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学进士业。迪古乃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学进士业。迪古乃军至上谷,璋与李师夔谋,开门迎降。明日,择可为守者,众皆推璋,璋固称李师夔,于是授师夔武定军节度使,以璋副之。授太常少卿,迁鸿胪卿。丁母忧,起复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卫尉卿。从伐宋。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载书数千卷而还。

太行贼陷潞州,杀其守姚璠,官军讨平之,命璋权知州事。璋至,招复逋逃,赈养困饿,收其横尸葬之。未几,民聚军辑。初,贼党据城,潞之军卒当缘坐者七百人,帅府牒璋尽诛之,璋不从。帅府闻之,大怒,召璋呵责,且欲杀璋,左右震恐,璋颜色不动,从容对曰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少顷,怒解。因召潞军曰:“吾始命戮汝,今汝使君活尔矣。”皆感泣而去。朝廷闻而嘉之,拜左谏议大夫,知潞州事。百姓为之立祠。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

时介休人张觉聚党亡命山谷,钞掠邑县,招之不肯降,曰:“前尝有降者,皆杀之。今以好言诱我,是欲杀我耳。独得侍郎沈公一言,我乃无疑。”于是,命璋往招之,觉即日降。

转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迁利涉军节度使,为东京路都转运使,改镇西军节度使。天德元养,以病致仕。卒,年六十。

子宜中,天德三年,赐进士及第。

(节选自《金史•沈璋传》)

1.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B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C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 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D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参加殿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视事”这个名词来古代官员请求退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璋为人谦恭,不贪钱财。迪古乃的军队到达上谷,选举守将,他坚持推举李师夔;后随征伐宋,攻下汴梁后,大家争相掠夺钱财,他却分文不取。

B沈璋为政有方,敢于担当。他主潞州事,召回逃亡的人,采取措施,安定了百姓;后因未服从帅府命令,帅府欲杀他,他却从容的说这是我的职责。

C沈璋深得众望,得到朝廷认可。他挽救了士兵,士兵感动,朝廷嘉奖他;担任左谏议大夫时,张觉不肯受降朝廷,他前往招降,张觉当天就投降了。

D沈璋功业有成,以病致仕。他后来转任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升任利涉军节度使等职;因病辞官,去世,儿子封赐进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载书数千卷而还。

(2)今以好言诱我,是欲杀我耳。独得侍郎沈公一言,我乃无疑

 

1.C 2.D 3.C 4.(1)攻下汴梁后,大家争相掠夺钱财,惟独沈璋没有参与夺取;只是运载数千卷书回去。 (2)现在用好话引诱我们,这是想杀我们罢了。只有得到侍郎沈公一句话,我们才不疑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也”“盖”“故”等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抓住关键词“也”“盖”“故”等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 试题分析:视事指官 吏到职办公。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视事指官 吏到职办公。 3. 试题分析:招抚张觉是“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之后的亊,而不是担任左谏议大夫时。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招抚张觉是“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之后的亊,而不是担任左谏议大夫时。 4.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趋”“ 赀货”“ 耳”“乃”。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谨”“申”“不然”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2)中的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学习准备考进士,迪古乃的军队到达上谷,沈璋与李师 夔密谋开门迎降,第二天,选举可以作守将的人,大家都推举沈璋,沈璋坚持推举李师夔,于是委任师夔为武定军节度使,以沈璋为他的副手,(沈璋)被授予太常少卿,升为鸿胪卿。 (沈璋)守母丧,丧期未满起用为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卫尉卿。跟随征伐 宋,攻下汴梁后,大家争相掠夺钱财,惟独沈璋没有参与夺取,只是运栽数千卷书回去。 太行山的强盗攻下潞州,杀掉守将姚 ,官兵讨伐平定了他们,命令沈璋暂时主管知州事。沈璋到了那里,召回逃亡的人,赈济收养贫困饥俄的人,收葬野外横陈的死尸。不久,百姓过上安宁生活。当初,盗贼占据池,潞州的军士应当受株连的有七百人,帅府命令沈璋把他们全杀掉,沈璋没有服从。帅府听说后,大怒,召沈璋斥责他,并且想杀沈璋,左右的人很害怕,沈璋脸色不变,从容回答说:“召集流亡的人,安抚现存的百姓,是我沈璋的职责。这些人当初并没有判心,是由于被贼兵胁迫,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招抚他们,他们又回来了。现在想杀了他们,这是杀害投降的人。如果对大家有好处, 沈璋死了又有什么遣憾。”不久,帅府的怒气消失,于是召集潞州军士说我当初下令杀你们,现在你们的长官保全了你们。”那些人都感激得留下了眼泪,而后离去。朝廷听说后嘉奖他,拜为左谏议大夫,知潞州事。百姓为他修建生祠。移知忻州,改任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 当时,介休人张觉纠合党羽逃命在山谷中,掠夺色县,招他们不肯投降,说以前曾有投降的人,都被杀掉了。现在用好话引诱我们,这是想杀我们罢了。只有得到侍郎沈公一句话,我们才不疑心。”于是,命令沈璋去招安他们,张觉当天就投降了。 沈璋转任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升任利涉军节度使,任东京路转运使,改任镇西军节度使。天德元年,因病辞官。去世,享年60岁。 儿子沈宜中,天德三年,封赐为进士及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題.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

黄培昭

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 “勤学苦练”。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

当然,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但“水土不服”就会引发纪录片中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根本行不通。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摘自2015年08月21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显示,英国的一些学生在接受了“中式教育”后,各个科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B.由于中英两国教育的理念、思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尴尬。

C.英式教育虽然以玩乐为主,但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

D.英国教育者认为将学生置于“圈养”的框架下,会令他们束手束脚,进而难以独白对应未来的挑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英式教育是“快乐教育”,英国的一些中小学学生少有眉头紧锁、神经紧张的,总是笑意盈盈的。

B.中国的教育,很是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中国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技能的把握上要优于英国学生。

C.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是成正比的,英式教育较为注重对孩童天生好奇心的唤醒。

D.英式教育绝不是完全式“放养”,它在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活动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施教原则,说明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B.作者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所以中小学应大力加强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用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

C.中英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是有差异的,但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适合和适应的问题。

D.中英教育应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但直接移植别国教育模式,显然也根本行不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某整形医院的数据显示,高中毕业生整形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已接近该院整形人数的六分之一。当前高中毕业生出现整形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社会大众强调“看脸”,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自信和机会。

材料2:2015年春节刚过,北京多所高校艺考大幕开启。与往年不同的是,中央戏剧学院首次在招生简章中强调不得带妆、并着日常服装考试。现场,学校准备了卸妆湿巾,提供给化妆考生。一些已经进入考场的考生,由于不符合素颜要求,被考官要求场外卸妆后再进入考场考试。中戏院长助理郝戎介绍,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本来的素质,所谓“璞玉不琢”。

对于以上做法,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见解。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的图标为“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形象标识”征集活动的入围图案。请说明图片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古人说的“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这句话可以从两层意义上去理解。一是看人, 。有的人,看上去挺精明,但工作不好好干,整天为个人事忙忙碌碌;而有的人,看上去很平凡, 。如果没有把握这一点,就不能正确评价一个人。二是做事, ,拥有这样的态度精神,我们的社会建设就会更稳更好地向前发展。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之处停顿,连声感叹“好诗,好诗”。行家眼中,这种做法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                     。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A.能触摸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因为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感情。

B.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感情,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C.表现情绪、传达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目的,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D.表现情绪、传达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目的,这种情感能被触摸,语言的体温能够被感受,也就够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