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裴谞,字士明。河南洛阳人。谞少举明经,补河南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裴谞,字士明。河南洛阳人。谞少举明经,补河南府参军,积官至京兆仓曹。丁父丧,居东都。是时,安禄山盗陷二京,东都收复,迁太子司议郎。无几,虢王巨奏署侍御史,丁母忧。东都复为史思明所陷,谞藏匿山谷。思明尝为谞父将校,怀旧恩,又素慕谞名,欲必得之,因令捕骑数十迹逐得谞。思明见之,甚喜,呼为郎君,不名,伪授御史中丞,主击断。时思明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代宗居陕,谞步怀考功及南曹二印赴行在。将以为御史中丞,为无载所排,为河东道租庸盐铁等使。时关辅大旱,谞入计,代宗召见便殿,问谞:“榷酤之利,一岁出入几何?”谞久之不对。上复问之,对曰:“臣有所思。”上曰:“何思?”对曰:“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上前坐曰:“微公言,吾不闻此。”拜左司郎中。建中初,上以刑名理天下,百吏震悚。时十月禁屠杀。尚父郭子仪隶人杀羊以入,门者觉之,谞列奏状,上以为不畏强御,累遣宣谕。或谓谞曰:“郭公有社稷功,岂不为盖之?”谞笑曰:“非尔所解。且郭公威权太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弄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时于朝堂别置三司以决庶狱,辩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夫谏豉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今轻猾之人,援桴鸣鼓,始动天听,竟因纤微。若然者,安用吏理乎!”上然之,悉归有司。贞元九年十一月,以疾终,年七十五,礼部尚书。

【注】①榷酤:我国封建政权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②轸念:深深挂念。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B.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C.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D.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这种用山名或水名加上 “阴”“阳”构成的地名较多,如衡阳、濮阳、辽阳、江阴等。

B.“迁”是我国古代官至调动的词语,一般指升职,如文中裴谞“迁太子司议郎”;“左迁”表示降职。

C.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都有多个年号,如文中“建中”就是唐德宗的年号之一。

D.“赠”指我国古代专门对已故官员或现任官吏的先人追封官职称呼,一般所追封的官职比死者生前的官职要高。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裴谞身陷贼手,依然忠于唐朝。当洛阳被再次攻陷时,裴谞被叛将史思明捉到,并被授予伪职,但当史思明残杀唐宗室时,他暗中解救了数百人。

B. 裴谞忠言进谏,深得皇上信任。关中及三辅地区大旱时,皇上询问酒业收益,裴谞直言劝谏,提醒皇上要关心百姓疾苦,他的话得到皇上的充分认可。

C. 裴谞不畏强权,敢奏不法之事。当时10月朝廷禁止屠杀,尚父郭子仪的奴仆杀羊进城被裴谞的门生发现,裴谞上奏此事得到皇上的称赞和支持。

D. 裴谞敢于直言,立足改革弊制。当时朝廷另设三司判案,裴谞认为轻滑之人竟因细微的事情击鼓惊动皇上,有悖设置谏鼓谤木的初衷,实在没有必要。

4.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旧恩,又素慕谞名,欲必得之,因令捕骑数十迹逐得谞。

(2)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1.B 2.C 3.C 4.(1)(史思明)怀念旧日的恩情,又一向仰慕裴谞的名声,一心想得到他,于是派几十名负责缉捕的骑兵顺着踪迹追逐捉到了裴谞。 (2)我对上可以(来)竭尽侍奉君王的道义,对下可以(来)使大臣安定,不也可以吗?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联系前后文,正确断句为: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断句根据一些断句的规律,如名词在句中一般做主语或宾语,在其前后要断开。抓住关键虚词“者”“ 而”“ 其”,关键词“曰”。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虚词“者”“ 而”“ 其”,关键词“曰”。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C项,“每个皇帝都有多个年号”说法有误,我国历史上有些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康熙”“乾隆”等。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古代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韩国、越南因为已经废除君主制已经全面废止年号。另外中华民国所用的民国纪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郭子仪的奴仆杀羊进城时被裴谞的门生发现”理解有误,原文是说“门者觉之”,“门者”是指守门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做到字字落实和尽量直译,找准句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1) “素”(一向,向来,平素)、“因”(于是,就)、“迹”(名词作状语“顺着踪迹”);(2) “上”(对上)、“事”(侍奉)、“安”(使……安定)。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文言文翻译】 裴谞,字士明,是河南洛阳人。裴谞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补授河南府参军,多次升职做到京兆仓曹。遭遇父亲去世,(为父亲守丧)住在东都(洛阳)。当时,安禄山攻占了(长安、洛阳)两京。东都收复后,升任太子司仪郎。不久,虢王李巨奏请委任他为侍御史,遭遇母亲去世(为母亲守丧)。东都再次被史思明攻占,裴谞藏在山谷中。史思明曾经做过裴谞父亲的将校,怀念旧恩,又一向仰慕裴谞的名声,一心想得到他,于是派几十名负责缉捕的骑兵顺着踪迹追逐捉到了裴谞。史思明见到他,十分高兴,称他为郎君,不叫他的名字,任他为伪御史中丞,主管刑法。当时史思明残害李唐皇族,裴谞暗中拖延(这件事),数百人得以活命。代宗住在陕郡,裴谞携带考功及南曹二个官印徒步赶往皇帝驻跸之地。皇上准备委任他为御史中丞,(但因)受到元载排挤,出任河东道租庸盐铁使。当时关中及三辅地区大旱,裴谞入朝接受考核,代宗在便殿召见他,问裴谞道:“专卖酒的收益,一年中能有多少?”裴谞很长时间没有回答。皇上再次问他,裴谞回答说:“臣正在考虑事情。”皇上问:“考虑什么事?”裴谞回答说:“臣从河东来时,途中经过三百里,看见农民忧愁哀叹,谷物还未下种。臣认为陛下一定深深挂念(天下苍生),首先要问百姓的疾苦,然而陛下却责问臣获利情况。孟子说:治理国家,在于仁义而已。为何要追求功利呢?因此没敢立即回答啊。”皇上移近坐席说:“如果没有您的一席话,我还不会听到这样的道理。”授任左司郎中。建中初年,皇上用刑律治理天下,百官震惊害怕。当时十月禁止屠杀。尚父郭子仪家的奴仆杀羊入城,被守门人发觉,裴谞陈奏此事,皇上认为他不畏强权,多次派遣他去宣布朝廷的命令。有人对裴谞说:“郭公有重建社稷的大功,怎能不为他遮掩一下呢?”裴谞笑着说:“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而且因郭子仪威权太重,皇上刚刚即位,一定认为有很多人依附他。现在揭发他的小过错,来表明他不玩弄权势罢了。我对上可以来竭尽侍奉君王的道义,对下可以来使大臣安定,不也很好吗?”当时在朝廷另设三司来判决各种讼案,有争执的人常常敲击登闻鼓,裴谞上疏说:“设置谏鼓、谤木,是用来了解冤情、接受直言进谏的。如今轻薄奸猾的小人,持槌击鼓,惊动皇上圣听,竟然是为了极细小的事。如果是这样,哪里还用得着官吏处理呢!”皇上认为他说得对,将判决讼狱之事全都归还有关部门。贞元九年十一月,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赠礼部尚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咬文嚼字应从意义和声音两方面着眼。上篇我们只谈推敲字义,没有提到声音。声音与意义本不能强分,有时意义在声音上见出还比在习惯的联想上见出更微妙,所以有人认为讲究声音是行文的最重要的功夫。

前人做古文,对声音节奏却也讲究。朱子说:“韩退之,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处学。”韩退之自己也说:“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清朝桐城派文家学古文,特重朗诵,用意就在揣摩声音节奏。古文难于用虚字,最重要的虚字不外承转词、肯否助词、惊叹疑问词几大类。普通说话声音所表现的神情也就在承转、肯否、惊叹、疑问等地方见出,所以古文讲究声音,特别在虚字上做功夫。

古文讲究声音,原不完全在虚字上面,但虚字最为紧要。此外段落的起伏开合,句的长短,字的平仄,文的骈散,都与声音有关。从前文学批评家常用“气势”“神韵”“骨力”“姿态”等词,看来好像有些弄玄虚,其实他们所指的只是种种不同的声音节奏,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犹如在说话时,情感表现于文字意义的少,表现于语言腔调的多,二者是一个道理。

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掉声音节奏。古文和语体文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古文的声音节奏多少是偏于形式的,你读任何文章,大致都可以拖着差不多的调子。古文能够拉着嗓子读,原因也就在它总有个形式化的典型,犹如歌有乐谱,固然每篇好文章于根据这个典型以外还自有个性。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就是日常语言的,自然流露。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谈话一样。但是语体文必须念着顺口,像谈话一样,可以在长短、轻重、缓急上面显出情感思想的变化和生展。古文好比京戏,语体文好比话剧,它们的分别是理想与写实,形式化与自然流露的分别。

不拘形式,纯任自然,这是语体文声音节奏的特别优点。因此,古文的声音节奏容易分析,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却不易分析。单从表面看,语体文的声音节奏有毛病,大致不外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文白杂糅,语体文的字和词不够丰富,须在文言文里借用,这是无可反对的。语体文本来有的字和词,丢着不用,去找文言文的代替字,那何不索性做文言文?最不调和的是在语体文中杂用文言文所特有的语句组织,使读者不知是哼好还是念好。其次,投有锤炼得好的欧化文在音调节奏上也往往很糟。适宜程度的欧化是理应提倡的,但是本国语文的特性也应当顾到。用外国文语句构造法来运用中文,用不得当,就像用外国话腔调说中国话一样滑稽可笑。

我们既爱护语体文,就应努力使它在声音节奏上比较完美些,多给读者一些愉快,少给责难者一些口实。先把思想情感洗炼好,下笔时你就当作你是在淡话,让思想情感源源涌现,力求自然。你在向许多人说话,要说服他们,感动他们,当然不能像普通谈话那样无剪裁,无伦次。你须把话说得干净些,响亮些,有时要斩截些,有时要委婉些。照这样办,你的文章在声音节奏上就不会有毛病。旁人读你的文章,就不但能明白你的意思,而且听得见你的声音,看得见你的笑貌。

(节选自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咬文嚼字应从义和声音两方面着眼,因为两者本不能强分,而且有时亦在声音上见出更微妙,所以有人认为讲究声音是新闻最重要的功夫。

B.古人做文章对声音很讲究,无论是唐代的韩退之、宋代的宋明允,还是清代的桐城派散文家,都特别重视朗诵,意在揣摩声音节奏。

C. 普通话说话声音所表现的神情同了通常在承转词、肯否助词、惊叹疑问词这几类虚词所表达的语气中见现,所以古文讲究声音特别在虚字上做功夫。

D. 声音节奏在文学文里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所要表现的情趣,大部分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这与说话时情感多表现于语言腔调是同样道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文的声音节奏是偏于形式的,所以任何文章都要拖着几乎相同的腔调拉着嗓子读;而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则是日常语言的,虚念着顺口。

B.比起古文的声音节奏,语体文的声音节奏不容易分析,是由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布局形式,纯任自然,而这也是语体文声音节奏的特别优点。

C.舍弃语体文本来有的字和词不用,去找文言文的代替字,甚至杂用文言文特有的语句组织,这种文白杂糅的做法会导致语体文声音节奏出毛病。

D.要使语体文声音节奏上更完美,作者须先提炼好思想情感,下笔时就当自己是在与人谈话,让思想情感自然流露,另外还需注意一些说话技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人重视朗诵、虚字等,古代文学批评家也常用指称声音节奏的术语,可见声音节奏已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审美元素。

B. 语体文声音节奏形式化程度不高,能在声音的长短、轻重和缓急上显示出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所以语体文能比古文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C. 语体文中适当借用莫言和欧化文化是可取的,但是杂糅文言或运用没锤炼好的欧化文,就会使语体文在声音节奏上出问题。

D.写作时把握好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但能让读者明白写作意图,还能让读者如闻其语,如见其人,产生较强的阅读愉悦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答应,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暗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的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异乡人这才发现,烛光虽然不太明亮,但周围的确连一只飞蛾也没有。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议论文,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 ,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锄带经、牧编简”都是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是阅读普及的前提;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网络文化等的普及,历史进入“观看猎奇时代”,人们开始了“微时代”阅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年,15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间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从20世纪50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60多年过去,前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30年,她在病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宗璞极大的启发。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8日

【相关链接】

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8年时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19岁。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毒草”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

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帅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2.为什么说《野葫芦引》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作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3.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