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问 题。 中国古代文化以伦理文化为主,最重“礼义”,礼的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问 题。

中国古代文化以伦理文化为主,最重“礼义”,礼的精神彰显于道德观,礼的形式则所谓“衣冠礼仪”,“文章光华”。而“道德”一词,重在“德”,“道”是通往“德”的途径。 道德崇高而广大,然古人讲究“践履”(即实践),所以示知广大民众,德教最初或最基本 归于一字:孝。“孝者,教也”,教育之教的字源来自孝,所以《孝经》中有“百善孝为先” 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古代的农耕经济,极重血缘与家庭,而孝敬父母,友于兄弟(所谓的“孝悌”)为其思想核心。孔子教弟子,也重一“孝”,以之为本,但如何将个体 的“孝”发展为“孝文化”,将孝的教育转化为孝的情怀,由此,古人提出了“孝养”“孝 顺”与“孝敬”三层次的义理。

《孝经》说:“百善孝为先。”孝如何表现,首在“养”。古代是农耕经济,生活取资劳 作,“孝”字取“子”负“老”形象,“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今天的老人已有社会保障, 但作为儿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之义不可丢,养之心不可无,落实到物质层面也是 必需的。由此“孝养”的生发,中国文化极重“养”,我们讲“养胃”“养气”“养生”,古 人如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于是我们谈胸襟谓之“涵养”,讲文明称有“修养”, 实际都由“孝养”而来。

然而,孝仅限于“养”可否?《论语·为政》所载孔子答弟子问的一段话:“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生存之“养”,还 是孝道之“养”,前者同“犬马”,后者乃“人伦”,所以关键在一“敬”字,做到了“孝敬”, 才是孝文化的核心,人对“孝”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内化为道德的情怀。古代所推崇 的“二十四孝”,其中虽有偏颇,但大多数的故事,显然是这一情怀的形象化表述。在“孝 养”与“孝敬”之间,还有“孝顺”,《礼记·中庸》记载孔子曰:“父母其顺矣。”说的是 子女对父母之依“顺”中的孝“义”。

孔子说孝敬,敬,就是敬畏,所以宋代理学家为人、治学,无不倡导“居敬”,这是由 孝义的敬畏,扩展到对人生与事业的敬畏。而中国文化经典中为何反复强调“敬”字,与 中国传统文化中纯粹性宗教的缺失有关。清人沈德潜编《古诗源》收录第一首诗是相传帝 尧时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上帝 的无奈,是中国人自主力量觉醒的时代强音,但同时从反面理解,人无敬畏之心,往往会 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这也是先贤之所以重道德自律与反省,乃至“敬畏”的意义之所在。 当然,这种孝敬的道德情怀并非“唯我”的,而在于推扩,这就是《孟子·梁惠王上》中 引述孟子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已将个人道 德提升到一种社会道德。这种推扩功能,又以个人道德为中心形成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大 学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宋人朱熹以此教学,视为“大 学八条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节选自许结《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先提出“孝养”“孝顺”“孝敬”三层次的义理,后对各层次义理进行了详细论述,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

B. 论述有关孝的义理时选文由个体的“孝”到“孝文化”,层层递进,体现了孝的教育转 化为孝的情怀的过程。

C. 论述“孝敬”时,采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生存之“养”与孝道之“养”的对比,论证了“敬”的意义。

D. “教”的字源来自孝,反映了古人德教的出发点;《大学篇》选文则体现了德教的实践要以个人道德的修炼为中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养气”“涵养”“修养”这些说法,实际都由“孝养”生发而来,这反映出农耕经济对 中国文化的影响。

B. 农耕经济时期,生活取资劳作,“孝养”老人,提供保障,天经地义,但这还未生发成“孝道”的伦理文化。

C. 有别于动物的生存之养,人对养有敬畏之心,并内化为人的道德情怀,因而孝敬是中国古代孝文化的核心。

D. 宋代的“居敬”,把孝义的敬畏扩展到对人生与事业的敬畏,理学家们在为人和治学中 无不倡导“居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孝”故事虽有偏颇,但大多形象化表述了孝敬情怀,所以对德教、对中国的伦 理文化有重要意义。

B. 人无敬畏之心,往往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所以中国先贤重视通过道德自律与反省来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C. 孝敬的道德情怀由个人道德向社会道德逐渐推扩,最终形成的以个人道德为中心的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

D. 朱熹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一个人不能正心诚意修养自身就不能做到家齐、国治。

 

1.A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A“孝顺”不是详细论述。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本文中“孝顺”不是详细论述,是简单的一笔带过。故而答案选A。 2.试题分析:C人对“孝”有了“敬畏”之心,有了孝敬,才能内化为道德的情怀。“古代”的限定 也不够恰当。 3.试题分析:B人无敬畏之心,是中国先贤重视产生敬畏之心的原因;而能让人产生敬畏之心的纯粹 性宗教的缺失,才是先贤重视道德自律与反省这种方式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需要一点点的疯狂,好使你不变得愚蠢!——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疯狂”到底是什么呢?是梦想?是自我?还是……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

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专家指出,看脸的时代也要靠实力说话。①    。体育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一定是以超高的竞技水平为基础的。贝克汉姆如果空有颜值,不可能成为“万人迷”;C罗也绝非仅靠肌肉就征服了球迷。换句话说,竞技场不同于娱乐圈,②    。比如,里约的游泳赛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大度霸气、勇夺1金1银的孙杨和用尽“洪荒之力”夺得100米仰泳铜牌的傅园慧。相反,“国民偶像”宁泽涛③   。由于参加的四个游泳项目中,两个个人项目无缘决赛,两个接力项目因犯规被取消成绩,他也就少了很多露脸的机会,而且其原来光鲜的形象也黯淡了许多。

 

查看答案

填在下文横线上的四句话,最恰切的一组是(   )

他抬手看表,发现才凌晨4点。窗外临水枕河的小院悄无声息,                       ,与世隔绝,船舱里静寂如梦。

①连自己置身其中的小楼

②惟有自己的呼吸在空气中震荡着

③也没有一丁点儿响动

④像一条远离地球的太空船。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

B. 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顽强刻苦,付出努力,才获得成功。

C. 这是一个可以将相亲、求职等社会传统话题搬上电视荧幕并对其进行娱乐化改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电视生态环境下,职场真人秀节目必然表现出与以往职场类节目不同的特征。

D. 一个书店,十五年时间,换了三个地方,内蒙古鸿业书城一再从城市的商业中心向外撤离,证明围绕以图书经营为中心的传统书店未来依然挑战巨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