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语文文字运用 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心事还在盛夏的夜里辗转,眼前已然是一派初...

语文文字运用

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心事还在盛夏的夜里辗转,眼前已然是一派初秋的清寒。    请以“秋已重,请添衣”为话题,给自己的某一位朋友或亲人写一段寄语。

要求:①明确称谓,语言得体。 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③情景交融。④字数60-80字。

 

亲爱的朋友:一夜风起,空气里添了几分寒意。缓步,走入深秋的微雨。眼前,是一帘幽梦,半卷的闲愁。耳畔,是山间的一脉溪,绕过苔痕滋生的石壁,缓缓流淌出空灵的音律。时光,就这样晕开在眼底,思绪,又攀爬上心墙,想起初识的美丽。天凉了,我在落叶堆积的秋风里,道声:珍重!秋已深,别忘添衣…… 【解析】 试题分析:要把“秋已重”具体化,通过景物描写表现秋意的浓重。两种修辞手法各1分;围绕“秋已重”进行景物描写1分,围绕“请添衣”进行情感抒发1分。(没有称谓扣1分,字数不足扣1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山村

沈祖连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他们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是和谐的。小山村有一个杂货店这就是城里的百货商场、超市小山村有个肉摊这就是城里的菜市场小山村有一个小酒馆这就是城里的饭店酒家小山村有间小屋小孩在这里认字这就是城里的学校小山村还有一个卫生室这就是城里的医院。而我所讲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卫生室里发生的。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凡腰痛腿痛手脚痛及各种无名肿痛经他治疗没有不好的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绝技。与其说医生的医术高明不如说是医生的药物独特。凡此种种疼痛医生总要使用一种很独特的草药这种草药叫“一粒珍珠”也叫“一粒金丹”。刚从土里挖出时呈银白色就像一颗颗珍珠而经太阳一晒便慢慢变成金黄色活脱脱一颗颗金丹。看不出这小物竟有神奇功能。病人痛得咧着嘴来经过一番拨弄多是笑着走出去的。

据说医生的先祖当年游历海南在五指山遇到奇人才得此偏方。到了医生手上已传了四代。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着那低矮小瓦房。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山村里的人全都住这种小瓦房。

当然作为小山村独家医院只凭一个单方是不行的见天有几个这样的病人?多数是感冒发热伤风咳嗽于是医生也就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每天不管看病抓药的人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做笔瓦片做纸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顺序来不挤不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人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插队。

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打开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头发都变白了。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问是来看病吗?

是啊不看病跑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儿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支塞到医生嘴中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个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上告诉你大中华三块五一支。

啊?那可不敢要啊。

那算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

医生稍显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钱给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着男人往外走。那人走了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人又来了。照样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向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

好几天没见那人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丢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此医生十天半月也不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小山村的环境突出小山村质朴、和谐的特征同时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下文。

B文中“与其说医生的医术高明不如说是医生的药物独特”含有对医生的讽刺为下文医生背弃医德做铺垫。

C每天来治疗疼痛的没几个人“于是医生也就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从中可以看出医生追求利益的心理。

D开贼黑贼黑的小车的年轻人办事不按规矩对于其搞特权的行为村民虽然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E小说在看似平淡、没有冲突和对抗的情节中揭示了现代人的价值观、物质欲望对桃花源式的古老文明的侵蚀发人深省。

(2)小说中的“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很有深意,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瓦片”多次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问题。

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空间概念它既是一个传统的居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的概念。由于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因此古村古镇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古村古镇的保护可以根据具体规模的大小和相关政策的要求选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设施保护等也可以根据呈现的环境选择活态博物馆保护、静态博物馆保护、虚拟博物馆保护也可以根据呈现的方式选择实体环境保护、文字记录保护、数字化保护、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等。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是信息化时代和 “互联网+”时代古村古镇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方向。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所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政府管理者和参与企业必须高度认识古村古镇保护的重要价值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协同保护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古村古镇协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聚落的整体格局、街巷风貌、民居风格、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就是为了确保其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从长远来看保护古村古镇必须依靠立法我国目前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要加强对有利于古村古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执法保护的力度。

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思想这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思想不仅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建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未来充满人性关怀与和谐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信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理念与行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欢迎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选自2015年11月0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居住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多维空间是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

B我国的古村古镇在地域分布、文化内涵、传承价值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保护。

C正确处理古村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多方位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以求得和谐的人居环境。

D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来保护古村古镇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长远之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实际问题而所谓“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

B不应将发展旅游业和商业作为活化古村古镇的唯一目的而应多方位永续利用古村古镇的文化资源以保障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C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主要是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和挖掘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

D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要特别注意保护聚落的整体格局、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其目的是确保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我们乡愁的依托”这句话道出了保护古村古镇的重要意义。

B古村落良户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散路灯、迎神赛社、社火节等民俗依然鲜活地留存于民间这些都是古村落应该保护的内容。

C芙蓉村司马第大屋虽然名气大但其颓败迹象在方方面面已显露出来蚁蛀的痕迹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古村古镇应该重新建设。

D通过调查摸清各地古村落的分布情况建立古村落名录制度科学制订古村落保护规划并与其他规划有机衔接这是有效保护的措施。

 

查看答案

文言文文本阅读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2)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B.“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笼”,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文中的“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籍不畏权贵。庞新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庞籍长于吏事。仁宗执政初期,庞挤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月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野利旺荣的书信是投诚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

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题。

沉醉东风对酒

卢挚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

炼成腹内丹①,泼煞②心头火。

葫芦提③醉中闲过。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选自《元曲鉴赏辞典》)

【注】:①腹内丹:即“内丹”。宋元之际的道教主张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以“神”去炼,认为这样人就会忘却人间是非和私心杂念。这里借指修养性情。②泼煞:扑灭。③葫芦提:当时的俗语,指稀里糊涂。

(1)与曹操的(短歌行)相比,虽然都有“人生几何“的提问,本曲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这首散的最后两句“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对全曲的情感抒发又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告诫世人应以历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驰骋疆场、气势磅礴的两句是“                    ”。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怡然自乐的原因的两句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