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

文言文阅读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拔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①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是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宦官魏忠贤,下狱而死。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②史可法16011645),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寺僧                  叩:敲

B无俟奸人构陷              构陷:编造罪名来陷害

C不敢发声              噤:闭口

D史公以凤庐道奉守御      檄:官府的文书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到史可法拿着五十两黄金,流着泪请求狱卒帮忙让他进去。狱卒被感动了,叫史可法换上破衣,穿上草鞋,背着篓筐,手拿长柄铲子,装作打扫垃圾的人,领他进了监狱。

B史可法叙述时说的“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充分赞扬左忠毅刚强大义、坚贞不屈、以国事为重的精神。

C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属于侧面描写,是为了体现左光斗对史可法产生的影响。

D文章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呼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2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文中通过逸事主要表现左光斗的哪些品质特征,请简要概括。

 

1.A 2.A 3.(1)国家大事已腐败到如此地步,老夫是完了,你再不顾生命危险而不明救国大义,天下事靠谁来支撑呢!(4分,每句1分)(2)我对上怕辜负朝廷,对下怕愧对我老师呀!(2分 “上、下”1分。句意1分)(3)背负青天而没有谁能阻遏它了,这样然后才图谋飞向南方。(3分,宾前句式1分,“图南”1分,句意通顺1分) 4. ①勤于国事(冒着严寒深入民间,了解民情),②善于发现并提拔人才,③大义凛然、坚强不屈(忠心为国)。(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叩:问。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应为五十两银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翻译时需重点翻译的词语:(1)昧:不明。(2)上、下为名词作状语,对上,对下。(3)“莫之夭阏”为宾语前置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第1段“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可知勤于国事;从第1段“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可知善于发现并提拔人才,“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品质文中很突出。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文言文翻译】 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担任主考官时,有一天,风雪交加,严寒彻骨,他带着几个卫兵骑马扮成平民外出,来到一座古庙里。见廊下的小屋中,有个书生伏在书桌上睡着了,桌上有他刚写成草稿的文章。左公拿来看完后,就脱下貂裘盖在书生的身上,又为他关上了门;向和尚一打听,才知道他叫史可法。到考试时,小吏叫到史公的名字,左公用惊喜的目光注视着他。等考卷交上来,就当面批为第一名。又把他召入家中拜见左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都庸碌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 等到左公关进了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候在监狱门外。篡权祸国的魏忠贤防守非常严密,就是左家仆人也不得接近。过了一段时期,听说左公惨遭炮烙酷刑,快要死了。史拿着五十两银子,流着泪请求狱卒帮忙让他进去,狱卒被感动了。一天,叫史换上破衣,穿上草鞋,背着篓筐,手拿长柄铲子,装做打扫垃圾的人,领他进了监狱,轻声地指点一下左公的位置。史见有个人着地靠墙而坐,脸额焦黑腐烂,无法辨认,左腿膝盖以下,筋骨都脱落了。史向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低声哭泣。左公听到声音知道了是谁,而眼睛却睁不开,于是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如火一般,怒不可遏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前来!国家大事已腐败到如此地步,我是完了,你再不顾生命危险来到狱中而不明救国的责任更重,天下事靠谁来支撑呢!还不快走,那就不必等奸人来陷害,我今天就打死你!”随即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掷的姿势。史公闭口不敢作声,赶快跑了出去。后来常常流着泪对人讲起这件事,说:“我的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所铸造的啊!” 崇祯末年,流寇张献忠率兵出没于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史公以凤阳、庐州二府道员身份奉命去防守。每次得到警报,经常几个月不睡觉,夜里让士兵轮流休息,而自己坐在帐篷外面。挑选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让两人蹲着,自己靠在他们背上,过了一更,就替换两人。在寒冷的深夜每次站起来,抖动衣裳,战袍铁片上的冰霜掉下来,声音清脆响亮。有人劝他稍作休息,史公说:“我唯恐对上有负朝廷,对下有愧于老师。”史公领兵,往来于桐城,必定亲临左公的府第,向左公的父母请安,在堂上拜见左夫人。我的同族前辈方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友好,所说的狱中的话,是他亲自听史公说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彼且恶乎待哉                   B.童子何知

C安能以身之察察                 D.彼且奚适也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

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

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

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

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

有的则微带黄色。

A    B.

C.    D.

 

查看答案

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京市气象台1027统计了一下,截至当日中午12点,南京今年10月下旬雨量最高达到1996毫米以上,是常年同期的11倍!

B江苏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江苏省婴幼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幼儿的健康营养状态也在持续改善。

C南京长江大桥封闭维修的前期工作主要是测量定位,把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验证,逐步完善,以便后面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节奏和效率。

D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认同一个中国。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     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对于近日网上流行的“喝自来水会不会致癌”的争议,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贾卫列表示,某些媒体过度解读,“自来水致癌”实属       

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介,让校园的每一片草地、每一处墙壁都闪耀着育人的元素,让学生在        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获得成长。

A搜集    耸人听闻    耳濡目染

B.收集    耸人听闻    耳闻目睹

C收集    骇人听闻    耳闻目睹

D.搜集    骇人听闻    耳濡目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