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小学做了一名女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引起了小小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的“现实问题上”,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她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旮旯,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地方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后都会思考,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如同关在笼中的鸟儿,对外面世界的景物充满无限的好奇心;对外面世界的繁华热闹期待不已。我渴望外面的世界,更加渴望外面世界的生活。每当面对着枯乏无味的书本,描绘着精妙绝伦的山景图,描绘的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景色,仿佛我早已沉浸在其中,感受自然风光。但井底之蛙的我,早已把外面世界美好遮掩在深谷里,重峦叠嶂的山峰紧紧将我锁扣在大山之中,造就了只活在幻想世界的我。 于是,带着心中那份好奇,清晨我拖着行李走出了家门,想要一探究竟,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不断地向前走,向前走,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一个我从没有来过的公园。这好像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公园了。咦?这不是小说中的落花树吗?风一吹,满树的花轻轻摇摆,像是仙女遗落的一方纱衣在风中摇摆。花瓣上带有晶莹的露珠,好像透明的白水晶。枝头上鸟儿在叽叽喳喳的嬉闹,好像和我一样在欣赏着大地的美景。我轻轻地吮吸了一口气,这里的空气好新鲜呀!周围的雾气散发出一种无法形容但又沁人心脾的味道,让人好想多呼吸几次。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像仙境里一样。哦,原来外面的世界是美丽的! 我继续向前走,忽然,我来到了空旷的田野中。咦?周围怎么没有人?我环视四周,周围都是一些农作物向远方望去,好像怎么也望不到头。田野里,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着。瑟瑟金风吹来,望无际的稻田像大海泛起了波涛,沉甸甸的谷穗像怕羞的姑娘腼腆地低着头。我向天空望去,开阔的天空在此时此刻好像也显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我孤身一人站在那里。微风轻轻掠过我的头发,掀起我的裙角。哦,外面的世界是忧伤的! 我不着怎么就被带到了另一个地方。等我反应过来后发现,这是一个僻静的小院子,好像人们都出去了。“叽叽叽叽”树上的两只麻雀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只看上去好像是妈妈,另一只好像是刚出壳的小鸟。它的羽毛好像还未舒展开,浑身上下都湿湿的,尾巴上三根带褐色斑点的羽毛,像片花瓣,颜色虽不鲜艳,样子却很好看。妈妈嘴里他叼着一只小虫,放到小麻雀的嘴边,小麻雀刚要用嘴叼住,它却突然缩了回来。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妈妈,我饿,我要吃虫子!”只见大麻雀用嘴啄了啄,小麻雀的头,好像在说:“孩子,美味的果实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要想吃虫子,必须自己去觅食。”小麻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自己去找虫子了。哦,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艰辛的! 经过这一番探索,我明白了。外面的世界是美丽、忧伤、艰辛,总的来说,外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只有来到“外面的世界”,才能发现这美好的一切。 船儿只有挣脱了缆绳的约束,才会有浩瀚的大海上扬帆千里的豪放,才会有惊涛骇浪中披风眺望的洒脱。蝶儿只有冲破了茧的束缚,才会在柔光中翩跹飞舞,舞出生命的辉煌,舞出生命的真谛。不要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抬眼望望,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呀,要勇于探索,勇敢追寻!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首歌仍萦绕在耳边,但自己早已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知,材料讲述了女教师将捐款用在了让学生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的故事内容及受到的质疑。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把钱用在增添新教学工具”可理解为物质上的救助;“山外有高楼”可理解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要多了解外面的世界;精神上的救助;要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年轻女教师的做法受到了质疑,故可从信任的角度立意。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常考点,考生在应对此类作文题时,应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立意时要求准,力求新颖。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例如本次作文,要想做到精彩,便要一反常人的思维,从认同女教师做法的角度来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中国网民文化节”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图的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①____________。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则叫“镇”。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意;所以,险要的地方叫镇。就两者对政治军事的不同的重视程度来看,“城”以政治而兼军事,②_________,故北京是“城”,武汉是“镇”。“城”讲“文治”,而 __________,它们都不会把商业和商品生产放在首位。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填入画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的真不等于生活的真。                   作家只有认清这两种逻辑,处理好生活的真和文学的真之间的关系,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①它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用于人的知觉和情感的人类经验。

②因为二者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逻辑。

③反之,在客观世界说得通的东西,在文学世界中未必合乎逻辑。

④文学从本身的意义来说,并不是对一件真实事件或一个人物的真实叙述,

⑤因此,在文学世界中说得通的东西,在客观世界未必说得通。

⑥所以,文学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只是文学事件而不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⑦这样,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和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是大不相同的,

A.④①⑥⑦②⑤③  B.⑤③②⑥④⑦①  C.④⑥⑤②③⑦①  D.⑤③④⑥⑦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C在新课改形势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否则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说话做事也就难免贻笑大方。

D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借以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发展。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 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