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管晏列传 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管晏列传

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常与鲍叔牙         游:交往

B.尝与鲍叔              贾:做买卖

C.天下不管仲之贤         多:多数

D.管仲富于公室         拟:类似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管仲善于为政的一组是(  )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③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④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⑤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⑥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善遇之。

B.管仲曾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后,公子纠被杀,而他自己也因此被囚禁,后被起用,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

C.“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盟会”以三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管仲外交方面的政治才能。

D.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让鲍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属,这种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评指责。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1.C 2.C 3.D 4.(1)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得分点:“三”,“ 见逐于君”,“ 不肖”,“ 不遭时”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和曹沫的盟约,管仲就使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得分点:“会”,“ 背”,“ 信之”,“ 由是”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C项,“天下不多管仲之贤”中“多”应该是动词,赞美。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②句写鲍叔牙对管仲很了解;③句写鲍叔牙家的情况;⑥句写齐国人对管仲的看法。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内容分析筛选题。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对象“全都表明管仲善于为政的一组是”,然后到文中找现成的词语,直接描写特点的句子,别人的评价等间接描写的句子。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 项不是管仲让鲍叔牙做自己的下属,是鲍叔牙自己愿意的,文章也没有说天下人对他批评指责。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重点字词有:(1)“三”:多次;“见逐于君”被动句,被国君驱逐;“不肖”没有才能;“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2)“会”:会盟;“背”:背弃;“信之”:使动用法,使他信守盟约;“由是”:因此。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随后,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做了齐桓公以后,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此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安定,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心,(因为他)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因为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因为他)知道我不把小的过失看作是羞耻,而是把功名不显扬于天下看作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却情愿做管仲的下属。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的说法是:“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了法度,六亲才能团结。”“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要像流水的源头,政令要顺着百姓的民心。”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废除掉。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转化为吉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三归和反坫,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剌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荆轲剌秦王》文中两个最精彩的场面是易水送别和廷剌秦王。

B《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春秋时期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秦穆公都是公爵。

D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由此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君王为人不忍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无能为也已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敢以烦执事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吾属今为之虏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选项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

B夫晋,何厌之有?      不然,籍何以至此?

C敢以烦执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D以其无礼于晋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B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徐公不君之美也

C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其理

D①因人之力而之,不仁       国虽狭,地方三千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