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两年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两年后,武王去世,周公摄政。周公分析了殷代列王的为政之道,得出了殷亡于“失德”的结论。鉴于此,他提出了施行“德政”的政治纲领。而要保证“德政”的实施,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其次是要为统治者制订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二者可以统称为“礼”。这是一场比武王克商意义还要重大的革命。

    风俗的转换要比政权的转换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如何移风易俗?儒家认为,应该“因俗制礼”,即尽可能利用既有风俗的形式和内在的合理部分,再加整理、提高,注入新的精神,如此方可使人民喜闻乐见,被其所化。因此,《周礼》中的大司徒官政之法有几条很重要的原则:一是“辨五地之物生”,全国的土地可以大体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其物产及居民的体质特征也各不相同,这是为政者首先要分辨的;二是“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辩明上述五类地区,目的在于摸清各自的风俗,然后才可以藉此而施以“十二教”礼仪;三是“以本俗六安万民”,要沿袭当地原有的宫室、族葬、衣服等六类旧俗,使人民安于其居。以此为基础,再在乡、州、党、族、闾、比等每一级行政区内设置库、序等教育机构,把儒家的理想和伦理道德化解在各种礼仪之中,如冠礼、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等等,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仪式中,接受礼的熏陶。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在人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残留着动物的习性。人类要进步,就必须自觉地剔除违背文明的动物习性,这就需要礼。《礼记·曲礼》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令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从这一点出发,就要求人们将带有动物性的风俗向文明时代的礼靠拢。比如到西周时,尽管一夫一妻制已经确立,但原始时代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对偶婚的残余依然存在。为了移易这类陋俗,儒家制定了婚礼,规定了婚配的手续和仪式,并对双方的血缘关系作了严格的限定。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的道理,将“不娶同姓”作为礼规定下来。

    儒家在如何建设周代社会的问题上,没有按照殷代的模式,再“克隆”出一个王朝,而是要创造出一个人本主义的社会。为了实现平稳过渡,他们一方面刻意保留各地的基本风俗,如房屋的形制、食物的种类、衣服的样式等;另一方面则通过推行各种形式的礼,来移风易俗,走近文明。从周代开始,礼乐文明就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并绵延两千余年。当海外的遣唐使、留学生到达长安时,最令他们钦羡的,是先进的礼乐制度、衣冠文物。他们将它引入本国,加以仿效,希望“进于中国”。

    《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摘编自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公认为商纣灭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没有实行“德政”,为避免重蹈其覆辙,他提出建立一套以“礼”为核心的社会制度。

B. 周王朝所要实施的“德政”,是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和系统的行为规范,其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远远超过推翻商代政权。

C. 儒家主张“因俗制礼”,即沿袭既有的风俗,让人民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其中的合理内容和新的精神,以达到教化目的。

D. 《周礼》明确指出,大司徒官政之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调查清楚全国各地的地理特点、物产和生民的情况,以便充分掌握各地的风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制礼的过程中,儒家讲究园地制宜,尊重当地的传统,设立教育机构,因风俗而进行教化。

B. 庠、序是国家在各级行政区内设立的教育机构,其重要职责之一是把儒家的社会理想和伦理道德转化成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行为。

C. 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因为人有语言,而是人心存礼仪,知道用礼仪的规范来摆脱动物的习性。

D. 早在西周时,中国人就认识到同姓男女结合会带来生育的弊端,因此,儒家才专门制定了婚礼,对“不娶同姓”的婚配手续和形式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俗到礼是一场深刻而广阔的社会变革,儒家如果不把其思想巧妙地融合在各地的风俗中,礼仪制度的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B. 周代社会的礼仪文明已传播四海,直至唐代都有外国使节和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将礼仪制度引入本国推行。

C. 在周代社会中,礼既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社会制度,也是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D. 从周代开始,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较前代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礼治国成为德政的明确标志和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

 

1.C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尽可能利用既有风俗的形式和内在的合理部分”。 2.试题分析:D项强加因果,制订婚礼是要革除偶婚制的陋习。 3.试题分析:B项“直至唐代都有外国使节和留学生来华学习”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山西省出现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较大的雾霾天气。省环保厅发布应对重污染天气调度6号令,决定对太原等10个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对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施工工地、燃煤锅炉和机动车等实施调控措施,并提出车辆出行限号措施。

预案中的限号出行措施引发了人们的争议,有人赞成,认为这可以有效控制尾气排放,对环保有利;有人则很不认可,认为山西不需要限号,这不过是在跟风,不起什么作用;更有人认为限号给自己带来极大不便。

对于限号通行,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是被称作直戳泪点的原创手绘图画《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中的两幅,请围绕牵挂写一段话。要求感情真挚,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航天食品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特点,__。航天食品都是从地球携带到太空的,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__;在长期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食欲容易下降,__,以确保航天员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考虑到每名航天员的口味。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________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_________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唯有好学,才 近智,唯有知学,才给力。_________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________离“贤”更近一步。_______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______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A

不仅

只要

无论

B

不但

只要

如果

C

不仅

而且

只有

才能

D

如果

就能

如果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远离了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境界不高。

B. 日前,我市提出“延续历史文化血脉,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为目标,号召全市人民为创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共融的城市而努力。

C. 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幼儿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停业整顿,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

D. 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部分超大城市房价过高、一些地区商品房库存过多,这是目前各地各项相关政策的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