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古琴 传承几千年的中国古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其艺术表现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古琴

传承几千年的中国古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其艺术表现力可见一斑。

深邃、简洁、从容,古琴的表现力让听者为之动容、动情,幽深的情怀直达心底,激荡、回旋。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因而振幅大,振动时间久,其余音绵长不绝。余音绵长不绝,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

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表现深邃、悠远和更强烈的震撼力上,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的“走手音”却恰恰能弥补这样的缺憾,其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从而产生绵延无限的音乐感染力。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走手音”还可以使古琴之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使得琴音超逸而绵延,深远无限。这与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所创造出的线状音迹的表现力有着很大不同,古琴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时间有限,强度逐渐减弱,是自然产生的状态。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减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激发出人们对人生的感情和其他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古琴之所以能营造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厚重、低沉、深邃、悠远的感受,并激发听琴者价值、意义上的感悟。

无论从琴歌、琴诗,抑或从琴曲的文学内涵来考量,古琴与文学都有着渊源。古人喜抚琴吟唱,琴歌以诗为主体,配合琴曲。琴曲、琴歌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或能叙述故事,或能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例如《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都有着深刻而动人的故事背景,反映了主人公高尚的气节、英勇的气概或内心丰富的感情。而琴曲《潇湘水云》等,则是借景抒情,暗示南宋王朝政治飘摇,琴人满腹担忧。

艺术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连带渊源,从古琴艺术中,我们可以轻松领略到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质所在。中国文人所崇尚的意境美、神韵美、品格美在古琴的艺术表现中一一渗透。古琴艺术写照天地万物、人生百态,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学求悟重妙悟,追求“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的审美境界。

《鼓琴训论》中说:“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坐,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可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这正是琴者的审美追求。这与我国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意境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崇尚自然,追求心灵的回归、人格的纯净,注重意境之美,正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所遵从的审美心理。

(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国古琴“走手音”的艺术效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琴的“走手音”能使本来是点状的音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余音绵长不绝。

B.中国古琴的“走手音”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产生绵延无限的音乐感染力。

C.中国古琴的“走手音”能弥补其他弹拨乐器在表现深邃、悠远和更强烈的震撼力上的明显欠缺。

D.中国古琴的“走手音”可以使古琴之音产生渐弱效果,这与古琴自身的音域较低有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说明古琴与文学或美学有着渊源的一项是

A.古琴深邃、简洁、从容的表现力,让听者为之动容、动情,幽深的情怀直达心底,激荡、回旋。

B.古琴艺术写照天地万物、人生百态,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学求悟重妙悟。

C.意境美、神韵美、品格美为中国文人所崇尚,这在古琴的艺术表现中都能一一渗透。

D.琴曲、琴歌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或能叙述故事,或能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琴弦振动的强度渐弱,是自然产生的状态,而音色减弱很容易使听琴者心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B.作者列举《广陵散》《胡笳十八拍》《潇湘水云》等琴曲或琴歌,意在说明琴曲或琴歌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

C.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学求悟重妙悟,是古琴艺术和其他艺术共同追求的审美境界。

D.文中提及《鼓琴训论》中的话和陶渊明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古代琴者的审美追求与我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意境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

 

1.D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作为选择题形式的句子含义的题,要将选项带入文本,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D项,“这与古琴自身的音域较低有关”错误,中国古琴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与古琴自身的音域无关。故选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理解句子的含意,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理解句意。分析时,还要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此项说的是古琴的艺术表现力,与“古琴与文学或美学有着渊源”这一内容无关。故选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C项,文中只说“以形传神……重妙悟”是古琴艺术追求的审美境界,并没有说这是“古琴艺术和其他艺术共同追求的审美境界”。故选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公开信,声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该学生随后做出回应。

事情的起因是2015年9月19日,郝相赫在人大图书馆读了李凭先生的《北魏平城时代》后,对先生分析政治史的思路非常钦佩,就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赞颂这本好书。发朋友圈的时候,他确实有点感慨:魏晋南北朝史领域有先生这么杰出的学者南下澳门了,而在北京,中国的两大文科名校——人大、北大里执教魏晋南北朝的导师却没有人及得上先生的水平。郝相赫以前读过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老师的高作,并不十分佩服,于是就拿来比较,说后两者“平庸”。

郝相赫多次在朋友圈里转发对学界前辈的评论,提及历史学界的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如“人大最大的失误就是不该从这个垃圾系引入大量的唐宋领域老师……如果不是跟北大历史系这个垃圾系合作而是跟南开或者北师大合作的话好太多。”“想考魏晋或唐朝的千万别来我校,去武大清华吧。”

9月21日19时许,郝相赫在新浪微博发布《道歉信》,表示“感受到了很大压力”,希望老师“能够继续容留”。

上述此事发生,众说纷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注册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782641999/QQ/WinTemp/RichOle/TO%5d%60C($DKBV)%60(E5%5bFJ@7(H.png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司马迁《史记》记载:“皇帝釆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认为,最近频发的强雾霾天气,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

B.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C.《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已经经长沙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颁布,将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条例中有关长沙地铁的运营安全、票价制定、服务市民等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D.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