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各一副。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各一副。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渡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有关对联知识的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对联的考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继承的理念。考查形式以选择和对句为主。掌握对对联的要诀是准确把握对偶这种修辞的用法。写对联需要注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两个节日的特点,上下联要语意对应,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例如本题中“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就能符合对联字数相等,押韵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不超过18字的一句话新闻。

本报昆明3月8日电(记者任维东):云南省第一份专注于传播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的手机报《云南创先争优手机报》近日正式开通。云南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百如,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罗杰等领导出席了开通仪式。这份特色鲜明的手机报是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网联合推出的,开通后,将以移动终端阅读的方式,为全省党员干部提供创先争优活动的相关资讯,提供互动功能和服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                              。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

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

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

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

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

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A.③①⑤②⑥④    B⑥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⑥①②④    D⑥③⑤④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房地产贷款总量的减少、房价的降低表明房地产的泡沫正在慢慢消除,我们不能像别国的银行业一样被房地产拖垮,而要学习它们的经验和教训。

B.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日抵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C.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D.中国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酒后驾驶导致耸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C.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D.即将开始高中生活,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单田芳:品评天下的曲艺泰斗

晨曦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语句曾经红遍中国,“单田芳评书”亦曾是彪炳数十年的文化符号。他的新老评书作品总共100余部,覆盖面达到全国530多家电台,收听人数将近7亿。作为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家,单田芳以其独特的言语品评天下、指点江山,也精彩演绎着自己80年的智慧人生、60载的艺术人生。

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他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十三四岁时他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1954年,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他就辍学拜师学评书,取艺名为“田芳”。

家庭的熏陶,加上天资聪颖,年仅22岁的单田芳在鞍山市曲艺团迅速走红,当时他说书的茶馆常被书迷们挤得水泄不通。书到用时方恨少,深感自己史学、文学知识不足的单田芳,1957年报考了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习深造了3年。多年以后,他谈起这个决定时仍感叹:“正是当时的学习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当风华正茂的单田芳逐渐走向艺术成熟时,十年浩劫开始了。耿直的他因为说了几句真话被认为是“现行反革命”。在一次批斗中,他的满嘴牙齿被打掉了,后来又连急带气,嗓子发炎变肿,原本清亮浑厚的嗓音也毁了,这对一个评书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啊!后来单田芳全家又被遣送到农村接受改造,一呆就是好几年。铲地、送粪、割草、积肥……干着沉重的农活,单田芳还在心里默默地背着书。他背《三国》,背《水浒》,背《聊斋》,背学过的诗词歌赋。古书背完了背新书,新书背完了就背学过的课文,实在没得背了,就从头再背。他还在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再说自己热爱的评书。

1978年11月,单田芳终于得以平反。他回到了鞍山市曲艺团,又举起了心爱的惊堂木,说起了评书。已过不惑之年的单田芳由衷地感叹:“再没有比失去自由和政治地位更痛苦的了,也没有比彻底解放获得幸福更痛快的了。”格外珍惜重上舞台机会的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的艺术创造力。从1979年到1994年的15年里,单田芳仅同鞍山电台合作就录制了评书43部,共3500多段。《隋唐演义》、《明英烈》、《三国演义》等传统评书和《百年风云》、《平原枪声》等现代新书,在全国各地的10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出。一时间,单田芳的评书“说”遍全国,每到中午、晚上,大街小巷、胡同院落,成千上万的人守在收音机、电视机旁听他讲评书。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出访美国,在华盛顿一家华人商店里竟然也听到了单田芳说的《封神演义》,令他又惊又喜。

评书这门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其故事梗概(行话称为“书梁子”)一直是口传心记,师父传给徒弟,徒弟记在心里再传给自己的徒弟,许多“书梁子”在这个过程中就散失了。为了抢救宝贵的民间文学,有心的单田芳很早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所知道的评书全部写成书,以传后人。白天,他奔波于电台、电视台,忙于说书、录书。晚上,他又伏案疾书。十几年里,他已创作整理出47部共2000多万字的评书小说,并相继出版。速度之快、数量之大令人惊讶。

在各个电台、电视台的评书节目中,几乎清一色是传统段子,描写现实生活的则是凤毛麟角。单田芳则在创作整理传统评书的同时,也大胆涉及近现代历史,如他创作的《百年风云》、《乱世枭雄张作霖》、《千古功臣张学良》等书,都颇受好评。在他看来,评书作为传统艺术,要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要不断创新,不墨守成规,努力贴近现实,评书就会大有希望。

当被问及有关评书艺术传承的问题时,单田芳表示:“评书不会失传,我是坚定不移的相信;评书来自于民间,老百姓自然会喜欢,只要有人在从事这一行,它就不会消失”。

(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单田芳,原名单传忠,评书表演艺术家。1934年生于曲艺世家。二十岁刚出头,加入鞍山市曲艺团。“文革”期间下放农村,1979年重返评书舞台,开始录制广播评书和电视评书,风靡全国。单田芳独特的嗓音陪伴了从“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标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曲艺泰斗”说明单田芳在曲艺方面成就卓越、受人敬仰,“品评天下”指单田芳用评书来表达对社会的认识。

B.单田芳上学后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其中的文化知识和表演技巧等让他受益匪浅,这充分说明家庭的熏陶和教育是单田芳在评书方面成功的保证。

C.辍学拜师学评书和说评书走红后到大学深造这两件事说明:单田芳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喜欢和需要什么。

D.“这对一个评书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啊”一句情感真挚,一方面痛惜单田芳嗓子毁了,另一方面为单田芳因为嗓子问题从此不能再说评书感到惋惜。

E.单田芳对评书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这种乐观源于他对评书本身的看法以及他的评书对国人的影响,毕竟他的评书影响了几代人,听众近7亿。

2)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3)单田芳对评书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单田芳能成为“曲艺泰斗”的内在因素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