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的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1.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    )

A.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C.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2.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

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

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

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

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

D.在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1.A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指向,再回归文本,找到筛选区域,概括重要信息点。该类题目如果是选择题,一定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 。选项语言与原文语句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等来设置一些干扰项。本题,要求筛选出“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A项 中“将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说清明节人的活动的要求和作用,不能体现“人文精神”,与题干不符。故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指向,再回归文本,找到筛选区域,概括重要信息点。该类题目如果是选择题,一定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 。选项语言与原文语句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等来设置一些干扰项。本题,要求筛选出“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本题答案区域集中在第二节,A项,原文是“清明节的习俗”与“上巳节有关”。C项,原文是“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D项,“插柳”是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之一,而不是起源之一。故选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这类题型时,首先要整体阅读选文,略知大意,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语段,抓住关键语句、字词,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再看题目中各个选项。本题C项中“踏青”和“招魂续魄”是上巳节的两项活动内容。故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4月,库尔德传奇狙击手穆萨战死,这位曾在科巴尼保卫战中一人一枪击毙两百多名暴徒的英雄,最终瞑目沙场。对此,人们不禁扼腕叹息,同时也在抱怨。抱怨暴徒的残暴,抱怨时局的动荡不安,抱怨政府的软弱无能,但你可知,当库尔德的女兵扛起步枪,当她们用行动,用她们的身躯,把黑暗挡在世界人民的身后时,她们未曾有一句怨言,也从未想过获得同情。

现实中为什么缺少主动行动的人呢?因为当面对危难和困难时,他们选择怨言,选择抱怨,最终问题仍然存在,这些抱怨正是人生堕落的根源。

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消息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据新华社电最近养老改革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记者20日了解到,尽管改革方向明确,但养老“并轨”、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具体问题仍处在研讨阶段,目前还谈不到出台政策。

有权威人士透露,这一顶层设计有望年内完成并上报给决策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即便如此,距离政策出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据了解,这项由人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负责制订的养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涉及养老“并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退休年龄调整等多项重大问题,是一项一揽子工程。郑秉文指出,如此重大的问题显然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决定的事情。设计方案完成后,会上报给决策层,可能还会修改,而且还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如果有法律上的变动,很可能还要涉及全国人大,最终才能形成政策法规,然后分步实施。

答: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再续写两个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

示例:有人说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有人说项羽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上,组合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成为梅派的必修课程,也成为梅派京剧里美丽动人的形姿。

①创新了旦角的表现力

②也被梅兰芳演变出了五十三种之多

③梅兰芳摸索出了丰富多样的表演技巧

④就算是最简单的旦角手姿

⑤随着改良创新在众多剧目中的实践

A.②①⑤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③①     D.⑤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剧组完成了全部拍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最难忘怀的是演员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人钦佩。”

B.在世界杯外围赛前的热身赛中,他执教的中国队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们的意料。

C.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D.“神舟七号”飞船的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经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