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节日期间“抢红包”成为最热的话题。“过节亲友如相...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节日期间“抢红包”成为最热的话题。“过节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抢红包’。”长辈给晚辈发,朋友、同学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的接着派发。“抢红包”游戏大有旋风席卷之势。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红包”行为?请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不低于50字。

 

示例一:我觉得很好。①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都让参与者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②网络抢红包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③网络红包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 示例二:我觉得不好。①冲淡了节日的味道,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②冷了亲情,“抢红包”成了年青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③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红包’游戏”,要求“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至少两个)”。首先要确立观点—赞同(或反对)“抢红包”游戏,再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如赞成:“亲人间、同事间、同学间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都是积极的,都让参与者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网络抢红包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红包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反对可从以下角度考虑:广大民众“节日期间利用微信或qq” 冲淡了节日的味道,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冷了亲情,“抢红包”成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火爆的‘抢红包’游戏” 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1.读懂读清题干,是做题的根本。题干一定要读两遍,命题人说,题干上的话没一个字是多余的。读清读懂了题干,题目也就成功了70%。2.按题干的提示要求做题。题干既是要求,同时也是提示,是暗示。所以按照提示要求做题会事半功倍。如本题“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至少两个)”。3.语言表达题每年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每位考生心理要有所准备,但其测试的方式方法可能有些与平时的不同,而能力要求却是每位考生早就心中有数的。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阐述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至少要阐述两点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有人读书,只随便翻翻就抛开;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才罢。   ,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多少部书呢?   ,若只是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是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的,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  ,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考查的。

 

查看答案

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仅凭“老人”“摔倒”“女大学生”“寻找证人”等字眼,就拼接符合想象的“真相”,得出“扶人被讹”的定论。这样的思维定式究竟从何而来?部分源于“蛇咬效应”,也源于并不可靠的“经验”。              ,却容易因其戏剧性而被刻意放大,造成“扶人被讹”已是常态的舆论氛围。殊不知,有些喧嚣一时的“扶人被讹”事件,也有结局逆转的情况发生。

A.现实生活中,确有扶人被讹的案例,但相对而言仅是个例

B.由此看来,扶人被讹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仅是个例

C.我们也常看到扶人被讹的个别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D.现实生活中,扶人被讹的案例虽然不是个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B.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C.在赣南客家大桥开工奠基仪式上,李书记一再强调,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大家要深思而慎为。

D.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后,大家看了不仅觉得真实,而且票房一路走高,上映12天已突破7亿元,受到了观众的热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郭靖宇曾执导《铁梨花》《红娘子》《我的娜塔莎》等多部重磅女性题材作品,收获广泛好评。儿女情长和英雄侠义在他的江湖梦里应接不暇

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怒目而视;对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一些地区重振旗鼓

他是一个色厉内荏的老师,不苟言笑,一旦有人走神,他就严厉批评,我们都怕他。不过他懂得知识真多,我们又都很佩服他。

歌曲《青藏高原》表现了青藏高原的辽阔,体现出藏族人民对高原的热爱,而演唱者韩红的嗓音穿云裂石,更是令听者为之一振。

为避免县令家死死纠缠,清仪一怒上了锦石岩尼姑庵,拜住持慧觉为师作了尼姑,从此青灯伴佛,心如止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⑤⑥  D.②③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杨廷宝:建筑为了什么

徐百柯

建筑史也许该记录这样一次有趣的饭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1901—1982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

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

杨廷宝的学生回忆,他常常提诸如此类的“小”问题:人的最小空间是多少?人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多少?一张八个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间?桌椅的高度该是多少?门把手和门锁装在什么高度才合适?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把钢卷尺、一支笔和一个小记事本,随时记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画下他认为值得参考的速写。

坐在车内,他有时会指着车窗外的城市建筑问学生:这样的处理,合适不合适?好不好?给建筑系学生讲演,学生期待着听“这么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大谈设计,他却告白:“我来说说台阶的踏步怎么做,好吗?”然后讲了一大通踏步尺寸与人体的关系云云。

后人怀念他:“总之,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视为三代建筑师“契合”的经典作品,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12年后由杨廷宝设计扩建,1982年由清华名教授关肇邺第二次设计扩建。关肇邺曾经回忆自己初次见到清华图书馆时的情形。抗战刚胜利,以清华园为伤兵医院的日军撤走不久,到处荒草没膝,满目疮痍,图书馆内大理石地面上满是血污,杂物狼藉,然而“外表的凄凉”丝毫不能掩盖这座建筑一二期设计浑然一体的“内质的壮美”,使人“久久不忍离去”。

关肇邺在杨廷宝的扩建设计中读出了“一种整体思想,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这样一种理念,正是当下中国建筑和整个社会所稀缺的。关肇邺感叹:“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对不少建筑只想夸张突出自己,标新立异,不顾整体关系的抱怨。这在商业街区上为广告宣传的目的使然,倒也罢了。但这种风气已蔓延到政治性、纪念性、文化教育性建筑中去,实在不能不说是建筑学的一大误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的拥有者、投资商以此来显示炫耀自己;一些建筑师也自觉不自觉地以此突显、表现自己。受害的则是我们的城市整体形象及其潜移默化对社会思想的侵蚀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建筑界热衷搞“大屋顶”,断言这样才算继承民族传统,才具有中国气派。北京市的规划部门甚至规定,不做大屋顶方案,就不发施工执照。然而杨廷宝说:“我不反对大屋顶,但那太浪费钱了。我们搞设计,不能赶浪头、随风倒。”

于是他“顶风”设计了简约美观的北京和平宾馆。这个后来成为中国公共建筑之典范的作品,当时却差点儿被人当作“靶子”来批判,幸亏周恩来发话:“这个建筑不是设计得很合理吗?这座宾馆解决了问题了嘛!”

杨廷宝说“不反对”,确是由衷之言。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风格,正是当年他和吕彦直、刘敦桢等一批建筑师开创的。他早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但始终热爱中国那些亲切的带着乡土味的东西,比如天津泥人张的手艺、北京天桥的叫卖……

为了讨教古建筑的秘诀,平时连纸烟也不抽一口的他,可以陪老工匠躺鸦片馆,亲手为老工匠烧烟泡,被熏得够“呛”。事后讲起来,他也并未眉飞色舞,而只是带着他那“诚笃的微笑”。

毫无疑问,杨廷宝属于最配得上“建筑师”称谓的那一类人。人们说,杨老是实干家,最愉快莫过于工作,最难过莫甚于无所事事、相对谈玄。“文革”中,他被戴过“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高帽、关过牛棚,后来又被“解放”,树为“样板”,又是采访又是拍照,使他疲于应付;业务上,却无人理会,他被冷在一边。

这样的日子里,他的学生记得一个场景:70多岁的老人,用钢笔在大约一尺见方的纸上画着,是一幅精心的设计方案鸟瞰图,线条仍然稳练,但手有点哆嗦。

[相关链接]

30年代初期,杨廷宝设计的建筑有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来,在他的倡导、主持、参与下,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楼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提出了建议,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A.在上世纪50年代国内建筑界热衷搞民族传统的“大屋顶”时,杨廷宝却“顶风”设计了简约美观的北京和平宾馆,这表现出杨廷宝作为大家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

B.针对不少建筑设计师只想突出自己、标新立异、不顾整体关系的做法,关肇邺提出批评,也深为忧虑。

C.杨廷宝是实干家,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享受,可惜的是,人们只关注他的荣誉,他的业务却无人问津。

D.清华大学图书馆由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军破坏,战后,由杨廷宝进行了维修与扩建。

E.在创作的道路上,杨廷宝具有一种整体思想,能够从全局考虑,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在做人的品格上,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文章以场景记录开头,又以场景记录结束,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 文章第5段说“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在文中“合理、合法、合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4.作者为什么说“毫无疑问,杨廷宝属于最配得上‘建筑师’称谓的那一类人”?杨廷宝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后人学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