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

文言文阅读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祖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B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C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D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殊典”一是指“不同的规章”,二是指“帝王对臣下的特别的恩典”。本文指后者。

C“经书”或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或指佛经,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等。本文指儒家经典。

D“髡笞”亦作“髠笞”。 古代刑罚,指割头,鞭打身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

(2)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

 

1.B 2.D 3.A 4.(1)(他们)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把其他的罪名给这些人加上,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两处省略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被”1分,句意2分。) (2)梁不疑喜好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通过中常侍劝说皇帝,让他转任光禄勋。(“疾”1分,“因”1分,“白”1分,句意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一句的意思是:梁冀在任期间残暴放纵,做了许多违法的事,他的父亲梁商所亲信的宾客洛阳县令吕放,稍稍和梁商说了梁冀的一些缺点,梁商因此责备梁冀,梁冀就派人在路上刺杀了吕放。“冀居职暴恣/多非法”之间要断开,因为句中有两个谓语“暴恣”和“ 非法”,说的是两层意思。“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两个“翼”之间要断开,一个是前句的宾语,一个是后句的主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一句中间不能断开,因为话没说完,句子的主干是,冀遣人杀放。 排除后选B。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2.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该题考查古代的刑罚,髡;剃光头发的意思。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识记文学常识有妙招 :1.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面: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2.联想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3.积少成多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因此要长期坚持。如本题中,可联想古代的其刑罚。如夏代,逐步确立了墨、劓、剕、宫、大辟的五刑制度。秦时,刑罚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有笞、杖、徒、流放、肉、死、羞辱、经济、株连八大类。 3. 试题分析:作答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题型,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做题时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对比对即能发现问题。A项中,梁冀刺杀了吕放,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并请求让吕放的弟弟吕禹任洛阳令,然后让吕禹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仇家的整个宗族及一百多个宾客全都杀掉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 试题分析: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有两处省略,有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加上的意思。第二句中,“疾”, 痛恨;“因” ,通过;“白”,劝说。 等词,都要特别留意。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梁冀,字伯卓。他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一样,说话口紧闭又含糊不清,勉强能写字计数。他从小就是显贵皇戚,四处游乐,自我放纵。章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为河南尹。梁冀在任期间残暴放纵,做了许多违法的事,他的父亲梁商所亲信的宾客洛阳县令吕放,稍稍和梁商说了梁冀的一些缺点,梁商因此责备梁冀,梁冀就派人在路上刺杀了吕放。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请求让吕放的弟弟吕禹任洛阳令,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他的整个宗族及一百多个宾客全都杀掉了。梁商去世还没有下葬,顺帝就任命梁冀为大将军,任他的弟弟侍中梁不疑为河南尹。 到顺帝去世时,冲帝还在襁褓之中,太后掌控朝政,诏命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李固总领尚书事务。冲帝又死了,梁冀就拥立了质帝。质帝年幼却很聪慧,他知道梁冀骄横,曾经在群臣朝会时,盯着梁冀说:“这是专横跋扈的将军。”梁冀听了,非常痛恨他,就让侍从把毒酒加到汤面里给质帝吃,质帝当天就死了。然后他又拥立汉桓帝,并屈杀了李固和前任太尉杜乔,天下的人都叹息恐惧,这事在《李固列传》里有详细的记载。 梁冀听从孙寿的话,剥夺了许多梁家人的职权,对外给人一种谦让的感觉,实际上抬高了孙氏宗亲的地位。他们当中假托他人名义担任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等官职的有十几个人,都十分贪婪残忍、凶暴荒淫,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给这些人安上其他的罪名,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 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孙奋只借给他三千万,梁冀大怒,就向郡县告状,指认孙奋的母亲是他过去守库的奴婢,说她偷了十斛白珠、一千斤紫金,反叛主人;于是就把孙奋兄弟抓起来拷打,打死在狱中,把他们一亿七千多万的财物全部没收了。 元嘉元年,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就召集朝中全部公卿,共同商议对待他的礼遇。于是有关官员上奏说梁冀可以入朝不小步快走,可以佩剑穿鞋上殿,谒见皇帝可以不自称名,享受和萧何同等的仪礼规格。梁冀还觉得他们奏请的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他专横行事,玩弄权势,一天比一天凶残放纵,各种大小的机要事务,没有一件不是先征询他的意见才做出决定的。 梁不疑喜好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指使中常侍劝说皇帝,让他转任光禄勋。梁不疑因为兄弟之间有裂痕,感到很可耻,就辞去官职回到家中,和弟弟梁蒙一起闭门自守。梁冀不想让他们与宾客来往,暗地里派人穿着便服到他家门口,记下和他们来往的人。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第一次上任前,拜谒梁不疑,梁冀就暗示州郡的人以其他的事情来诬陷他们,结果他们都被剃光头发遭到毒打并被流放到朔方去。马融自杀未遂,田明就死在路上了。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通过小黄门徐璜,向皇帝陈述出现了日食等异常灾害,责任在大将军。梁冀听说后,暗地指使洛阳令逮捕了陈授,在狱中将他拷打至死。桓帝因此发怒了。 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全部变卖,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开放梁冀的林苑,让贫民在里面安身立业。奖赏诛杀梁冀有功的人,封赏了尚书令尹勋及以下共几十个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而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1.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

A.第一原则事实上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2.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

B.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技术必须为这个最高目标服务。

C.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技术应当为人谋利,所以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3.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流浪小伙突然倒在街边不起,虚弱地叫着“饿”。有人看了一眼,低头看着手机走了;也有人驻足围观,指指点点。半小时后,一环卫工人看见了,立即转身去买了两块走面包和一瓶水,将年轻人扶起,一直喂到年轻人吃完,并留下5元钱后才离开。有人将此拍成视频上侍,大家纷纷赞美环卫工人为“最美环卫工”;也有人指责路人和拍视频者冷漠;也有人反问指责者,你若在场,你会上前帮助吗?有人回答“怕被赖上”。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种亚健康类型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1)躯体亚健康:________

(2)心理亚健康:________

(3)社会适应亚健康: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维码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___,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___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平时作文,  是写作者自赏,   是小范围好友传阅,    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  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考场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若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其读者的特殊性 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树立读者意识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