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寥廓 天伦叙乐 绿草如茵 旗竿 B.榆荫...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寥廓   天伦叙乐   绿草如茵   旗竿

B.榆荫   忸怩不安    绿树成荫   褴褛

C.斑斓    销行寥落   泪下沾襟   荤腥

D.家具   陨身不恤   不假思索    殴打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竿”应该是“杆”;B项,“绿树成荫”应该是“绿树成阴”;D项,“陨”应该是“殒”。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划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百舸(       颓圮(   瞋(chēn)目   创(chuàng)伤

B.挥斥方遒(qiú   火钵(   游说(shuì    弄(lòng)堂

C.变徵(zhǐ)之声    山阿(ā     酝酿(niàng 窒(zhì)息

D.长歌当(dāng)哭  装载(zài 胆怯(qiè     譬()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等你回家

①我曾陪一位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②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③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列数儿子的种种不是,说儿子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儿子,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房子吸没了,车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④“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⑤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⑥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我们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父亲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这家戒毒所规定,上午10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⑦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⑧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个手掌上画着什么。里头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都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的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一张脸憔悴无比,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去。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立即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流了下来。

⑨“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⑩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才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悲戚。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看他黑了,也瘦了。”

⑾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⑿“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⒀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等你回家。

摘自2011年《青年文摘》第2

1.对文中的父亲形象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严厉、不近人情的父亲。

B这是一个有着宽大胸怀的、无私的父亲。

C这是一个对爱表现含蓄、又能给儿子精神力量的父亲。

D这是一个望子成龙又恨铁不成钢的父亲。

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文章第②段中写道“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可为什么“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如何理解?

4.联系题目,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尾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六个字的言外之意。

5.仔细阅读第⑧段结尾处画线句,请你揣摩此时中年人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文字。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勉励战友在激流中拼搏的句是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节,渲染悲壮气氛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荆轲刺秦王(节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 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B.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C.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D.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2.下面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秦王柱而走        同“环”,绕着   

B.愿大王少假借      宽恕

C.乃引其匕首秦王   攻击             

D.轲自知事不       成功

3.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荆轲逐秦王     其所奉药囊提轲  

B.群臣怪           而右手持匕首揕

C.图穷匕首见       倚柱

D.以手共搏之    引其匕首提秦王

4.翻译下面句子。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