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戊子中秋记游 (清)袁枚 ①佳节也,胜境也,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戊子中秋记游

袁枚

①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②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烝彘首①也尤,且曰:“兹物难独啖,就办治,顾安得客?”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失。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③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②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蛤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抔_____,能使公有遗世之想,必此是____?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④还园,月大明,羹定酒良,彘首如泥,客皆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以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彘首:猪头。②坌:尘埃。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苏唐眉岑其儿主随园 挈:带领。

B.客来当有不           速:快速。

C.从园南穿篱出             穿:穿过。

D.各分八题,以记予       属:嘱咐。

2.第③段空格内,应填入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A.者   哉    B.矣   乎    C.耳   耶    D.也   焉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B.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C.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D.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秋佳节,四面八方的名人在随园聚会,一起游览金陵名胜,作者以为此乃快乐之事。

B.姑苏唐眉岑带着自己的儿子到随园来玩,他做饭的手艺很好,其中以蒸猪头最为拿手。

C.第3段作者将记事写景和议论抒情熔于一炉,先叙后议再抒情,怀想古人,生发感慨。

D.在文中,作者表达了与好友游览风景的忧伤以及人生苦短,乐景少而易逝的感伤之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2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

 

1.B 2.C 3.A 4.D 5.(1)快乐过后想到会把它忘记,就必须借助文章使它保存下来,古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2)这中间真值得记的事又有多少啊!因为这个缘故,我握着笔又感到很悲哀。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文言实词应结合其语境考虑,B项:“速”是“邀请”的意思。可联想到成语“不速之客”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从上下文、语气、以及选项之间的比照考虑,或者运用排除法即可选出答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如:“则”“如”“又如”等,句式整齐(四字句、五字句),通过选项之间的比照,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D项“忧伤”理解错误,应是与好友游览胜景的“快乐”之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1)得分点:虑,存,然,倒装句式,译出大意,各1分。(2)得分点:虑,存,然,倒装句式,译出大意,各1分。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佳节、胜景、四方的名流,这三者会合到一起,不是偶然的事。因为不是偶然的事,却能偶然得到,真是快乐。快乐过后想到会把它忘记,就必须借助文章使它保存下来。古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乾隆戊子年中秋节,苏州唐眉岑带着他的儿子住在随园,向我列举他的烹饪本领,以蒸猪头最为拿手。而且说:“这东西 一个人 难以吃下,如果现在做好,哪里就有客人来呢?”我说:“暂且置办齐,或许会有不速之客来。”不久,泾县翟云九进士来了。过一会儿,真州尤贡父到了。又过一 会儿,南郊陈古渔到了,这时太阳还没有落下。眉岑说:“我们四个人都是外地人,没有游览过金陵的胜景,何不出去游玩一下?”这三人很高兴,穿上鞋站起来, 快速(向外走),却不知道眉岑是想要让客人饥饿以便使他们有好胃口。 从随园南面穿过篱笆出来,到了小龙窝,两个山峰之间夹着一条长长的溪流,桃林和麻田散发着清香。来了一个渔夫,引领着客 人登上大仓山,见西南角闪着银白色光亮的水波奔涌而出,渔夫说:“这就是长江。”江中帆船如月亮中的桂树影一般分辨不清。沿着山向东到蛤蟆石,高起的土地 像天空一样中间高四面低。整个金陵都在脚下漂浮,渔夫说这是谢公墩。我长久居住在金陵,多次见人指点谢公墩的位置,都不如这里空阔且四面都可看到。我私下 想这墩不过是一堆土 罢了,能够使谢公产生出世思想的,必定是这里!即使并非如此,而谢公地下有灵,也一定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而去其他地方的。从蛾眉岭登上永 庆寺的亭子,太阳已经落山,四处升起了苍茫的云雾,远看随园的楼台,像罩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参差交错互相遮掩衬托,又像用镜子看自己的影子,自己喜爱自 己的俊美。(我)这才知道不从它的外面观看,竟然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多么快乐。 回到随园时,月亮十分明亮,饭菜已经完备,美酒已经斟好,那猪头蒸得烂如泥,客人都觉得味道鲜美而吃个不停,直到大醉。 酒席上分了八个题目各作诗文,叫我作记。唉!我过了五十三个中秋节,年幼时的情景已不记得,长大后没有什么好记的。如今因为一个猪头的缘故,能和众贤才沐浴在云山雾海之中,游遍古迹,于是清清楚楚好像真值得记下来。然而人生在世百年,没有哪一年不逢节日的,没有哪一处不遇到朋友的,这中间真值得记的事又有多少啊!因为这个缘故,我握着笔又感到很悲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和其他文学品种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宋代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是有其道理的。诗家语是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个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②从生成过程来看,诗有三种: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者内心的诗。因此,诗的传播就是从内心走进内心。诗人内心的诗是一种悟,是无言的沉默。在这一点上,诗和禅相通。禅不立文字,诗是文学,得从心上走到纸上,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这是诗人永远面对的难题。有人说:“口开则诗亡,口闭则诗存。”在心灵世界面前,在体验世界面前,一般语言捉襟见肘。因此,古人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诗人寻奇觅怪,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

③诗家语的特点是德国学者黑格尔所说的“清洗”。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天职。诗是“空白”艺术。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诗不在连,而在断,断后之连,是时间的清洗。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臧克家的《三代》只有六行,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农民的命运,从具象到抽象,从确定到不确定,从单纯到弹性,皆由对时间的清洗而来。诗不在面,而在点,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是悼念母亲的歌。诗人只写了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一次是生命开始的时候,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可以说,每个字都是无底深渊。恰是未曾落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

④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是诗家语的美学。诗人总是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内心倾吐的慷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从中国诗歌史看,中国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而长短句、散曲、近体和新诗,一个比一个获得倾吐复杂情感的更大的自由,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却始终坚守着、提高着它的纯度,按照与内容相对而言的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五言是两句四言的省约,七言是两句五言的省约。这是诗歌艺术的铁的法则。

⑤诗家语在生成过程里,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第一,是词的选择。诗表现的不是观,而是观感;不是情,而是情感。诗的旨趣不是叙述生活,而在歌唱生活。所以诗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而落墨点却往往是引起这一波涛的具体事象。第二,是组合的选择。在诗这里,词的搭配取得很大自由。这种组合根本不依靠推理逻辑,而是依靠抒情逻辑,尤其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常常产生异常的诗的美学效应。同时,虚实的组合也会让诗有了很大的情感容量。第三,是句法的选择。优秀的诗在句法上都是很讲究的,许多名句和句法的选择分不开。从散文的眼光看,诗句好像不通,其实妙在不通。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轻轻的我走了”,词序是倒装的。摘编自吕进“诗家语”的审美

1.下列关于“诗家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家语诗中最具特点的语言,源于王安石为区别其他的文学品种而命名。

B.诗家语是由一般语言组成的,但又能导致一般语言发生质变的言说方式。

C.诗家语的特点是清洗,是因为诗的内蕴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职责所在。

D.诗家语的美学是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等两种相对相反形式的统一。

2.根据第五段,下列理解和判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杜甫不讲天下太不公道,却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词的选择精当到位。

B.田间的《给战斗者》“他们永远/呼吸着/仇恨”,这样的诗行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

C.戴望舒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依靠抒情逻辑,是意象叠加的组合。

D.方敬的《阴天》头两行:“忧郁的宽帽檐/使我所有的日子都是阴天”是虚实的组合。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诗人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和“诗之未言,正是诗之欲言”相似。

B.臧克家的《三代》,时间跨度长,言简而义丰,富有张力,这是时间的清洗。

C.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母子亲情,骨肉柔情,诗在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

D.诗歌的形式由简到繁与诗家语内容由繁到简的变化,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法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去年媒体同时关注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继续拯救无数人的生命。黄晓明,结婚。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后者的消息,屠呦呦的报道明显冷清许多,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余额宝是支付宝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用户只要将资金转入余额宝转入余额宝即进行货币基金购买并获得相应收益,如果①                          ,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过程与支付宝充值、支付一样方便。余额宝一元起购,即使②                        ,让用户享受到理财的快乐。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余额宝更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益,而且支持网购消费、支付宝转账等所有的支付宝功能,这意味着资金在余额宝中既时刻保持增值,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其中的“出”字用语绝妙,涵义丰富。青山原是静止的怎能“出”呢!用“出”字写出青山的动态美,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衬托出行船之人在特定环境之中的豪放畅快的情感,为此诗增添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A.使人产生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B.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使人在行船中产生。

C.在行船中使人产生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D.使人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仿佛在行船中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