝瓷制作艺术与高洁完美的“徽宗艺术”熔为一炉,使官瓷脱颖而出。

开封城有一处古玩市场,老赵家离那里不远,退休后,每周他都去那里淘宝,收藏了一些古董,有真的,也有假的。为这,老赵没少挨老婆的骂,说他把家里的那点积蓄全倒腾光了。老赵说:“存钱啥用啊?收藏点东西多好啊。保值增值,遇到急难险事,一出手,大钱就来了。”

喜欢收藏古董的人往往爱交友,曰“藏友”。他们聚在一起,互赏藏品,分享乐趣,很多人成了挚友。老赵最铁的藏友是老杜,年龄比老赵大一岁,也爱逛古玩市场。每次逛完,俩人一个打酒,一个买菜,聚到一块儿喝一壶。

这天又是周末,老赵在古玩市场上没有看到老杜的影子。一路打听,老赵来到老杜住的胡同,找对门牌号,却是大门紧闭。邻居告诉他,老杜前些日子得了脑溢血,让救护车给接走了。老赵听了,急忙赶到医院,一问才知道老杜还在重症监护室里,他的老伴儿正蹲在门口掉眼泪呢。老杜的老伴儿说:“这重症监护室简直是喝钱呢,一天一万多元,这都交了十几万元,老杜还没醒呢。眼看交不上钱,人家要把他转出来,大兄弟,你说可咋办呐?”老杜的老伴儿最后说,“大兄弟,你也是搞收藏的,懂行,我领你到家瞅瞅,看他存的那些东西有值钱的没。”老赵点点头说:“救人要紧,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老杜的收藏架上摆了不少东西,值钱的不多,有一件吸引了老赵的目光,是一个青瓶官瓷。老赵说:“有它,就够给老哥看病了。”

第二天,老赵赶到医院,给老杜交了30万元医疗费。一周后,又交了20万元。钱跟得上,病好得也快。一个月后,老杜便康复出院。

病好后,老杜还是爱去逛古玩市场,只是不能陪老赵喝酒了,就看着老赵自斟自饮。老赵喝到“小驾云”后,老杜就嗔骂他:“没见过你这样做兄弟的,趁火打劫,夺人之爱,把我的青瓶官瓷给骗走了。走着瞧吧,我这辈子拼尽余生,也要把这宝贝给赎回来。”老赵说:“能得到你这宝贝容易吗?我把房子都卖了,到现在,老婆还对我爱答不理的呢。”老杜说:“该,谁让你爱宝如命。”

又是个周末。老杜在古玩市场逛了一个来回还是没等到老赵。正纳闷,忽听人说宋门里出了车祸,一个老头被人撞了,挺厉害的。老杜一听,拔腿就往宋门里赶。一看,果然是老赵。随着救护车,老杜陪老赵去了医院。老赵伤得很重,直接进了重症病房。他老婆赶来后,一听这情况,当时就瘫下去,说家里刚刚卖了房子,存折上也就剩几千元,还要交房租。老赵这是作死呢,没人救得了他。老杜听完,对她说:“嫂子,您放心,我能救老赵。您家不是收藏有一件青瓶官瓷吗?卖了它,就够了。”

老杜把那件青瓶官瓷拿走了。第二天,老杜赶到医院,给老赵交了30万元医疗费。一周后,又交了20万元。钱跟得上,伤好得也快。一个月后,老赵便康复出院了。

出院后,老赵还是爱去逛古玩市场,还能碰到老杜,只是俩人都不再喝酒了,就聚在一起抽烟、闲谈。老赵说:“真是造化弄人,你的官瓷宝贝在我手里还没暖热呢,就又被你夺了回去。”老杜说:“兄弟,夺回这宝可不易呀。我也卖了房子。”

说着说着,老哥俩都哭了。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个青瓶官瓷是假的,也就值三五百元。老哥俩流泪,是被一些真的东西感动着。            

(选自《开封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老赵和老杜两人明明知道青瓶官瓷是赝品,依然要倾家荡产从对方手里买过来,是因为他们对于收藏的痴迷和彼此的情谊。

小说中的老赵和老杜开始时一同喝酒,后来老杜看老赵自斟自饮,最后两人均不饮酒,这种变化暗示着两个人的矛盾加深。

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老赵和老杜的老婆两人人物的设置,从侧面表现了主角的人物性格。

老赵和老杜两位藏友因收藏而相识相交,他们不仅有相同的爱好,而且有相同的品格,都固守着珍贵的人性的美好,发人深省。

2.小说最后一段如果删掉,小说的主旨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说以“官瓷”为题,请简要分析“官瓷”在文中的作用。

 

1.D 2.发生了变化。最后一段保留,小说表现的是两个“藏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人性的美好。删掉最后一段,小说则讽刺两个人为了藏品落井下石,趁人之危,是人性的丑陋。【意思对即可得分】 3.“官瓷”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官瓷”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载体,通过两人对官瓷的态度,塑造了两人重义轻财(重情重义)的形象;“官瓷”是表现文章主旨的物象,围绕官瓷展开的故事,表现了两人患难中的真情(人性的美好)。【围绕情节、人物、主旨三个角度回答,意思对即可得分。如果答出“官瓷作为题目,总领全文,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可得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对于收藏的痴迷”错误;B项“矛盾加深”错误;C项心理描写错误。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章结构分析。最后一节的作用,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主要分析最后一节所写的内容,以及结构上的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题的作用。分析“官瓷”在文中的作用,围绕情节、人物、主旨三个角度回答。也可答出“官瓷”作为题目,总领全文,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点睛:常用术语有设置悬 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从前,有一对仙人夫妻常在山顶下围棋。旁边有一棵树,树上住了一只金丝猴。它长年累月的躲在树上观看这对仙人下围棋,终于练就了非凡的棋艺。不久这只猴子下山了。它到处找人挑战,未逢敌手。最后,竟连一流的高手也成为他的手下败将。后来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应战,宣称自己有绝对的取胜把握。比赛那一天,大臣在桌子上放了一盘鲜艳的水蜜桃。比赛中猴子始终盯着桃子,结果它输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或百步而后止, ___________ __________,则何如?

(2)谨庠序之教,_____ ________

(3)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  赢粮而景从。   

(4)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 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

(6)______,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 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 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 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 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 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