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钱无钱 钱百万姓钱名百万。钱百万姓钱却没有...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钱无钱

钱百万姓钱名百万。钱百万姓钱却没有钱,钱百万的钱只能看不能用。钱百万的钱不是假钞,不是冥钱,是货真价实的钱币,只是不能流通罢了——钱百万的钱,全是古钱。人称钱百万是古庙镇一怪:乃钱币爱好者也。

每天,钱百万都不忘把那些收集的钱币拿出来反反复复地摩挲欣赏,组合排列,辨识鉴定,乐此不疲。

钱百万的钱币使小镇人大开眼界,其中有空首布、有齐刀、有秦半两、有汉代厌胜钱、有永安五铢、有开元大钱、有北宋铁母、有太平天国珍钱,更多的是清代的钱币,真可谓洋洋大观。

钱百万是退休的小学教师,那点可怜的退休金还不够他每月搜罗两三个钱币。钱百万唯有从牙缝里抠,平素鱼肉几乎是不进门的,常常素菜一碟、白饭一碗,自得其乐。

幸好早先这些古钱币在小镇人心目中并不金贵,半送半卖给钱百万的。

近年开放了,小镇人渐渐明白:这些古钱币其实老值钱呢。因而再不肯轻易售之于钱百万。

渐渐有了专做古钱生意的,在小镇上收了贩到市里、省城里。古钱价被越抬越高。

钱百万开始望钱兴叹。看中的,爱不释手的,却无钱购之。钱百万先后发现了圜钱、饼钱、永乐钱异品等,看得钱百万心儿痒痒,又恨恨不已。

钱钱钱,我钱百万姓钱名百万,拥钱“百万”想集几枚喜之爱之的古钱却阮囊羞涩,这钱币岂不是不集还罢,越集越气。

那些发了的大款,仿佛洞察了钱百万的心理,三天两日有人上门来拜访钱百万,意欲高价收购钱百万的古钱珍藏。头几次来的,无不被钱百万骂了个狗血喷头。

后几次来的,钱百万快人快语:“免开尊口。”

再后来上门的,钱百万傲然不理。

来人不急不躁,只叙家常,不谈钱币。

说起来钱百万家也真可怜,屋里摆设像开阶级教育展览,除了钱币别无它物。

来人很诚恳地说:“人生在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些钱币是能吃是能用,还是能带到棺材里?苦了一辈子,没享半点清福,怨不怨?凭你的经济实力,再想觅个看得上眼的古钱币比登天还难,与其空守着,还要提心吊胆别人来偷来骗,倒不如趁早出手,也免操了那种种的心思,乐得眼不见心不烦。一个人安享天年,强似现今这般千倍百倍呢……”

钱百万颔首不语,心海涟漪微漾。

钱百万经不住车轮大战式的劝说,再说对集珍稀古币已不敢奢望,终于狠狠心:出手。说句笑话,钱百万多年来一直在做“钱奴”——为“钱”奔忙,为“钱”辛苦。如今算是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了,试试驱使、奴役金钱,不知啥滋味?

钱百万真正有了钱后,搬进了古庙镇新建的公寓。家像个家了,也告别了青菜萝卜家常菜,酱瓜酱茄就泡饭的清苦日子。

安逸得比死还难过的日子钱百万不久就厌了腻了。想想,整天无所事事,那日子如何打发。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恍恍惚惚,怅然若失,这种日子无聊透顶。

钱百万终于受不住古钱的诱惑,又悄悄地开始收集古钱币。只是比之以前集钱币要难上十倍百倍。钱百万又忙碌了起来,他一枚一枚地觅,一枚一枚地集,生活似乎又有了盼头。

他固执地搬回了原来的老屋,又吃起了酱瓜酱茄……

1.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

2.联系上下文,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请结合作品加以探究。

 

1.生活上甘于贫困,在物质和精神的选择中追求精神的充盈。(各1分,言之成理即可) 2.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在“有钱”和“无钱”之间不断构成矛盾冲突(1分)。当钱百万想收集古钱时,他没有钱但精神充实;当钱百万放弃了古钱时,他有了钱但精神空虚;当钱百万生活富裕后,他却又想回到过去收集古钱的清苦生活中。(结合情节分析2分)在这种不断冲突的情节变化中小说主题得以突显。(作用1分) 3.①小说描写了一个痴迷于收藏古钱币的普通人的形象,对现代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人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生活的优裕,而是取决于精神上的追求,只要精神上有自己的寄托,幸福就会永远陪伴身边。(2分)②小说意蕴丰富,通过钱百万有钱无钱的情节变化启示我们:现代人总是处在物质生活困顿却精神充盈,物质生活富裕了却精神空虚的二律背反的境地,小说深刻地表现了现代人在价值取向上的困境。(2分) 【解析】 1. 2. 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孝子传

【宋】范浚

蔡定,字元应,越之会稽人。家世微贫,父革,依郡狱吏佣书以生,力使定学,身劳苦资之,以故定处簧校①,稍稍有称。

郡狱吏一日坐舞文法被系,革以诖误,例在劾中。革年七十余矣,法当免系,鞠胥任泽削其籍年命入之罪,罪且与狱吏等。案具,府奏上之,方待命于朝,故俱久囚,而革不得独决。定窃痛念父当耆年,以非辜圄狴,誓将身赎。数诣府号诉,请代坐狱,弗许;请命于戎行,弗许;请隶伍符为兵人,弗许。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天乎!将使定坐视父缠徽②乎?父耄耋,不应连系;佣书罪,不应与狱吏等。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定图死矣,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则虽委身重泉,于登天为不殊。”于是预自志铭其墓,又为状若诣府者,结置袂间,皆叙陈致死之由,冀其父之必免也。以建炎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自没河死。府帅闻之,惊曰:“真孝子也。”立命出革,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兰溪范浚曰:呜呼大孝!吾不得而见也,孝若定者,亦今世之所鲜闻也。世之人视亲,若视其妻子之心切焉,者,无也。彼惟庸爱在妻子,而斯须之爱在亲。亲有劳苦,不宵一勤,其手足代之,其肯杀身以出父于囚牢中乎?今之为人子者,有觞酒豆肉,持羞其亲,则已色然自得,谓为难能之孝,况若定之捐躯活父,其为孝又可究乎?予得定所为志铭与状,感其言情哀至,至为泣下。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冀他日万一获私於良史,氏云。

【注】①黉校:学校。②木工所用的绳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身劳苦之          资:资助,给予

B. 有司哀怜,幸而释父   庶:希望

C. 具,府奏上之          案:案件

D. 况若定之躯活父      捐:舍弃、抛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与狱吏等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B. 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呼曰      客喜笑,洗盏更酌

C. 冀其父必免也                  举世非而不加沮

D. 定之捐躯活父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

(2)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

4.蔡定为了使其父亲免罪,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七夕节的诗词有宋人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B.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重耳。

C.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D.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查看答案

一茶社高价征联一对,入围上联是:“华灯初上钩如月”,请你为其选定下联(    )

A. 小院新敷雪若诗    B. 茶社常开云似客

C. 小院新敷雪若梅    D. 茶社常开客似云

 

查看答案

下面是湘南中学《映湘南》编辑部的征稿启事的草稿内容,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映湘南》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

B. 本学期十月份开始,本刊将增设“真我风采” “热点评说”栏目,欢迎同学们惠赠稿件。

C. 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

D. 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