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项王故里 梁衡 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故里    梁衡

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知几经战火,文物留存极少,而他的故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忘记。清康熙四十年,时任县令在原地竖了一块碑,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这恐怕是第一次正式为项羽立碑,由是这里就香火不绝,直到现在有了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锦衣夜行、霸王别姬……讲解员说她统计过,有一百多条。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来条,一般的成语辞典收三四千条,大型辞典收到上万条,项羽一人就占到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呀,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这一份文化贡献。项羽少年时不爱读书,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未想他自己倒成了一本后人读不完的书。汉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司马迁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就影响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两千年,而且还将影响下去。

汉之后,项羽成了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史家说,小说家写,戏剧家演,诗人咏,画家画,民间传。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体电影、仿古一条街。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

项羽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的好歌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然后两人从容自刎。他是一个性情中的人物,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有巨大的悲剧之美。他身上有矛盾,有冲突,有故事;而其形象又壮如山,声如雷,貌如天神,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全国北至河北南到台湾,“项王祠”“项王庙”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南迁到福建的王姓奉霸王为自家的保护神,台湾许姓从大陆请去项羽塑像建庙供养,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

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了这个人物。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鲁迅说,一部《红楼梦》有的见淫,有的见《易》。一个历史人物,就如一部古典名著,能给人以充分的解读空间才够得上是个大人物。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说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而就在这个园子里,在秋风梧桐与黄河古槐的树荫下,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

(节选自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题目为编者所加)

1.选文写“项王故里”,对于景致,作者只重点写了“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有何用意?

2.全国多个地方修建“项王祠”“项王庙”,作者说是老百姓“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4.联系全文,评价项羽这一历史人物。

 

1.重点写这个景致,以突出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文化意义。发掘项羽的文化意义在于以其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命瞬间,展示了真实人性的一个个真实的显著特色,以至于人们根据其瞬间事迹总结出了多达一百多条成语,展示了一个集多种矛盾于一体的令人恨又令人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引出深层追究的话题。 2.(1)在老百姓心目中,项羽是能体现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英雄人物,凭着勇敢刚烈、纯朴真实成为(和关羽一样的)的偶像;(2)老百姓希望奉项羽这样“多色彩”的英雄人物为保护神,(正如把关羽奉为神)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3)虽然老百姓只是从寻求“保护神”的角度理解项羽而没有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其价值,但这本身也表现了国人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念。 3.这句话用神态动作描写(或白描手法)生动地勾画了两幅浮雕般的画面,几个姑娘的沉思状,一个小男孩的骑马扬鞭态。暗示了项王故事对后世的影响:姑娘看过项羽故里,大概在思考一种新的择婿观;男孩大概在以项羽的勇武为榜样朦胧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共同的指向则是崇拜英雄。隐寓着作者对项羽价值的思考,暗示出历史人物存在的现实和未来价值。 4.(1)若从政治夺权斗争的成功与否看,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他的个性复杂与人格独特却是自古至今令人难下绝对定论的人物。(2)他不仅是个英雄形象,被人尊为保护神,在他身上寄托着人们向往和平、幸福的理想;(3)他更是一个文化形象,他是历史上的一面镜子,他留给后人的是众说纷纭的文化话题,给人以多样的文化启示。(4)他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有时残忍却又有柔情似水。他是可以与关羽、岳飞、文天祥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给人的更多的是做人的启示。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选文写‘项王故里’,对于景致,作者只重点写了‘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有何用意”,这是考查文章材料安排的目的。解答本题,考生应先找出“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这一内容,这一内容在文章第一段,然后结合选文第一段的具体叙写和作者的慨叹之语以及后文的多种思考,推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从内容上来看,这些成语展示了历史人物的文化意义,让我们心中的“项羽”形象更为丰满;从结构来看,这一内容引出下文的话题。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全国多个地方修建‘项王祠’‘项王庙’,作者说是老百姓‘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这是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首先应到文中找出题干中的引文,然后再结合文本理解。作者在写作中极力想保持客观的态度,不持任何观点,但在具体表述中依然不可避免地显现着自己的思考。从相关段落内容可知,作者一直强调对项羽的崇拜是百姓的自然选择,尽管项羽有残暴的一面,但百姓依然选他做保护神,自然有其道理。作者说“没有什么理由”,但是从全文的相关信息看,百姓肯定是有理由的,他们忽视其恶的一面,赏其英勇的一面,是追求保护的心理在起作用。稍微想一想,不难想出,在一个不得安宁的时代,人们的企求便是有一尊神能够保佑平安。作者在这里揭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心理。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首先应分析划线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句还是议论句,抑或抒情句;然后再依据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鉴赏的角度。“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这是一个描写性的句子,可从所使用的描写手法、表达出的实际内涵和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几个方面分析欣赏。题目要求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启示我们分析这句话时要思考这特定的两组形象主体与选段所记所议的人物间的关系,发掘历史人物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作者的人生价值观思考。 点睛:鉴赏表达特色题,须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然后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 ;②表现手法(次之) ;③表达方式(其次);④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比如本题中,先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这是描写性的句子,描写的对象是“几个姑娘”和“一个小男孩”,对于前者,描摹其神态“若有所思”,对于后者,描摹其动作“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文章所记述的人物是“项羽”,既写其勇猛,又写其柔情,姑娘所思的应是其柔情的一面,男孩做出的动作应是崇拜其英雄的一面。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联系全文,评价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考生需要到文中圈出作者对项羽做出评价的内容。联系全文,搜集相关信息,不难总结出对项羽的评价内容。做题时,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并适当做点分析。比如第二段“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第三段“项羽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是一个性情中的人物,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有巨大的悲剧之美。他身上有矛盾,有冲突,有故事;而其形象又壮如山,声如雷,貌如天神”,第四段“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都对道德修养有大量精致的论述。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孔子极为重视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究,提出了学、思、行三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提出了“存心”“养气”“寡欲”和“反躬内求”等修养方法。荀子提出了“以心知道”“善假于物”和“锲而不舍”的修养方法。《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养路径。宋明理学家则创立了“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总之,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甚多,计有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志、力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自省、自讼、格心、自治、反身求诚、见贤思齐、闻过即改、存心养性、养浩然之气等。这些方法大致有两方面内涵:涵养善端与修正错误。前者指自己在有向善的内在禀质的前提下培养善的品质,后者指要同经常困扰自己的邪恶念头做斗争并努力修正不良品性。修正错误与涵养善端是道德修养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相对而言,道德修养应先从纠邪改过上下手,筑造一道坚固的道德堤坝,防范贪欲之水的泛滥,而后才好涵养善端。

道家的修养方法强调的是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根除伤生伤性的“四六”之害。“四六”之害为庄子所提,“四”是指“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这四大害。“六”是指四大害中的每个又包含六小害。庄子说:“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即要从贪欲、意欲、情欲、知欲中解脱出来,养精修性,虚静淡泊。因此,“修道”的方法,一为“心斋”,二为“坐忘”。心斋是净心法,坐忘是禅定法。使心不动不染,如虚空之无,离形去知,内外双忘,最后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

佛家的修身方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定慧双修、止观双运。前者是指通过修炼能够进入静定状态,再通过静定有所觉悟,发生智慧。后者是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和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

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尽管有此分殊,但还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都将道德论与认识论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作者:韩东屏。摘自《中州学刊》2015年第l0期)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对道德修养的大量精致论述,是教人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B. 宋明理学家创立的“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修养方法,也是儒家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C. 道家强调的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以致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的修养方法,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主张。

D. 尽管儒家、道家、佛教在入世与超世、出世的主张上是不同的,但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和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2.从内容角度考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 道德修养方法    B.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方法的共同特征

C. 儒、道、释的道德修养方法    D. 道德修养的实践哲学方法论

3.根据选文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人类道德修养中的两点作用。

 

查看答案

我国传统的“节气”,不仅是身外纯自然的季节,更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1)请你根据示例猜一节气名。(2)模仿示例,在“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字数相等,意蕴贴切,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谜面:雾散之后冰消融(打一节气)    谜底:雨水

①谜面:三人同日相别离(打一节气)    谜底:      

示例:大暑——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答题。

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新丰中学的王涵同学所在活动小组,准备到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墨香书市去进行名著阅读的相关问卷调查。请你以王涵的身份写一封简短的信函,争取书市经理的同意和支持。(100字左右)

尊敬的书市经理:

                                                                                                                新丰中学学生:王涵

                                                               xxxx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欣慰的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化也有所加快,官员们的权力运行将逐步走上规范、健康、透明的轨道,廉政尴尬和贪腐案件必将逐步减少。

B. 站在2017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天接到3个骚扰电话、2.9条垃圾短信。

D. 对于“星际迷航”的拥趸者来说,这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系列描述了一个美好而多元化的未来世界:在星际联邦的领导和维护下,各个星球遵循自由、独立和平等的原则,共享宇宙资源和探索成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镀金”与“炼金”虽一字之别,境界却判若云泥。“镀金”者把挂职视为自身升迁的“资本”,“炼金”者把挂职视为体察社情民意的“窗口”。

B. 国际金价连续下跌,一些储户大量抛售黄金,理财经理小李耐心细致、假以辞色的分析劝阻,使储户停止了不理智的做法。

C. 得悉“银狐”里皮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男足能因人成事,踏上复兴之路,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D. 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