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陈焕镛——生物学界的“周作人” 智效民 ①陈焕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陈焕镛——生物学界的“周作人”

智效民

陈焕镛是中国植物调查采集的创始人之一。他1890年出生在香港一个官宦人家。陈焕镛14岁那年随父亲的一位朋友去美国读书。大学期间,他了解到中国珍稀植物的标本大多保存在欧美等国,以至于要研究中国植物就必须远渡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为此,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就立刻回到中国,投身于植物和昆虫的采集调查工作。

回国以后,陈焕镛首先去海南岛五指山采集标本。五指山虽然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却是一个人迹罕至、瘴气弥漫的地方。当时的海南岛对于科学界来说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陈焕镛被誉为第一个到海南岛工作的科学家。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他曾经摔伤手腕并感染了恶性疟疾。最后,他因为遍体鳞伤,不得不被人用担架抬了回来。

康复之后,陈焕镛把他在海南岛采集到的标本包装好,暂存在上海招商局轮船公司的仓库里,准备运往波士顿做进一步整理研究。不幸的是,由于这个仓库失火,他在海南岛采集的标本也被烧毁。因此他原计划在中国工作一年后返回波士顿的想法随之取消。

1920年以后,陈焕镛先后在金陵大学和东南大学执教,于是他把在海南岛采集的标本复份运到南京,保存在东南大学生物系的标本室内。不料该标本室所在的大楼在1923年意外失火,致使这些标本化为灰烬。至此,陈焕镛在海南岛辛辛苦苦采集到的标本全部被大火吞没。

1925年,东南大学发生“易长风波”,致使许多教授纷纷离去。1926年,陈焕镛向校方告假一年,返回香港度假。第二年,他接受中山大学聘请,担任了该校植物学教授。随后,他创办了农林植物研究所,下设标本室、图书馆和植物园等机构,并与国外同行建立了标本交换关系。紧接着,他把采集标本的范围从广东扩展到广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

进入上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陈焕镛领导的华南植物研究所也发现了许多新的物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打断了这一进程。由于战争来得过于突然,所以北平的静生生物所、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等机构,都因为缺乏准备,致使许多标本资料不是落入敌手,就是被战火焚毁。陈焕镛得知这一情况后,在日军进攻广州之前,就把农林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和图书分批运往九龙,保存在陈氏家族的一个仓库里面。

迁港之后,农林植物研究所在陈焕镛的领导下,获得“国际声誉日隆”的美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被日军占领,因有人举报农林植物研究所是“重庆敌产”,遂遭日军搜查,致使所内15万号珍贵的植物标本、4000余部中外图书和许多仪器陷于险境。因此,如何才能保护这批珍贵的科研资料,乃是陈焕镛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在这时,汪伪政权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林汝珩来访,表示只要陈焕镛将农林植物研究所搬回广州,就可以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为此,陈焕镛召开全所会议,决定迁回广州。对于这件事,陈焕镛的同事何椿年在1952年的交代材料中说,当时陈所长表示:“目前只有先将本所物品设法脱离日寇掌握,将其运回中国大陆的任何地方,才有归还祖国的希望。他本人愿将名誉生命孤注一掷,做最后挣扎。所中同仁,有愿留者则听之,但须准备杀头处分;不愿留者,设法筹集川资,送返内地。”抗战胜利后,陈焕镛因为附逆受到法律追究。这种情况与周作人有点类似,当年周作人留在北平,也承担了保护北大财产的任务。不同的是,周作人被判处多年监禁,而陈焕镛却获得“不予起诉”的结论。这是否反映了大家对文人和科学家的不同要求?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选自2014年6月18日《齐鲁晚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焕镛,著名植物学家,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祖籍广东新会,1890年6月6日生于香港。191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森林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1年1月18日逝世。

②1946年6月17日,检察官以汉奸罪对周作人提起公诉。周作人说他参加伪组织的动机完全在于维护教育,抵抗奴化;说他在任伪职期间,忍辱冒死,虚与委蛇,保全了北大等校的图书仪器,使北大文化机关各种设备有增无减。周作人的辩护律师力陈其冤,改判其有期徒刑十年。

(摘自王吴军《周作人:隐居与附逆中的纠结者》)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为使自己研究中国植物不需远渡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陈焕镛从哈佛大学毕业后立刻回国,投身于植物和昆虫的采集调查工作。

B.作为官宦子弟的陈焕镛,为采集标本在海南岛得病受伤;但世事难料,所采集到的标本在先后发生的两次火灾中全部被大火吞没。

C.在抗战爆发之后,陈焕镛就把农林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和图书分批运往广州,使它们不被战火焚毁,不致落入敌手。这表明陈焕镛有先见之明。

D.日军占领香港后,陈焕镛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困守香港,标本很可能会被日寇掠夺;返回广州,标本虽能保存,自己却会背上汉奸的罪名。

E.因为周作人是文人而陈焕镛是科学家,所以他们虽同因附逆受到法律追究,但最终周作人被判多年监禁,而陈焕镛却“不予起诉”。

2.作为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陈焕镛有哪些突出的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作者为什么把陈焕镛视为“生物学界的‘周作人’”?结合材料文章简要分析。

 

1.DB 2.①是中国植物调查采集的创始人之一;②创办农林植物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高祖国的学术地位;④竭力保护珍贵的科研资料。 3.①陈焕镛为保护科研资料,同周作人为保护北大财产一样,牺牲了个人名节;②抗战胜利后,陈焕镛同周作人类似,因为附逆受到法律追究;③陈焕镛同周作人一样,是不同领域的杰出代表,影响深远。(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A项,“为使自己研究中国植物不需远渡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说法错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以后的求学之人。E项,因果关系不能成立。原文中是“这是否反映了大家对文人和科学家的不同要求”,是推测,不是肯定。C项应运往“香港”,文章第七段说“分批运往九龙,保存在陈氏家族的一个仓库里面”。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本题的几个选项都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为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陈焕镛有哪些突出的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题干的指向,然后锁定答题的信息区域,最后整合信息出答案。“作为植物学家的突出贡献”,信息主要集中在2.5.6.7.8.9段,2段中重点写到海南岛采集标本;5.6段写了在植物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7.8.9段写在保护植物标本方面做出的贡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作为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陈焕镛有哪些突出的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作为植物学家”所做出的贡献,从文本来看,主要从采集标本、学术研究以及保护标本等方面进行概括。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为什么把陈焕镛视为‘生物学界的‘周作人’’?结合材料文章简要分析”。题目是“陈焕镛:生物学界的‘周作人’”,根据文章内容可分析出陈焕镛和周作人在人生经历上相似,但是又属于不同领域的人物。为了保留多年的研究成果,陈焕镛不得不听从“汪伪政权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林汝珩来访,表示只要陈焕镛将农林植物研究所搬回广州,就可以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建议。为此,“抗战胜利后,陈焕镛因为附逆受到法律追究。这种情况与周作人有点类似,当年周作人留在北平,也承担了保护北大财产的任务。结果被判处多年监禁”。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作者为什么把陈焕镛视为‘生物学界的‘周作人’’?结合材料文章简要分析”,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找到陈焕镛与周作人的相似之处,从文本来看,二人的影响都很深远,只是领域不同而已,一为生物学界,一为文学界;从二人在抗战胜利后的遭遇来看,都因为附逆受到法律追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

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铳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水浒传》,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

传统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这就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从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还是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这些审美意识的积淀,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用语、用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评判,意义非凡。这种审美意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尺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重品”情结,即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的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其次是“重情”的追求,对情感的审美与追求,包含了对人伦之情与对自然之情的理解与追求。这种尺度就是历史文化的水平线,它自动履行起评定经典裁判的职责。这种尺度动态地平衡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那些在这种尺度之下建构起来的、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读者的认同并产生心理与情感共鸣的作品,最终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作品。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析文学经典生成和变化的过程,能发现这些作品中几乎都蕴含着一些潜在的内核,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

B.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就是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传统儒家、道家的文化思想。

C.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审美的特质,也规范、引导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

D.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包含了“品”和“情”两个方面的追求,文学作品的创作如果不能符合这两个要求,就无法得到读者的认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传统儒家的仁义、忠臣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人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文学史上爱国题材的经典作品是最多的。

B.因为《水浒传》其内核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符合人们在评判文学经典时对“品”的要求,因而能穿越时空依然存在,成为经典。

C.传统道家崇尚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人便离开了朝廷,转而在自然中找到了可以安身的精神家园。

D.中国文人创作了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经典作品,都是在壮志未酬感到失意时,在山水风光中获得了精神的寄托和愉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经典的确立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其标准是在一些文化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建立起来的。

B.中国古代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主要深受儒家行仁、和谐等思想和道家追求自由、追求心灵与大自然和谐等思想的影响。

C.儒家道家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在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后,便形成了中国文人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华夏文化传统中的无意识。

D.中国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评判都有着一个潜在的尺度,对情感的审美追求便是评定经典的一个重要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一段时间,河南教师顾少强的一封仅有十个字的辞职信火遍网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也有幽默点评“上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联:钱包这么小,哪都去不了;横批:好好上班”。其实人生理想与生活境遇,有时就是不太美好的两层皮,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也该问问自己“世界那么大,我能去哪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班级探访留守儿童活动的构思框架,请将这个构思用一段话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亩连贯,不超过80字。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足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底望去,_______。

A.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覆盖了周围的山坡,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B.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的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C.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覆盖了周围的山坡

D.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的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