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以及传播提供前所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以及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因此,它将对教育提出乍看起来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应大量和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同时,教育还应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使人们不会让自己被充斥公共和私人场所、多少称得上是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搞得晕头转向,使人们不脱离个人和集体发展的方向。可以这么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②根据对未来的这种展望,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程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③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识,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

④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仅仅是或主要是针对学会认识,较少针对学会做事。而另外两种学习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也被看作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然而,委员会认为,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成员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一种全面的、终生持续不断的经历。

⑤委员会的委员们从一开始工作就明显地感到,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说使人们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再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某些目的(技能、获得各种能力、经济目的)的必经之路。

⑥学会认知更多地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即便那种没有直接目的去学习的情况愈来愈少,但由于学习有用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很重要,学制越来越长、空闲时间越来越多,这将使越来越多的成人能够去感受知识和个人自学带来的乐趣。扩大知识面可以使每个人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来了解他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唤起对知识的好奇心,激发批判精神并有助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辨别是非。从这种观点出发,让我们再次强调,每个儿童无论他在哪里,都应使他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学习科学而且终生成为“科学之友’;在中等和高等教育中,入门培训应向所有大、中学生介绍科学进步和当代思想模式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概念和参照方法。

⑦然而,由于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始终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试图想什么都知道愈来愈做不到,而且在基础教育之后仍保持对所有学科的教学也不切合实际。不过,专业化学习,哪怕是未来的研究人员的专业化学习也不应排斥对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今天,一个真正受到全面培养的人需要有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并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的学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展”。因为普通文化教育使受教育者能接触到其他语言和知识,首先就有助于交往。专家封闭在自己的学科中,可能对他人所为不感兴趣。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感到难以与人合作。另一方面,文化教育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将各个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势必会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它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在研究方面,某些知识的重大进展就是在各学科的交叉领域中产生的。

1.下列关于21世纪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21世纪,信息流通、储存和传播的手段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应该让人们去更新、深化和充实已有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

B. 21世纪的教育不仅应该受教育者提供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提供判断事物的标准,教会他们对信息进行判断选择,这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C. 相对于过去的教育,现在我们必须扩大教育的概念,让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得到发挥和加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D. 在21世纪,教育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但不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到达某种目的——例如获得某种技能、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学会认知、做事、共处和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在获取知识的途径方面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它们是一个整体。

B. 在现实中,一个专业研究人员能够深入学习研究的只是少量学科。但是扩大知识面能够促进他的研究工作。

C. 在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对于“学会做事”重视不够,因而在21世纪的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学会做事”的内容。

D. 向所有大、中学生介绍科学进步和当代思想模式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概念和参照方法,有助于唤醒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1世纪的教育要大量和有效地传授与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但不能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无止境的需求。

B. 学会认知不是获得系统化知识,而主要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这与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类似。

C.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要有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和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学科这两方面的同时发展。

D. 如今的科学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一个封闭在自己学科中,不研究交叉学科的专家是不能取得重大进展的。

 

1.D 2.C 3.D 【解析】 1.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B.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菲弗10月7日宣布,把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以表彰他为该国历时50多年的内战所作出的贡献。

C. 作为目前热销的保健品,酵素被媒体宣传具有减肥、排毒、保健、预防心血管问题、调节免疫等神奇功效,然而据专家的解释,喝酵素还不及喝酸奶来得实在。

D. 2016彩色跑深圳站完美收官,15000余名跑步爱好者践行了阳光运动理念。彩色跑被称为地球上最欢乐的5公里跑,是一项崇尚健康、快乐和彰显自我的跑步活动。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影评进入自媒体时代后,               。对电影投资人来说,票房是评价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对职业影评人来说,更看重电影的结构、叙事方法、演员演技等比较专业的内容;当然,你去问普通观众,从一万个人那里,可能收获到100个评价标准。

A. 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影评的话语权正在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的评价体系

B. 影评的话语权正在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评价体系就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

C. 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影评的话语权正在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评价体系就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

D. 影评的话语权正在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的评价体系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某些代购店这种“以假充真”的行为             ,但又无可奈何。

②在云南地震灾区采访,碰到巧家县安监局职工刘诗明,他正脚裹纱布,为灾民分发救援物资。休息时他乐呵呵地向笔者说:“与灾民的利益相比,这点伤病                。”

③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            ,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纭,做好自己。

A.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 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 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事实证明,只有以文化天下,为每一个人塑造更加富有弹性的心灵空间,社会才有可能在新的经济层面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B. 微信有超过6亿的用户,逐渐商业化已经是其发展趋势,在拥有这么多用户的平台上做电商想必不是一两个人的想法。

C.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已传播到海内外,更多的外籍友人想要欣赏中华灿烂文明的魅力,进而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

D. 带着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湖南勇于向“权大于法”这一公权力痼疾开刀,通过“九条规定”等规章制度使权力在法律许可的范嗣内。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A. 所以,处于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B. 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C. 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

D. 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