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亦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於前。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汙。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芦之下。”

时会聚宫下博士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于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彊,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注】 人主:即武帝。汙:亦作“污”,弄脏。论议:议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

B.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

C.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

D.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家,指外祖父母家,也指女子出嫁后对娘家的称呼。本文中东方朔“亦博观外家之语”,则外家可能非止经史,即传记杂说之书。

B.公车,官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也指官署名,本文当指官署名。

C.张仪、苏秦,战国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主张连横的外交策略,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

D.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他的奏章武帝在宫内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武帝时常下诏赐东方朔在御前用饭,饭后,东方朔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

C.东方朔被汉武帝和他身边的所有侍臣们称为“疯子”,连和他同等级别的郎官们也当面称他为“疯子”。

D.东方朔是个博学而具有滑稽个性和幽默智慧的忠臣,他的荒唐言行只不过是一种生存和进谏的艺术,他临终时对汉武帝的劝谏,表明了他对武帝的忠诚。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2) 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

 

1.A 2.C 3.C 4.(1)武帝听到后,说:“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 (2)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是说好话的人吗”对此感到很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各扣住划横线的三个点,3分;并考虑句意通顺,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句意的整体感知与理解,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人物的动作断句,也可以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本题完全可以根据句式来判断,也就是四字句。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C项,张仪连横,苏秦合纵。所以选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半数的侍臣称东方朔为“疯子”。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理解能力。翻译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本题重点词语:令、朔、行者、及、顾、怪。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侍郎,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每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后,说:“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认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在朝廷里隐居的人。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趴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一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现在您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国御臣的方略,仰慕圣人立身处世的道理,熟习《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能一一列举。又有文章著作,自以为天下无双,就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聪敏才辩了。可是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旷日持久,长达几十年,官衔不过是个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恐怕还是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吧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夺取权势,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所以诸侯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泽留传后代,子孙长享荣华。如今不是这样。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那样的一片乐土,比倒放的盂还要安稳,天下统一,融为一体,凡有所举动,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贤与不贤,凭什么来分别呢”于是那些先生们一声不响,无话回答了。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和乐平易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是说好话的人吗”对此感到很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们到临终时,他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概的联名奏荐,而得官国子监直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为政在人”,“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政在人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要和谐促进。

为政之首在选人,儒家推重“尚贤使能”,打破亲亲关系。孟子认为,选用贤才时,应当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荀子也宣称:王公贵族的子孙,如果没有德才,那就只能沦为平民百姓。相反,平民百姓的子孙,如果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选拔到政府去担任官职;推举贤能只应遵循一条标准,即使他是一位有德才的人,既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推举,更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亲属而降低条件。

其次在管人。儒家认为礼治德教是最根本的。孔子说,平时对老百姓不进行教育,而到他犯了法时就杀他,这叫做暴虐——推论下去,人才也需要时时接受教育,而不能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礼治德教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觉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觉性,而每一个人也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稳定而持久的自觉性更难得到保证。因此,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带有强制性的法治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儒家强调“为政在人”,不是说不要“法”,是说在“法”与“人”二者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荀子指出,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罚,法律条令再详细周密,也是防不胜防的。相反,如果只用道德教育而不用刑罚,那么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这也是不行的。荀子认为:法是不能独立起作用的,而依法所推衍出来的各种政策条令也不可能自动地产生。只有有了好的执行者,法令和律条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就没有任何作用。法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有德有才的人则是法的本原。法是需要人去执行的,特别是需要人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去施行的——所以,儒家主张人法并重,重在择人执法的思想,很有积极意义。关于礼与法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礼是立法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因而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为政的目的是养民。孟子总结夏、商二代灭亡教训时说:夏桀和商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民心。养民莫于养心。那如何才能得民心呢那就是,人民希望得到的东西,要想方设法给予他们、满足他们,而人民厌恶的东西绝不要强加给他们——当周推翻商纣统治后,周武王和公旦等认真地总结了商朝亡国的教训。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失德和失民。因此,他们反复地告诫其子孙须“敬德保民”,然后才有可能长久地保住天下。

荀子说天生万民,并不是为了君主;相反,天设立君主,则是为了人民百姓。其“立君为民”的思想得到了黄宗羲的进一步发挥。黄宗羲认为设立百官是为天下、为万民服务,而不是为君主、为一姓卖命——君臣只是分工不同,但都得为天下万民服务。因此,他们之间应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

养民须富民。荀子说使国家和人民富足的重要方法是“节用裕民”——“节用”即严格按照礼制规定,限制各级官吏和行政部门的费用,使他们不至于过度;“裕民”是说要给百姓以优厚的政策,使他们得以富裕。如:少收农田赋税,减轻交易市场的税收,尽量少动用民工,绝不能误了农时等。百姓得到优厚政策的保护,生产就会成百倍地增长,人民就会富裕,物产就会丰裕。老百姓富裕了,自然也就知礼节了。

1.下列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政在人”是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和谐促进,其中的“人”包括治人者和治于人者。

B儒家推重“尚贤使能”,只要德才兼备,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进入政府担任官职,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被推举。

C.夏桀和商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民心,周推翻商纣统治后,周武王和周公旦等认真地总结商朝亡国的教训,告诫子孙要“敬德保民”。

D.儒家强调为政要养民,只要人民希望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人民厌恶的东西不强加给他们,就可以长久地保住天下,社会就会长治久安。

2.下列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不论是治于人的平民百姓,还是治人的人才,都要时时对其进行教育,不要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这就是所说的管人。

B.每一个人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因此,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C.荀子以为法不能独立而用,如果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法,丑恶仍然不能根除;只用德教而不用刑罚,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

D.“为政在人”不是不要“法”,而是说在“法”与“人”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所以,儒家主张人法并重,重在确定对什么人执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国君和臣子应该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不是主子和仆人关系,他们都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只是分工不同。

B.荀子认为,天生万民,设立君主,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百姓,设立百官是为天下、为万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君主、为一个姓氏卖命的。

C.荀子认为,要使国家富足,重要措施之一是“节用”,严格按照礼制规定,限制各级官吏和行政部门的费用,杜绝各种浪费现象。

D.荀子主张,要给百姓以优厚的政策,如少收农田赋税,减轻交易市场的税收,尽量少动用民工等,使百姓富裕,社会自然就安定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单位“迎春联谊”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让这种态度趋于理性平和而不是虚浮躁动,与驾驭心态的能力紧密相关。                        因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奢求完美,方可轻松;不迷失自我,才能幸福。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少参透得失的明心。

A.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B.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C.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D.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似乎深受广大学子们所欢迎,因为即将打破高考“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B.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苹果产品在华的销售每况愈下;同样苹果财报显示,上季度该公司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减少了三分之一。

C.春节期间,网络上热传一篇一个上海女孩跟随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在见到男方家庭准备的第一顿饭后便提出与男友分手,并以最快速度返回上海。

D.这次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大家的关注下如期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预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孙杨以1分44秒65的成绩逆转夺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