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作者在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是怎样描绘的?结合诗句分析。

2.结合全诗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描绘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图。 先从听觉写起,诗人路过一个山村,远远便听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再用视觉描写,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 山家少四邻”,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 2.寂静清冷:首联通过“寒水”“少四邻”渲染荒凉景象;恐惧不安:颔联通过“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平静心安:颈联通过描写初月高悬,烽火不过秦地,描绘了山区的寂静平安;欢欣喜悦:尾联通过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先前的恐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对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然后概括出意境特征,再分析写景的特征,此题主要是视听结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 2.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的词语“寒”“恐”“不过秦”“渐相亲”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的词语“寒”“恐”“不过秦”“渐相亲”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来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②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2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曲江对酒

【唐】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州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判:同“拚(pàn)”,不顾一切,豁出去。这里是“甘愿”。②沧州: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21.对作品的写作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七律的韵脚是“归”“微”“飞”“违”“衣”。“水精宫殿转霏微”,“霏微”是迷蒙的样子,这句话营造了一种虚空寥落的意境。

B.颔联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写出诗人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的心绪。

C.颈联诗人正话反说,表面说: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

D.尾联则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

刘璠字宝义,沛国沛人也。璠九岁而孤,居丧合礼。少好读书,兼善文笔。

年十七,为上黄侯萧晔所器重。范阳张绾,梁之外戚,才高口辩,见推于世。璠年少未仕,而负才使气,不为之屈。绾尝于新渝侯坐,因酒后诟京兆杜骞曰:“寒士不逊。”璠厉色曰 :“此坐谁非寒士?”璠本意在绾,而晔以为属己,辞色不平。璠曰:“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也!”遂拂衣而去。晔辞谢之,乃止。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当身痛之辰,即母死之日也。居丧毁瘠,遂感风气。服阕后一年,犹杖而后起,及晔终于毗陵,故吏多分散,璠独奉晔丧还都,坟成乃退。梁简文时在东宫,遇晔素重,诸不送者皆被劾责,唯璠独被优赏。解褐王国常侍,非其好也。

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边城,不乐随牒平进。时寇难繁兴,未有所定。还至白马西,属达奚武军已至南郑,璠不得入城,遂降于武。太祖素闻其名,先诫武曰:“勿使刘璠死也。”故武先令璠赴阙。璠至,太祖见之如旧。谓仆射申徽曰 :“刘璠佳士,古人何以过之。”徽曰:“昔晋主灭吴,利在二陆。明公今平梁汉,得一刘璠也 。”时南郑尚拒守未下,达奚武请屠之,太祖将许焉,唯令全璠一家而已。璠乃请之于朝,太祖怒而不许。璠泣而固请移时不退。柳仲礼侍侧曰:“此烈士也。”太祖曰:“事人当如此 。”遂许之。城竟获全,璠之力也。

世宗初,授内史中大夫。寻封平阳县子,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璠善于抚御,莅职未期年,生羌降附者五百余家。前后郡守多经营以致赀产,唯璠秋毫无所取,妻子并随羌俗,食麦衣皮,始终不改。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越境诣璠讼理焉。其德化为他界所归仰如此。天和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选自《宋史·列传卷六十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B.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C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D.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丧”是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即守孝。这是一种旧俗,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B.仆射读“pú yè”,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秦代始有,在汉代是广泛的官号,隋时指尚书省的长官,至宋其他仆射大都废除,故宋时专指尚书仆射。

C.“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二人才华横溢,当时名噪一时。《滕王阁序》中的“各倾陆海去尔”中的“陆”指的就是陆机。

D.“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采地、食邑、封地等。《归去来兮辞》中的“遂用于小邑”中的“邑”即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璠恪守孝道,重情重义。母亲去世极度哀伤,人形毁损,服丧期满一年后,还要借助拐杖站立。萧晔在毗陵去世,只有刘璠护送萧晔灵柩还都。

B.刘璠在年少未任官时,富有才华有正气,不向梁朝外戚才高能辨的张绾屈服。他胸怀大志,喜好功名,立志在边城立功,不乐于按部就班地晋升。

C.刘璠仁德厚道。南郑拒守未被攻下,在达奚武请求屠城,太祖也将答应的情况下,刘璠流着泪坚决请求,终于打动了太祖,保全了南郑。

D.刘璠推行善政,管理有方。担任平阳县子,任职还未到期,生羌就有五百多户人家降附。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常越境来请刘璠判定案子申辩是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绾尝于新渝侯坐,因酒后诟京兆杜骞曰:“寒士不逊。”

2)前后郡守多经营以致赀产,唯璠秋毫无所取,妻子并随羌俗,食麦衣皮,始终不改。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太学,即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子昂对三事。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今吏部调县令如补一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修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蛮夷知中国有圣王,必累谒至矣。

于时,吐蕃、九姓叛。子昂上疏曰:“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此国家大机,不可失也。”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俄迁右卫胄曹参军。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圣历初,以父老,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尝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所论著,当世以为法。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德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

(节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B.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C.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D.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永久”之义,君主之墓被喻为“山陵”,天子去世被称为“山陵崩”。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

B.“三老五更”,为乡官之名,由年老致仕而有经验之乡间耆老担任,掌管教化,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时,行跪拜之礼。

C.“蛮夷”是我国古代对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泛称,包括南蛮和东夷;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的“夷”则是指西洋人。

D.“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种文体;“表”还可做动词,是“以表上奏”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陈子昂生性耿介,直言敢谏。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后执掌朝政,将迁梓宫归葬长安。子昂闻后,上书极力陈说洛阳可建山陵,武后看后,叹其才,授予他官职。

B.陈子昂心怀苍生,体恤百姓。提出少派使臣劳乏百姓、多派贤良担任县令、让百姓休养生息。武后也多次召见他询问政事,言辞详尽急切,最终总是付诸实践。

C.陈子昂对天下有忧患意识,对边防颇有远见。他提出必须保全安北府,否则其日后成为边患,灾祸不堪设想。后来吐蕃果然入侵,成为后世最严重的边患。

D.陈子昂引领初唐一代文风。他提倡文辞质朴、内容充实的风雅正道,其论著成为时人创作的法则,后人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立旌德碑、建学堂纪念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2)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尝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

②以手抚膺长叹            坐:坐下

③我欲之梦吴越            因:因为

④脱然有怀,求之        靡:没有

⑤径须沽对君酌           取:不译,表动作的进行

⑥青泥盘盘                何:为什么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