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步履蹒跚——健步如飞 如饥似渴...

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步履蹒跚——健步如飞    如饥似渴——迫不及待

B.拖泥带水——干净利落    天衣无缝——破绽百出

C.提心吊胆——泰然自若    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D.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A项,步履蹒跚: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反义词:健步如飞(正确),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反义词: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或弃若敝屣(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B项:拖泥带水(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反义词:干净利落(正确);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反义词:破绽百出(正确)。C项: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反义词:泰然自若(正确);推心置腹(是指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反义词:居心叵测;肝胆相照是近义词。D项: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反义词: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胸有成竹 应对自如 随机应变 沉着应付等;无计可施是近义词。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反义词:规行矩步;为所欲为是近义词。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词语的反义词与近义词的辨析。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如C项: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反义词:泰然自若(正确);推心置腹(是指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反义词:居心叵测;肝胆相照是近义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那(shà)        (yè)       甲归田(xiè)

B.案(dǎng)       样(mó)       面面相 (qù)

C.梁()         (kě)       民请命(wèi)

D.恶(zēng)       当(gòu)      情不自(jī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巴金曾说:“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纯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发了我的爱和我的同情。不知不觉中我逐渐改变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种传给别人,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

上面的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以“我心动的文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或套作。

 

查看答案

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

(1)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诗的含意。不超过20个字。

(2)泰戈尔的诗句使我们想起鲁迅的散文集是《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汪大娘

张中行

①汪大娘,旗人,是我城内故居主人李家只管做饭的佣人。我三十年代末租居李家,开始认识汪大娘。

②那时她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偏于瘦;朴实,没有一点聪明精干气;很少嘻笑,但持重中隐藏着不少温和。目力不好,听说曾经把抹布煮在粥锅里。像有些妇女一样,过日子有舍身精神,永远不闲着。不记得她有请假回家的事,大概男人早已作古了吧。有个女儿住在永定门外,像是也少来往。李家人不少,夫妇之外,子二女三,逐渐都成婚传代,三顿饭,活儿不轻。

③汪大娘的行事,勤勉,不稀奇,稀奇的是身份为外人却丝毫不见外。她主一家衣食住行的食政,食要怎样安排,仿佛指导原则不是主人夫妇的意愿,而是她心中的常理。她觉得她同样是家中的一员,食,她管,别人可以发表意见,可以共同商讨,但最后要由她做主。具体说,是离开常轨不成,浪费不成。她刚来时,推想家里人可能感到不习惯,但汪大娘是只注意常理不管别人习惯的,日久天长,杂七杂八的习惯终于被她的正气憨气压服,只好都依她。

④两三年前,我们夫妇往天津,见到李家的长媳张玉婷,汪大娘呼为大少奶奶的,闲谈,说到汪大娘,她说:“我们都怕她,到厨房去拿个碗,不问她也不敢拿。孩子们更不成,如果淘气,她看不过,还打呢。所以孩子们都不敢到厨房去闹。她人真好,一辈子没见过比她更直的。”

⑤李家房子多,自己住正院,其余的房子大部分出租。门户多,住时间长的,跟汪大娘熟了,家里

⑥汪大娘也有使人费心的时候。是一年夏天,卫生的要求紧起来,街道主其事的人挨门挨户传达,要防四种病。如何防,第一,也许是唯一的要求,是记牢那四种病名,而且过两三天一定来查问。李家上上下下着了慌,是唯恐汪大娘记不住。小姐,少奶奶,以及上了学的孩子们,车轮战法,帮助汪大娘背。费了很大力量,都认为可以了。不想查问的人晚来一两天,偏偏先到厨房去问她。她以为这必是关系重大,一急,忘了。由严重的病入手想,好容易想起一种,说:“大头嗡。”查问的人化严厉为大笑,一个难关总算渡过去。

⑦还有更大的难关,是她因为年高辞谢到女儿家养老、文革的暴风刮起来的时候。李家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然要深入调查罪状。汪大娘曾经是佣人,依常情,会有仇恨,知道得多,自然是最理想的询问对象。不幸这位汪大娘没学过阶级斗争的理论,又不识时务,所以总是答非所求。比如人家带启发性地问她:“你伺候他们,总吃了不少苦吧?”她答:“一点不苦,我们老爷太太待我很好。他们都是好人。连孩子们也不坏,他们不敢到厨房淘气。”不但启发没收效,连早已教她不要再称呼的“老爷太太”也冒出来了。煞费苦心启发的人哭笑不得,只好不再来,又一个难关平安渡过去。

⑧汪大娘的年高辞谢是被动的,她舍不得走,全院的人也都舍不得她走。为了表示欢送,李家除了给她一些钱外,还让孩子们带她到附近的名胜逛逛。一问,才知道她年及古稀,还没到过故宫。我吃了比她多读几本书的亏,听到这件事,反而有些轻微的黍离、麦秀之思,秀才人情,心里叨念一句:“汪大娘不识字,有福了!”那几天,汪大娘将要离去成为全院的大事,太太们和老太太们都找她去闲谈,问她女儿的住址,说有机会一定去看她。

⑨我们也抄来住址。但不凑巧,还未成行时,文革的大风暴来了。其后是自顾不暇,几乎连去看看的念头也消灭了。一晃十几年过去,风停雨霁,人人有了明天还可以喝清茶看明月的安全感,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她还健在吗?还住在她女儿那里吗?因为已经有了几次叩门“人面不知何处去”的伤痛经验,我们没有敢去。

⑩但她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的形象,总在我们心中徘徊;还常常使我想到一个问题,是:常说的所谓读书明理,它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选自陕西大学出版社张中行著《柴门清话》,有删改)

16.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汪大娘的“正直”?

17.简析⑨自然段对人物刻画和表现主旨的作用。

18.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提出一个读书明理可信程度的问题?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

(1)携来百侣曾游。             

(2)满载一船星辉,             

(3)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发尽上指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