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态与生活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态与生活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请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忘记背景 埃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有五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什么也没说,把学生带到一间黑屋子里。在他的引导下,五个学生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学生们看清房间里的布置,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原来,房子的地面是很深很大的水泥池,池子里蠕动着毒蛇,有几十条,包括一条大蟒蛇和3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得昂着头,朝他们"滋滋"的吐着信子。蛇池的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埃里希·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他们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桥上,身子颤抖着,不到一半,就顶不住了,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这时弗洛姆又打开房间的另外6盏灯,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发现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刚才都没有看出来。 弗洛姆大声问:"还有谁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吗?"这次学生们都站了出来,除了一个。"你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剩下的这个学生。 "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这个学生心有余悸。 弗洛姆说:"现在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所以,心态对行为的确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面队各种挑战时,失败的原因不是势单力薄,智力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的都是周围环境和背景后的威慑,因此往往被困难吓倒,止步不前。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不会瞻前顾后,能够勇往直前。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实生活中因过度专注于做某事而紧张、颤抖,以至于太渴求成功而事与愿违的事例很多,有的人不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心态而焦急不安、胆小怕事、甚至于发挥失常了吗?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砥砺自己的品质、成熟自己的心理。另外,话题作文虽说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编故事、想象等),但写作实际中似乎有一种重写虚的倾向。写虚的作文虽能考查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但也应重视其合理性,如果虚的太"假"了,反而不如写实的好。这是应引起写作者注意的。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应审材料,确定立意。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结合话题“心态与生活”,立意。写作时应根据写作要求,对此加以解读、挖掘。写作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砥砺自己的品质、成熟自己的心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人格是具体的

①也许有人会问:人格看不见,摸不着,称量不出重量,量不出尺寸,何以具体?然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谁人格高尚,谁人格低贱,却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②笔者认识一位乡下老人,不识字,每天清晨把他住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哪家有困难,他总是不请自到。一次,学校老师给学生出作文题,要写一位尊敬的人,院子里五位同年级小学生不约而同地写了他。看到几岁的娃娃称赞他“不识字,却懂大道理;干着脏活,心灵却很干净”的语言,你不觉得他的人格是高尚的吗?

③有位记者在北京大学采访时,听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年秋天,北大开学了,一位外地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实在太累,便把行李放在路边。此时,一位老者迎面走来,年轻学子走上去说:“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包?”老人爽快地答应了。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年轻学子办完各种手续回来时,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帮他看着行李。几日后,北大开学典礼上,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那天替他看包的老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大学者季羡林!可以想象,当时在年轻学子心里,一种崇高人格的巨大力量是怎样强烈地震撼着他。

④人格就是这样,不论是一字不识的老人,还是享誉中外的学者,都是通过一件一件具体的生活琐事表现出来的。在人格的表现上,人人平等。哲人说,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大约也是这个道理。有的人人格崇高,并非天生如此,乃长期培养、严于律己而成;有的人人格卑鄙,也不是生来如此,而是长期放纵,以至好逸恶劳不以为然、损人利己成了习惯。人生在世,每日每时,都在以各自的具体行为表现着人格。

       ,高尚的人格闪闪发亮、晶莹夺目,像巍巍高塔,似郁郁青山;低贱的人格狰狞可恶、丑陋不堪,像污泥浊水,如臭气刺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人们却依然敬重他、看重他,以至死了还依然活着;有的人活着,人们却鄙视他,轻视他,以至于活着也像死了。群众心里有杆秤,既称人事,也称人格。

       ,人格就像阶梯,在你生命的历程中,每当你做一件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你的人格就上了一个阶梯;当你违背良心,干了一件缺德事,人格便下降一级。一个人做一件错事难免,事事缺德,专行小人勾当,那就十分卑鄙了。

1.下面词语中,不能构成反义词的一组是(   )

A.高尚 低贱   B.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C.敬重 鄙视   D.好逸恶劳 损人利己

2.依据文章内容,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在⑤⑥⑦三个自然段开头的横线上,按顺序写在下列横线上。

人格是有尺度的     人格是有形的    人格是有重量的

3.下面对②③自然段讲述的两个故事在文中所起作用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为①自然段的论点提供例证               B.为④自然段的论述作铺垫。

C.使文章更为生动、具体。                 D.使文章主旨得以升华。

4.下面说法与自然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人格是通过具体的生活琐事表现出来的。B.在人格的表现上,人人平等。

C.崇高的人格具有巨大力量。 D.崇高的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培养、严于律己形成的。

5.⑤⑥⑦三个自然段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6.⑤⑥⑦三个自然段的内容与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的关系?

7.下列表述最符合本文思想主旨的一项是(   )

A.每个人人格的表现都是平等的。

B.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C.人格是具体的。它通过具体的生活琐事表现出来,能让认真切地感受到。

D.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8.连词造句

有的┄┄却┄┄;有的┄┄却┄┄。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

B.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C.议论文三要素:本论、论据、论证。

D.议论文的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基本形式。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

③不少动物吃饱喝足,躲进洞穴睡上的一个冬天

④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

⑤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⑥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

⑦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⑧后者却勇于拼搏,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

A.②①⑥⑧③④⑤⑦     B.⑥③⑤④⑦②①⑧

C.②⑥④⑤③⑦①⑧     D.⑥③⑦④⑤②①⑧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杏花枝头笑……

B.烈日当空,砖铺的院地像火炉那样散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

C.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扶着鬓角,吹去一切烦恼。

D.兴安岭是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加。

B.秋天的岳麓山是观赏红叶的最好的季节。

C.绿色食品近几年越来越受老百姓的青睐。

D.能否实现个人目标主要取决于自己虚心刻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