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有人说,山脚也有别样的风景。

站在哪里看世界好,对于这三种认识和体验,你更认可、欣赏哪一种呢?

要求: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生何处不精彩 李文烽 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样会收获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成为了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首位残疾运动员。虽然他最后惨遭淘汰,与金牌无缘,但他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换来的是为他骄傲的掌声。 白哲特曾说:“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得他们变得更坚强。”正因为皮斯托瑞斯有着坚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搏,虽然最后只站在半高处,无法登上冠军的顶端,却同样精彩。 他站在了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 2012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富有张力、情感饱满的农村“民间深层经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泰戈尔说过:“莲花的花瓣不会闭合,深藏的花蜜定会显露。”正因为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文学奖的最高峰,从而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她站在半高处收获成功,也站在顶峰创造精彩……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她靠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经营这家餐厅,因此小店的生意很红火。后来她招了40名工人,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取名为“老干妈麻辣酱”。仅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便迅速壮大到了1200多人,产值将近3亿元。现在,“老干妈”公司累计产值已经高达13亿元,在中国私营企业5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5。她所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每个省份,并远销世界各地。 威廉·钱宁说过:“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陶华碧先前做小生意——在半高处收获过成功,后来选择开办麻辣酱生产厂——在顶峰创造了精彩,是啊,只要努力,人生何处不精彩? 无论你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相信“站在半高处,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只要你努力攀登,人生每一处都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以名言警句为材料的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名言警句的内涵及关键词构思立意。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也就是心胸扩大,才会更美好。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比喻人生的旅途和经历更美好。明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任务——更认可哪一种,只能从三种认识中选择,不能写 “处处皆风景”“风景在路上”之类的主题。要注意拟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莫泊桑善于通过“特征性的典型细节”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态度,自己的社会观点和美学理想。请结合你所熟悉的篇目,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描写小人物是欧亨利小说中最令人注目的内容。他的作品往往描写了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的品质,请你以《麦琪的礼物》或者其他的作品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阐明自己的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表达简洁;②150字左右。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①           。第一次视野会触及到重大的社会现象的本质因素。古典小说大多是这一视野的产物。②           ,诸如生命的目的、生存的 意义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比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捷克首都布拉格被占领的历史事件写起,③           ,进而关注人们在强权下的表现,提出“媚俗”的问题,已经是第二视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文,按要求回答后面题。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B.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C.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D.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2.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

A.有邪?     道:道路

B.犹之也     掇:拾取

C.失者锱铢     锱铢:比喻极微少的数量

D丸二       累:叠加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