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长孙嵩,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

长孙嵩,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之。晋将刘裕之伐姚泓,太宗假嵩,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于畔城。军颇失利。诏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盖,遗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师。诏嵩厚答之。又敕简精兵为战备,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彼至崤陕间,必与姚泓相持,一死一伤,众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于是叔孙建等循河趣洛。遂入关。嵩与建等自成皋南济,晋诸屯戍皆望尘奔溃,裕克长安,嵩乃班师。太宗寝疾,问后事于嵩。嵩曰:“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今长皇子贤而世嫡,天所命也,请立。”乃定策禁中。于是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诏问公卿:赫连、蠕蠕①征讨何先?嵩与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曰:“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太常崔浩曰:“大檀迁徙鸟逝,疾追则不足经久,大众则不能及之。赫连屈丐,土宇不过千里,其刑政残虐,人神所弃,宜先讨之。”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请先平冯跋。帝默然,遂西巡狩。后闻屈丐死,关中大乱,议欲征之。嵩等曰:“彼若城守,以逸代劳,大檀闻之,乘虚而寇,危道也。”帝乃问幽微于天师寇谦之,谦之劝行。杜超之赞成之,崔浩又言西伐利。嵩等固谏不可。帝大怒,责嵩在官贪污。寻迁太尉。久之,加柱国大将军。自是,舆驾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镇京师,坐朝堂,平断刑狱。,年八十。谥曰宣王。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                                                           (节选自《魏书》)[注]蠕蠕(r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即柔然。其第十代君主名大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         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

B.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

C.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

D.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即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B.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指天子或大臣出行,视察所辖邦国州郡。其中,皇帝多五年一巡守,以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

C.薨,古代诸侯之死的称呼,后世主要用于地位高的人士,如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其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有封爵的大官之死。

D.配飨,原指古代帝王祭天之时,以先祖配祭。后也指为朝廷建立较大功绩的臣子在死后可祔祀于帝王宗庙。

3.对下列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嵩年少有为,军事才能出众。十四岁就能代替父亲统率军队,后来在与刘裕的战斗中,与叔孙建合作,使东晋诸屯军望风而溃。

B.长孙嵩为人守节。面对刘裕因借道而派人送来的美酒美食,长孙嵩没有私自留下,而是全部送到京城。

C.长孙嵩敢议国事,坚持己见。世祖得知屈丐死去,想要征讨赫连,而长孙嵩坚持进谏认为不可,世祖大怒,长孙嵩因此被调任太尉。

D.长孙嵩政见独到,受帝信任 。太宗病重之时,向他询问选拔君之事,长孙嵩认为应立嫡长子,后被采纳并担任左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之。

(2)自是,舆驾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镇京师,坐朝堂,平断刑狱。

 

1.D 2.B 3.C 4.(1)昭成帝末年,各部落背叛作乱,苻坚派刘库仁代掌国中事务,长孙嵩与元他等率领部队归附刘库仁。 (2)从此,皇帝征伐,长孙嵩凭借元老身份多留守京城,坐在朝堂,决断刑罚诉讼。 【解析】 1.1】 试题分析: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赫连居土,蠕蠕为边害,是两种并列情况,排除AC,先对付的是大檀,排除B。 2.2】 试题分析:“指天子或大臣出行”错,巡狩仅可指天子出行。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考常识,关键是懂常识。备考时应关注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和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法等相关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涉及科举、官职、礼俗、建筑、典籍五方面的常识要勤梳理识记。《孟子·告子》云:“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3.3】 试题分析:“长孙嵩因此被调任太尉”错,原文为“寻迁太尉”,即不久后调任太尉,调官与他的力谏存在时间差,不能确定调官原因即其力谏。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C项长孙嵩调官与他的力谏存在时间差,不能确定调官原因即其力谏。 4.4】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乖乱”“摄”“归”各1分,大意2分;“舆驾”“平断”“刑狱”各1分,大意2分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乖乱:背叛作乱;摄:暂代职务,代管;归:归附,归顺;舆驾:皇帝的车驾;平断:决断;刑狱:案件,诉讼。 【参考译文】 长孙嵩,代人,太祖赐名焉。父亲仁,昭成年时为南部大人。嵩宽厚文雅有气量,十四岁的时候就能代替父亲统领军队。昭成末年,诸部起兵作乱,苻坚派刘库仁管理国事,长孙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附他。晋将刘裕之攻打姚泓,太宗授予长孙嵩符节,让他督管山东的各项军务,传旨让他们到平原,沿着河的北岸,排列军驻扎于于畔城。北魏军队多次失利。太宗传诏借道路给刘裕让晋大军通过,刘裕在船上看到了长孙嵩的营帐,派人赠送给他江南的食物和酒,长孙嵩全部送到了京师。太宗下诏用厚礼回赠刘裕。又传令选拔精兵做好战斗准备,如果刘裕向西通过,便率领精锐部队向南从彭沛出击,如不时过,但率领军队跟随他。刘裕到了崤陕之间,一定会与与姚泓对峙,必定会一死一伤,士兵非常疲惫。等到了秋天,慢慢的找机会攻打他,那么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取刘裕的性命了。于是叔孙建等沿着河到达洛。就进入了关中。长孙嵩与叔孙建等人从成皋向南渡河,晋各处屯戍的军队看见北魏的军队都奔逃溃败,裕攻克了长安,长孙嵩才率领军队回朝。太宗病重卧床,问长孙嵩后事安排。长孙嵩说:“立长子顺理成章,以德行来选拔储君使人臣服。现在长皇子贤能且是嫡子,是天命所归的君王,请求立为储君。”于是在宫中定下大计。下诏世祖临朝监国,嵩担任左辅。世祖即位后,进长孙爵北平王,司州中正。世祖诏问公卿:赫连、蠕蠕先征讨哪一个?嵩与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人说:“赫连居偏远的地方,不能成为我们的祸患,蠕蠕世代扰乱边境,应该先讨伐大檀。打败了他们就没收他们的牛羊等产业,足够来使国库充实;追赶不上就在阴山打猎,多杀禽兽获取皮肉筋角,来充实军粮军备,亦胜过攻破一个小小赫连的收获。”太常崔浩说:“大檀迁移起来像鸟儿飞逝一样,(派小部队)快速追赶则我们的力量不能够持久,派大批军队去追赶却又(因辎重过多)不可能追的上。赫连屈丐,土地方圆不千里罢了,他的刑罚残暴,已经被人神所弃,应该先讨伐它。”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请先平定冯跋。世祖默然不发表意见,随后西去巡狩。后听说屈丐死,关中大乱,商议想要征它。嵩等人说:“他们如果坚守城池不出战,用守城的安闲代替出战奔袭的劳顿,大檀听说我们出兵去讨伐赫连,就会趁我们国内空虚来进犯,攻打赫连是危险的做法。”帝于是向天师寇谦之询问这件事的吉凶之兆,谦之劝世祖出兵攻伐。杜超之也赞成这件事,崔浩又进言西伐的益处。嵩等人坚持进谏认为不可。世祖大怒,指责长孙嵩在官任上贪赃,使武士折辱他。不久调任太尉。又过了很长时间后,加封柱国大将军。从此以后,对外征伐的时候,长孙嵩都以元老的身份留在京城镇守,在朝堂之上,掌管刑罚判案之事。死时八十岁。谥号宣王。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乡愁的文化表达

①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它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②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乡愁对于步入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③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④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选自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乡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是一种抗拒标准化、理性化生活的最恰当方式。

B.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以及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C.乡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

D.乡愁是一种追忆、留恋和缅怀逝去生活的消极怀旧。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首先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乡愁加以阐释,然后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的生活特点和人们的内心诉求,最后总结了乡愁对现代人的作用。

B.第段在回溯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乡愁对于现代人的特别意义,接着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做了阐释,然后通过对比概括了文化乡愁的内涵。

C.第段承接上文,明确乡愁的产生根源,用“距离产生美”加以印证,接着引用北岛的诗句,论述乡愁文化认同、凝聚人心的内涵及作用。

D.④⑤两段联系现实,从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一现象入手,分析了它所折射的社会问题,进而指出乡愁的现实意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是现代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B.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纷纷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但空间距离的拉近并没有使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

C.“距离产生美”,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D.乡愁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我们能在乡愁之中感受民族文化,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与其他手机公司相比,化为公司28年坚持只做一件事,就是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它自主研发麒麟芯片打破西方垄断,与徕卡联合设计双摄像头,携手保时捷设计开发高端手机,在手机的瓦罐颜值、技术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做到极致,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今,化为手机的市场份额已达到全球第三,但它并不满足,又开发出高端手机品牌mate9,并利用三星手机召回的时机,在国际高端手机市场与苹果展开直接竞争。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②服其劳,有酒食,先生③馔,曾是以为孝乎?”

③子曰:“事父母几谏④,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⑤,劳⑥而不怨。”

④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①色难:色,脸色。难,困难,不易做到。②弟子:指年幼者。③先生:指年长者。④几谏:轻微、婉转的劝止。⑤违:冒犯。⑥劳:忧愁。

(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讲究“孝”仅仅做到赡养父母是不够的,还应该做到             两个方面。(每空不超过4个字)

(2)上述②③两则材料阐述孔子所提倡的子女行孝的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根据《三国演义》和《堂吉诃德》相关内容,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复杂性。这件事可以看出,张飞是个莽撞的人;但从②,③等事又可以看出,他也粗中有细。从等行为看,堂吉诃德是滑稽可笑的;但从等事又可以看出他的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又是崇高的。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① 在那蒙蒙的雨中,它 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 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 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 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A

/

如果

而且

那么

B

然而

/

任然

所以[

另外

C

/

虽然

因此

而且

D

看似

还是

而且

甚至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