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华的父亲经常出差,难以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华的父亲经常出差,难以过问到小华的学习和生活。每次出差回来,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叮咛教育小华,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不放过。小华苦恼不已,想找人倾诉。

如果小华向你倾诉,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通向心灵的桥 ——沟通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宛如彼岸与此岸,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分离就好像两岸之间滔滔不绝的江水。要想到达彼岸,就必须建造一座坚固的桥;要想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建造一座通向心灵的桥——学会沟通。自然界中的桥可以用各种石料造成,心灵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到。 沟通可以以言相传 语言自古以来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然而,语言是沟通彼此情感的纽带,这一点却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外语, 不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更好地认识世界 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话,这都是通过语言这沟通之桥来实现的。听朋友说话,是沟通心灵的友谊;听老师说话,是沟通学习的内容;听父母说话,是沟通幸福爱意…… 每天,我们都听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其实都是心灵的沟通,交往的沟通,它使我们认识外界,发展自我。 沟通可以以目示意 有时我们的一个眼神也是与他人在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情意可以通过眼神这窗户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以目示意是心灵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带有微笑的眼神,沟通的是快乐;一个含有愤怒的眼神,沟通的是恼怒;一个目无色彩、眉头紧锁的眼神,沟通的是忧愁;一个瞳孔闪光,睫毛扬起的眼神,沟通的是惊奇…… 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可以通过眼神与他人沟通,同他人一起体验人生。 沟通可以心领神会 没有语言,没有目光,甚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如果能与他人沟通,那就是要靠心领神会了,这或者可用一个时尚的词“默契”来代替。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能心领神会对方的人,必定对对方十分了解,可以用心与心来沟通,能用心来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最深层的底蕴。希望我们能非常了解对方,能经常地与对方交心,这样方能慢慢进入到心领神会这一境界。 不管哪种形式的心灵沟通,都要求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灵,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接触对方,感知世界。也可以这样说吧,真诚、坦然,是彼此心灵间的一座牢固稳定的桥,踏上它,才能到达对方心灵的彼岸。 【解析】 试题分析: 该材料不足百字,只概括了事情的基本情况,本试题命制要求中特别增加了“如果小华向你倾诉,你怎么看?请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句话,增加了包含着具体问题的任务型指令,其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理解和判断。像本题中“你怎么看”这一具体问题、“体现你的态度和看法”这些任务,都是需要考生在作文过程中予以解答、完成的。这样的作文试题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着真实的写作任务,更有力地规避套作,也一定程度上解决考场作文“假、大、空”等问题。 材料主体内容涉及的范围看似不大,但对这一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却有预设:第一,在材料的表述上,“经常出差”、“利用一切机会”“甚至……也不放过”等信息,既证明事出有因,又唤起考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第二,在立意的引导上,材料提供了小华的反应“苦恼不已”,目的在于使考生对这一事件尽快聚焦,进而产生思考和对话的需求感。 具体到写作,可讨论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从家长(小华父亲)的角度和从孩子(小华)的角度。先说第一个角度。父亲教育孩子,天经地义,此事之所以需要讨论,一是小华父亲“经常出差”,二是教育小华“利用一切机会”,甚至进行“饭桌教育”。赞成的理由可能在:第一,父亲工作繁忙,利用有限的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职责所在,其情可悯;第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育是根据需要,而不是根据时间和场合;第三,父亲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孩子正是关爱孩子的表现,爱之深,才叮咛之切。第四,餐桌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平台,比如让孩子主动吃饭并享受过程,遵守就餐礼仪,学会在餐前餐后布置与收拾餐桌、接待客人等。反对的理由可能在:第一,父亲经常出差固然是工作性质,但为了孩子的成长,可以稍微灵活,减少出差的机会,多留点时间陪孩子;第二,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场合,选择合适的时机,急功近利的教育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第三,家长要注意言谈的内容,不能一味地说教,更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多真诚地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感受,去体会孩子的苦与乐;第四,家长要转变角色,不能总是以“教育者”自居,而要做一个倾听者,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家长的关心;第五,言传的教育方式固然重要,但是父母 “身教”的教育作用更明显;第六,尊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只有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的,才能够真正让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 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解小华的感受,呼吁家长要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第二,希望小华端正心态,设身处地,理性看待家长的教育,多体谅家长的苦衷;第三,加强自律,做一个积极进取、懂事明理、让家长放心的孩子;第四,孩子可以坦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规劝家长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也可以综合双方选择角度,家长和孩子要互相理解,多沟通,营造一种共同努力、温馨协作的和谐气氛。 总之,考生可以选择上述角度的任何一个,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并在立足于材料的基础上恰当地联系到当代社会生活,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那么,都将能在立意上达成重要角度乃至核心角度。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

心理学实验显示,知晓自己的成绩的人,比不知晓者学习的动机更强。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证明①                。可见②                             。(都限25字以内作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自古有之,在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课中,具体体现在“               ”的渔业治理原则上。

(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为例,论证学习贵在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一句是“                 ”。

(3)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特别出彩,其中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一句是“                  ”。

(4)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守边将士饮酒四家,但还没有建立军功,不甘无功而返的诗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罗中立: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做学生时,他努力“逃离”油画,却以巨幅油画《父亲》一夜成名,成为新时期享誉全国的艺术家;做老师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当官”,却在50岁时被教职工民主推荐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在61岁时被任命为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在个性鲜明的艺术界,他的沉着包容能为各方所接受,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反叛精神。画家罗中立的身上似乎纠结着各种矛盾,他却能一再穿越这些矛盾而获得成功。

秘诀是什么?他说:“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创作《父亲》,跟我小时候的生活有关。”罗中立说。那时的罗家在重庆市郊,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的亲戚有人饿死,有人为了几十公斤玉米就把孩子卖到外地,还有一些亲戚为了活命跑到罗中立家,“大家分着喝一碗粥”。

1964年,罗中立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在附中读二年级时,来到大巴山深处的一所农村小学当美术教员。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上完课,开完会,天黑就回到土屋里上床睡觉。附中毕业后,罗中立又回到大巴山生活了10年,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

看到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的通知后,罗中立再次去大巴山寻找灵感。大年三十的傍晚,他看到路边公共厕所前蹲着一个等着收粪的老农。那天阴雨绵绵,又湿又冷,老农却一动不动,表情麻木,似乎对举家团聚的传统佳节茫然不知。沉淀在脑海中的印记,仿佛被这张木然的脸庞突然揭开。他被自己的灵感刺激得难以自制,兴奋得一个劲儿地冲朋友大喊:“我要画一幅和毛主席像一样大的画!”罗中立整整画了半年,逐渐勾勒出一个老年农民的形象。作品送到北京后,又根据评委吴冠中的建议将作品名字改为《父亲》,作为对整整一代人集体形象的描述。1980年12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父亲》获得油画金奖。它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界的知名度和不可动摇的位置。“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罗中立说。

最早从获奖的喜悦中解脱出来的,是罗中立自己。1981年,罗中立用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完成了自己的毕业创作《吹渣渣》,标志着他在一年内实现了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转型。“《吹渣渣》更多地回到了绘画本体语言,从这幅作品之后,我的绘画风格才一路延续到今天。”罗中立说。

罗中立得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两年期间,他游览了欧洲所有的大博物馆,参观和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美术史上著名的原作原著。在卢浮宫,工作人员上班他就去,工作人员下班他才走,就这样整整临摹了3个月。在美第奇博物馆,罗中立连续3次去看伦勃朗的展览,去了就看伦勃朗的两幅肖像画。同样的肖像、同样的色调、同样的尺寸,一幅创作于1834年,一幅创作于1864年,时间跨度整整30年。很多人在这两幅画前一晃而过,罗中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知道,正是这惨淡经营与重复“炒冷饭”的30年,造就了伦勃朗这位美术史上的巨匠。

罗中立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应该用什么作品跟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回到自己的本土,回到自己的文化,寻找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绘画的样式和语言。”他又回到了大巴山,回到了雕塑、石窟、石刻、年画等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之中,寻找和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和样式。

寻找、提炼绘画语言的紧迫感,催生了罗中立对时间流失的负疚感。他曾经计划每10年办一次画展,眼看预定的画展临近,自己却没有时间创作,他甚至痛苦得躲进画室里流泪。罗中立勤奋得让人惊讶。他随身带着速写本,画他见到的人和事。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后,事多会多,哪怕忙到深夜,他也要去画室。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罗中立笔下的农民都有一份真生活:有沉重劳作的苦,有合家围坐火塘的乐,有夫妻风雨同舟的爱,有老牛舐犊般殷深的情。“罗中立在最朴素、最自然、最本源甚至最土的农民形象、农民主题,和艺术中最创造性的、最精神化的、越来越具有语言形式的纯粹感的两极之间找到了联系,他在用一种完全个性的方式讲述中国农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人们现在要关心的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罗中立。50岁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感觉“一生的抱负突然被改变了”的罗中立,却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地处西部的川美能够人才辈出,关键在于条条框框少。我受益于此,也有责任尽力营造和保持这样的环境。”罗中立说。

2005年,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建成。除了200多间工作室,坦克库还有大的展示厅可以举办雕塑、装置、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行为艺术等大型活动。围绕坦克库建成的青年艺术家工作室群落,更成为“黄漂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家园。

川美建立了常规性的学生展览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展览。学校鼓励每天兢兢业业守着学生的老师,也欢迎“北漂”“海漂”的老师。

已经成为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入选获奖作品之一的重庆大学城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新校区保护原有的生态,保留原有的老院子,用原有的庄稼、梯田做校园绿化,请农民留下来照常放牛喂鱼种庄稼。在这个巨大的开放性教学空间里,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和成就都一目了然,便于不同年级之间的切磋交流,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融合传承。新校区5万平方米的虎溪公社艺术工作室,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的艺术家驻留地和创作中心。

他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

(摘编自张国圣《天气正好,下地干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大巴山”是罗中立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他迷恋那里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并用画笔做出了最本真的记录。

B罗中立的《父亲》,因为原生态地表现了大巴山区的老农形象,引起了人们共鸣,成了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罗中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C《吹渣渣》标志着罗中立从政治主题到绘画主题的成功突破,从此后,表现主义成为他延续到今天的绘画风格。

D文末“他在新校区的大门内设计了一段波浪形道路”,既表现出罗中立对青年学子的期望与告诫,也是作者对传主一生创作道路的形象概括。

E这篇文章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对罗中立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使读者对他的了解既深刻又全面。

(2)欧洲留学经历对罗中立有怎样的影响?

(3)如何理解“川美新校区被视为罗中立在1000亩土地上创作的第二幅《父亲》”?

(4)作者说,罗中立的座右铭“天气正好,下地干活”是他成功的秘诀。请结合文章并且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堂上岩桂秋晚未开作诗促之

朱淑真

著意裁诗特地催,花须著意听新诗。

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

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

也宜急趁无风雨,莫待霜高露结时。

【注释】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抑郁早逝。著意:刻意,用心。

1.请赏析颔联中“吐”“藏”二字的妙处。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