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梦回》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梦回》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____________,水寒更有未眠鸥。

A. 玉簪花落野塘香    B. 碧云望断空回首

C. 深夜无风莲叶响    D. 客怀处处不宜秋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衔接。根据意境选择,A项“玉簪花落”,季节不当。B项结合“月”可知,“碧云望”时间不对。D项“客”和上句内容重复。 点睛:需要结合诗词的语境内容,主要有时间、季节、地点、情感等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政府要进一步解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快改善创新激励政策,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B. 书展本身就是一次集中的、有文化的营销,以包括周边活动和衍生品售卖在内越来越多元化,不断打开图书市场。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纳德与美国的“飞虎队”无私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谱写了动人的历史篇章流传后世。

D. 我们要有长远眼光,避免短期恶性竞争,不应一味追逐热点,而是要沉下心来做好每件产品,立足国内市场,兼具国际视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真正的思想家寥若晨星,孔子就是集夏商周三代礼文化之大成,又开启中国经学体系的思想家之一。

②近年来高校频频曝光的学术造假现象暴露了中国为数众多的高层科研工作人员缺乏坐而论道的实干精神,喜欢走捷径、钻门路。

③于恕成先生是中国诗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主攻中国古代文学,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④因为在分众化时代,走大众化路线,就意味着要面对众口难调的尴尬 和困难,有可能你想让所有观众都满意,结果所有人都有不满意的地方。

⑤虽然离开母校多年,但一提起各位老师的名字,我就能回想起他们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他们对我的耳提面命,我一刻都不能忘。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天下第一桩凌鼎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有樟从一个藏友嘴里得知,翰林弄的阮大头最近从安徽收到了一件好东西,号称“天下第一桩”。

    郑有樟一见那树桩,就惊叹了,天下竟有如此好东西。郑有樟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观之,都赏心悦目,更难得的是这香樟木桩香气扑鼻,且香得柔和、高雅。郑有樟凝视着这天下第一桩,不言不语,不愿离去。    阮大头看出了郑有樟的偏爱心思,不无得意地说:“我收藏几十年,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今后就是我的镇宅之宝喽!”    郑有樟从小缺木,所以取木“有樟”,而今,这古桩化石出现在眼前,这不是缘又是什么?郑有樟下决心非把这天下第一桩弄到手不可。    他很诚意地对阮大头说:“君子本不夺人之爱,但我郑有樟既然命中注定有樟,岂能错过。您老成全我,割爱吧。你开个价,我郑有樟保证不会让您吃亏。”    阮大头一听,笑笑说:“想看,尽管看;想买,则免谈!再说就伤和气了。”    郑有樟就这样碰了个软钉子。    郑有樟不甘心,他实在太喜欢那天下第一桩了。以后的一段日子里,郑有樟吃饭想着这事,睡觉想着这事。想来想去被他想到了以物易物的主意。他想起前不久在浙江东阳见过一老艺人创作雕刻的水浒人物根雕,印象中也是香樟木的,那108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据说已连续雕刻好多年了。对,买下来,送给阮大头,他八成会喜欢的。    事不迟疑,郑有樟第二天就开了小车赶到浙江那老艺人家,好说歹说,花了大价钱把那根雕买了下来,雇卡车运回了娄城。       果然不出郑有樟所料,阮大头一眼就相中了这大型根雕作品,请郑有樟爽快出价。    郑有樟很坦率地说:“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想换你的树桩。”    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来这一手,有点不快地说:“肯卖,价钱好商量;不肯卖,你抬走吧。”    郑有樟也没想到阮大头如此固执,悻悻而回。    藏友见郑有樟愁眉苦脸的,知道他还惦着那天下第一桩,就给他出主意。

    藏友甲说:“派人冒充算命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心甘情愿出手……”    “损、损、损,骗他老人家,于心何忍。”郑有樟不同意。    藏友乙说:“那你干脆跪在阮大头面前,求他,不怕他铁石心肠。”    “你们怎么尽是馊主意,难道就想不出一个金点子?”郑有樟脸色凝重了起来。    郑有樟突然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藏友们才知道,他去了安徽,去调查这天下第一桩的来历。他翻阅了当地的地方志,回来后窝在家里写了篇《流传有序的天下第一桩》。据郑有樟考证:此树桩是南宋末年一次山洪暴发后冲下山来的,先为安徽著名的博古斋收进,后为画家闵双城收藏;元代时为贵族王孙铁木儿秘藏;明代时,在安徽布政使及大收藏家华佰裘等多人手里珍藏;清代时,在桐城露过面,后来就不知去向,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最近,才重现江湖。郑有樟还收集了明代至清初有人吟咏此桩的诗文。      郑有樟把这篇考证文章打印后,交给阮大头斧正。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对这天下第一桩有如此感情,很是感动。他拉郑有樟说:“来,我俩在天下第一桩前留个影。”    三天后,阮大头打电话给郑有樟说:“啥话别说,你来把天下第一桩搬走吧。”    郑有樟去搬天下第一桩时,他特地沐浴焚香,极是虔诚,出屋进屋前,还点了鞭炮、放了高升呢。    当时人群中说啥的都有,有说“神经病”的;有说“作秀嘛”;有说“文人怪癖”的……    郑有樟一点不恼,他乐哈哈地说:“我全当补药吃。”

(原载《人民文学》2004年增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 郑有樟见了“天下第一桩”不言不语,不愿离去,阮大头得意地说要将树桩当作镇宅之宝:两人的反应为下文的情节做出铺垫。

B. 郑有樟命中缺木,才取名“有樟”,现在“天下第一桩”出现了,他决心要把它弄到手,说明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C. 郑有樟重金买来的水浒人物根雕,是浙江东阳一位老艺人雕刻的,不如“天下第一桩”历史悠久,因此阮大头没有看中,也不同意做出交换。

D. 小说记叙了郑有樟对“天下第一桩”的考证资料,既是表现“天下第一桩”的珍贵的文物价值,也表现了郑有樟的为人品性。

E. 小说围绕一件藏品“天下第一桩”展开,通过郑有樟向阮大头求取树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的批判,表现了做人做事应诚心正意的主题。

2.小说中郑有樟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文章结尾两段完全可以删除,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震响的场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兴八首(其一)》借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月亮作衬托的三个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内心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曹彦约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门,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 “天寒城闭门,冻合水行迟”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C. 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 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E. 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