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私欲和功利盛行的环境中,常识往往被颠覆,伪常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私欲和功利盛行的环境中,常识往往被颠覆,伪常识甚至反常识得以大行其道。比如,天上不会掉馅饼,是常识,但太多的人总希望得到某些机缘,不但拥 有了馅饼,而且是大号的、特大号的馅饼。再如,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成长,是常识,但绝大多数人坚信,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好的学校。又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常识,但相当数量的人,偏偏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1)班 张起帆 近日,陕西一平常女子,通过冒称其为“前清公主”,并以此编造的一系列谎言使得数十人受骗。受骗者多为历经世事(甚久)的老年人。在为其行骗而感到愤懑的同时,我也不由纳闷:为何有如此多的人拥抱谬论,而抛弃了常识? 一网友辣评道破天机——想走捷径,抄近路。犹记当年张悟本的“绿豆治百病说”,犹记当年“信息锅”可以“知天下”论,犹记当年传销组织编造的“1040一夜暴富无忧”计划。他们共同抓住了当时人们想要抄近路的心理。古人常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常识,可这“勤能补拙”,并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过程。表面上一些成功人士,例如乔布斯,谢尔盖·布林,扎克伯格,是依靠所谓“机遇”成功的。可是,几乎没有人知道乔布斯与其团队坚持了三年负收入运营才获成功;几乎没人知道布林和佩奇为了改进谷歌的搜索算法而退学,花光了原本可以令其衣食无忧的积蓄;更没有人知道扎克伯格为了实现“脸书梦”而放弃了哈佛经济管理学学位。而外人,偏喜欢“断章取义”,认为“机遇”是最重要的,从而被人利用,倾家荡产。 虽然这种颠覆常识的把戏的历史与人类历史的长度基本相当,但它有消亡的趋势吗?没有!它反而在与日俱增!你是否发现报纸上充斥着“三天提高一百分”的神话,你是否热忠(衷)书店里充斥着“成功,其实只需要一百零八天”的传奇,你是否对“三副中药,百病全无”还抱有幻想?丘吉尔曾说过:“如果一个民族思想已经虚幻,那么他们离灭族已经不远了。”的确,是时候了。我们应当拥抱常识,颠覆谬误。 首先,我们应当拒绝幻想,放弃所谓的神话,多多发掘“神话”背后的艰辛。就拿成功举例,“多多付出”是成功者们的常识,因为这就好比汽油之于汽车,骨架之于人类一样,没有它(们),一切无从谈起。因此,坚定地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吧。 其次,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坚定于常识的相对真理性。也许常识本身存在缺陷。的确,但这毕竟是人们上(数)千年积累的经验的集合。寻(循)着它,你也许不会特别成功,但是,这可以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让你在回首人生时不抱有太大遗憾。 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只有自己做;读书不仅为功利,更为人生修德行;有钱鬼也不推磨,推磨还得靠自己……放下私欲与功利,放下所谓谬论吧。倘若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常识,生活将更加美好。 【解析】 试题分析:参考立意:①尊重常识,才会有健康的发展;②从常识出发,正确认知社会、法律与自我;③常识贵“常”,常形,常性,常态。④常识,远离华美和虚幻。拥抱常识 颠覆谬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在中国教育网的“文学天籁”论坛以“我最喜爱的课文”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感言。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

要求:内容中肯恰当,80字以内。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初读                             ;再读,                              

多次阅读                                                                  

 

查看答案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

那水那巷那情

苏沧桑

①从雾中,迷迷蒙蒙向我迎来的,真的是梦里寻它千百度的江南水巷吗?

②水巷在江南的乌镇,在水乡柔情的怀中,船过高桥,悠悠然拾级而上,展眼便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圹。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

③水是清清的苕溪水,又名车溪,为乌镇的市河,从南至北纵贯市区,使整个市区河道如网,水街相依。关于它的由来,有一段古老的传说:从前有一姓乌的将军,为讨伐逆臣,力战而死,化为一株银杏,而他的战马则化为一条青龙潜于乌镇河底,以它的鲜血养育了这方土地。满街不见那株古老的银杏,车溪水却似乎格外有一种灵性。初秋的晨雾中,河水闪耀着温柔的波光,浮萍点点,仿佛一群恬静的少女,正掀开层层薄雾浓纱在无声地歌唱。然后,便有小船的“咿呀”声,或是船上马达的“突突”声,伴随着早起谋生的船夫船娘们长长的吆喝,车溪水霎时热闹了起来。

④沿水而立的,便是那亭亭的水阁了。水乡人的家多是一半在土上一半在水里,因而也就有了依水而建的水阁和这一衣带水、连接成片的水巷了。水乡的街道大多建在河塘边,水乡人的房子则是面街背水,房子较窄的,就在河面上架起阁楼。传说从前的车溪河边,有一豆腐店,只有一间门面,开间又小,一副石磨子和一只浸黄豆的七石缸一摆,店里就好似螺蛳壳里做道场,身子也转不过来了。倒是豆腐倌的女儿聪明,对父亲说:前面是街,左右是店堂,只有往后边河面上挪了。于是他们就在后门,往河面上接伸出几根木头,架起了一个水上阁楼,房子立刻宽敞了许多,这也就是水乡第一个水阁了。消息流过车溪水,一传十,十传百,河面上的水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水阁或方方正正,或高檐翘角,静静倒映水中,端的是仪态万方、玲珑剔透,自有一番韵味儿。人们便在层层叠叠的水阁间隔水相望,洗衣淘米、道东家说西家,或是干脆依水依船地做些小买卖。自然也有以船代步的,便有了这北方胡同般的水巷了。无论是小吃摊、茶馆,还是棉花铺子、米店、杂货店均是应有尽有。坐在靠水的茶馆的长板凳上,咬一口姑嫂饼,呷一口粗叶茶,那一份浓浓的香甜和淡淡的乡土气息常常使人留连忘返。

⑤而水巷是不能没有桥的,听水乡人说,乌镇的桥可是“木劳劳”地多,数也数不过来,最高最热闹的当然得数“高桥”了。青青石板桥,烙着岁月的印痕,流传着许许多多相似或不相似的故事,而今成了水巷的中心。每到集市,水乡人便乘了舱船,或摇了乌篷船,成群结伴从四方赶来,高桥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闹市区。人们在高桥下做着各种买卖,闲来便吃几口茶,抽几袋烟,拉几句家常。孩子们呢,则在人群中穿梭嬉闹,任水巷传递着他们童稚的笑声。到了黄昏,水巷也早早地安静下来,只有几句吴侬软语轻轻地在夜风里,在平静的车溪水上荡漾……

⑥想像自己曾是水巷的女儿,生于水乡长于水乡,梳两根乌油乌油的大辫子,穿一身白玉兰衣裙,摇一条小小木船,赶去参加水乡人“起于朝花,尽于端午”的盛大的庙会——香市。只为看一眼城里来的那个戏班子里美丽的花旦,然后在姑姑嫂嫂“咯咯”的笑声里,手捧一束檀香许一个虔诚的心愿,再到土地庙前的水潭边,汰一汰“蚕花手”,心满意足地想:这样啊,我家的蚕宝宝就无病无灾了,我们就可以过个好年了……

水乡人静静摇他们的船,静静养他们的蚕,静静过他们与世无争的日子,脸上溢着一种幸福与满足。莫非是这土这水这巷赋予他们这宁静如一的禀性,永远不会老去?

⑧乌篷船“咿咿呀呀”摇走了我遥远的遐思。回首,水乡的水,水乡的巷,水乡的一切在眼里重新模糊,如一首纯朴的田园诗,只留给我一个淡淡的影子。

1.在作者笔下,水乡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纵观全文这幅画卷主要有哪些画面组成?

2.文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水阁”?

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联系全文,结合你的阅读与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文节选,联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格斯拉先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皴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人们不时常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

“格斯拉先生呢?”我问道。

“啊!”他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了。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

“但是饿死——”“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1.选文第一段的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2.作者说“好像在迷恋着理想”,格斯拉的理想是什么?

 

查看答案

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                                     ,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一肌一容,                                    ,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

7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