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洛道中 陈与义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洛道中

陈与义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1.“牛羊既饱各知家”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这一句诗写途中所见“牛羊吃饱了分别回家”的情景,诗人借牛羊知家来衬托自己对家的思念,此句又承接上句诗人归家的急迫,引出尾句夕阳西下,更加衬托作者的归心似箭。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三方面的情感:①思念家乡之情②对年华易逝的感慨③人事纷繁,功业无成(或壮志难酬)的伤感。风吹尘沙,道长倾毂,却挡不住诗人归乡的脚步,表明诗人思家心切,归乡似箭,同时借“牛羊知家”来衬托对家乡的思念;“负年华”“杨柳影”“芜菁花”是写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岁岁负年华”“人生扰扰成底事”流露出诗人功业无成、人事纷繁(或壮志难酬)的伤感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从写“牛羊”的角度分析写自己的思乡之情,然后从结构上分析和上下句之间的关系。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中间,注意分析承上启下的作用和情感。 2.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牛羊知家”“负年华”“杨柳影”“芜菁花”分析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牛羊知家”“负年华”“杨柳影”“芜菁花”分析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与写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上曰:“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枢谢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悖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

权工部郎官,累迁兼吏部郎官。两淮旱,命廉视真、杨、庐、和四郡。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瓜洲新城,专为退保,金使过而指议,淮人闻而叹嗟。谁为陛下建此策也?”

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诏权工部侍郎。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袁枢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B.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C.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D.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明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在古代,超迁、擢、陟、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窜、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

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他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以《修身与写赋》参加国子监考试,后又参加礼部考试,得词赋科第一。周必大、刘珙看好他的前程。

B.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御史冷世光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

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饰自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

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遭殃;他建草房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2)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20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都应摒弃。然而,占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和谐协调”文化应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协调一致的统一美原则;以及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

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中西合璧”,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支撑,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实。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在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诸如西方色彩学的“变异”长处,服装与化学工艺技术等,都需要我们去吸取,去引进,“洋为中用”。特别是目前国外纺织技术,如非织造布技术的引进,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大区域的国家,中国更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对服饰文化的追求必然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任何简单划一都将影响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自由发展,集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优,方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之规律。服饰文化是人创造的,服饰文化是动态的,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不同群体间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必将导致新的服饰文化模式的诞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大树必将永葆长青。

(节选自张繁荣《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髓》)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协调”文化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应发扬光大之;也 就是说,应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协调一致。

B.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 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方面很重要。

C.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经历了以不同社会为 基础的“白然形态”、“制度形态”和“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D.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中国多民族、大 区域、人口最多的特点,决定着其对服饰文化的追求决不能简单划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服饰是生活之必需,代表一定时期的文化。“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 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特征。

B.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实现中西合璧。而国外先进技术对传承中国服饰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C.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因受封建社会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等影响,致使服 饰简单划一。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关键是要扬长避短和推陈出新。

D.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和发展,集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优,才 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应该摒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装款式与演变等,是特定时期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的记录,是人们思想 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的反映,打下了特定时代的烙印。

B.服饰文化是人创造的、动态的文化,要诞生新的服饰文化,使中国传统服饰 文化大树永葆长青,就要在不同的群体间进行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C.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目前引进国外先进 的非织造布技术,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D.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这一宝贵财富,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 的,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它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的圆满统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为了赢得更高的回头率,她经常光顾美容院,天天穿得珠光宝气。可是,人们的评价却让她百思不得其【解析】
有人说她美若天仙,有人说她不过如此,有人说她俗不可耐,还有人说她丑陋不堪。于是,她求助于佛祖:“怎样才能使我获得更多的赞美?”佛祖微微一笑,说:“‘美’就在你的心里!你看那罗汉堂五百尊姿态各异的罗汉吧,慈眉善目者固然很多,但面目古怪甚至狰狞可怖者也不少,然而他们都修成了‘正果’。”

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认真观察面一幅漫画,写出其寓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梦后寄欧阳永叔(1)

梅尧臣

不趁常参久(2),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3),肯听竹禽啼。

注释:(1)永叔:欧阳修的字。写作此诗时,梅尧臣居母丧,即将服阙。(2)常参:宋制,文官五品以上官员每天参加朝见,称常参官。官员一般在五更前鸡鸣时便需等待上朝,是谓待漏。(3)山王:山指山涛,王指王戎。山涛官吏部尚书,王戎官司徒、尚书令。山涛曾举荐嵇康。

1.本诗尾联“山王”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一诗中的哪个人物形象相似? 作者写“山王”有何用意?请结合诗歌予以分析。

2.文学史常把三、四句作为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范例。请问这两句话主要用什么手法写景?包含的不尽之“意”有哪些?请结合诗歌予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