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

现代文阅读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挺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端庄,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世间恩爱夫妻,概能如胶似漆;但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的,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在临走前的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千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唯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傅雷家中搜出他小姨子寄存的两件小物品,这两件物品被当成了反党的罪证,夫妇二人有口难辩,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

B.傅雷死前没有忘记为保姆周菊娣将来的生活作安排,说明他的细致周到,说明他是个心地善良,重情义、关心下层劳动者的人。

C.傅雷认为自己的罪责主要有三宗:家里搜出两件反党的物证;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

D.作者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文章反复写到傅雷夫妇死前的从容和镇定,说明傅雷夫妇之死实属被逼无奈,这种清醒的死更增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第二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有什么作用?

4.对于傅雷面对政治迫害选择离开人世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阐述。

 

1.AC 2.①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从“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并非傅雷本人之物”上看出。②傅雷在经济上是清白的,妥善处理“房租”“存单”“丧葬费”这些大小财产问题。③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从傅雷“凡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上看出。 3.①赞扬傅雷夫妇内慧外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②与含冤自杀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悲剧色彩。③控诉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精神的巨大摧残。 4.赞同:①选择自杀是不愿苟且,体现了高洁人品和刚直性格。②特定时期冤屈难辩,以死抗争社会,是为了维护人格尊严。③受传统文化影响,选择“舍生取义”,是为了追求人格完美。 反对:①若坚强活下来,就会有更多的翻译作品(成就)。②读者和国家失去(损失)一位伟大的翻译家。③他的做法是对现实的逃避,对希望的放弃。④人生坎坷,有时需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⑤珍惜生命,正如霍金所说:无论人的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此类题型,要先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确定答题的区间 ,找到答题区间,再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对比,判断正误即可。本题,A项“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表述错误,文中说傅雷没有向任何人申辩,自杀之前从容镇定;C项“罪责”表述不准确,此三宗都是傅雷的冤屈。故选AC。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的标题是《干干净净的傅雷》,所以可以通过概括每段内容分条列出,意思概括清楚即可。本题答案:①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从“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并非傅雷本人之物”上看出。②傅雷在经济上是清白的,妥善处理“房租”“存单”“丧葬费”这些大小财产问题。③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从傅雷“凡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上看出。(每点2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能力。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某内容的作用。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回归文本,找到答题区域,仔细阅读,根据题目要求,联系上下文内容说说要把握部分内容的作用即可。分析文段作用时可从文章内容和主旨表达等方面来回答。本题,章第二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的作用如下:①赞扬傅雷夫妇内慧外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②与含冤自杀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悲剧色彩。③控诉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精神的巨大摧残。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看法能力。本题一道探究题。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通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和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本,找出题目中要求探究的本分,仔细阅读,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认识进行探究。本题,解答时,首先要点名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对文本内容理解和认识,陈述理由,答案不要求统一,注意要言之有理。参考答案:赞同:①选择自杀是不愿苟且,体现了高洁人品和刚直性格。②特定时期冤屈难辩,以死抗争社会,是为了维护人格尊严。③受传统文化影响,选择“舍生取义”,是为了追求人格完美。 反对:①若坚强活下来,就会有更多的翻译作品(成就)。②读者和国家失去(损失)一位伟大的翻译家。③他的做法是对现实的逃避,对希望的放弃。④人生坎坷,有时需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⑤珍惜生命,正如霍金所说:无论人的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赫赫战功的句子是:                           

(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句子是: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说明小年的两句是: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山村和时令——秋天,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写出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做衬托,通过叶和花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反问的语气,强烈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颁《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以借代的手法,写南风成为诗人的旧相识,表现了诗人对南风的喜爱之情以及久雨初晴后的宁静闲适心境。

B.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本诗以借代的手法,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用借代的修辞,以吴钩代指精良的武器。

D.辛弃疾的词作“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其中“长安”就是指当时被金兵侵占的北宋都城汴京,这一借代的运用隐含词人的一片爱国深情。

 

查看答案

下列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煜的词《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经典的比喻,用江水的深广多长比喻自己亡国后的无尽愁思,深刻而有韵味。

B.白居易《长恨歌》中有“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样的诗句,写出了杨贵妃仙境再现时那种含情脉脉的超尘脱俗的美,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D.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比喻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广人赖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奴缚成以出。真予之钞,命具汤镬,号于众曰:“奴叛主者视此。”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注】故事者,不听。 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日:“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大军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马指挥贵往。规画军饷,置邮驿。寻命真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②。卒。

(选自《明史·何真传》,有删改)

【注】尉佗,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秦亡后,汉高祖封

其为南越王。②世券:又称铁券,是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B.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C.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D.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B.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C.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D.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3.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在古代的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提拔,与贬意思相反。

B. “洪武”为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明代的第一个年号。

C. 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顿首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停一会,然后抬起,是最为隆重的礼节。

D. 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真从小喜欢读书,又善击剑,有正义感。元末盗贼蜂起,他辞官归乡,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

B.何真有智谋,善作战,屡立战功。他击败黄常,收复惠州;击败海寇邵宗愚,收复广州;击败熊天瑞,保全了广州。

C.何真忠于朝廷。元朝末年,中原大乱,他虽用兵岭南,依然不辞路远,屡次进贡于朝廷,官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识大局,不愚忠。他深知元朝大势已去,为让他治下的广东免于战乱,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主动归顺明太祖。

5.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

译文:赣州熊天瑞率领几万水军想要对付何真,何真在胥江迎战。天降大雷雨,熊天瑞船上的樯被折断,何真击退敌人。

B.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

译文:然而何真联合数郡民众,就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保全境域来归顺,虽然窦融李劫也要谦让你。

C.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

译文:军队到后,何真派都事刘克佐到军门献上印章,登记所属郡县户口兵粮,奉上书表投降。

D.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

译文:当时中原大乱,岭外(与中原)交通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尉佗旧事,(他)没有听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