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晁君成诗集叙 苏轼 “达贤者有后,张汤是也。”张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晁君成诗集叙

苏轼

“达贤者有后,张汤是也。”张汤宜无后者也。“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扬雄是也。”扬雄宜有后者也。达贤者有后,吾是以知蔽贤者之无后也。无其实而窃其名者无后,吾是以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有后也。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于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绝民欺天,其无后不亦宜乎!故曰达贤者有其实而辞其名者皆有后。吾常诵云尔。

乃者官杭,杭之新城令晁君君成讳端友者,君子人也。吾三年,知其为君子,而不知其能文与诗,而君亦未尝有一语及此者。其后君既殁于京师,其子补之出君之诗三百六十篇。读之而惊曰:嗟夫,诗之指虽微,然其美恶高下,犹有可以言传而指见者至于人之贤不肖,其深远茫昧难知,盖甚于诗。今吾尚不能知君之能诗,则其所谓知君为君子者,果能尽知之乎。君进士得官,所至民安乐之,惟恐其去。然未尝以一言求于人。凡从仕二十有三年,而后改官以没。由此观之,非独吾不知,举世莫知也。

君之诗清厚静深,如其为人,而每篇辄出新意奇语,宜为人所共爱,其势非君深自覆匿,人必知之。而其子补之,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吾是以益知有其实而辞其名者之必有后也。昔李郃为汉中候吏,和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馆于郃。郃以星知之。后三年,使者为汉中守,而郃犹为候吏,人莫知之者,其博学隐德之,在其子固。《诗》曰:“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选自《苏轼文集》,有改动


【注】①岂弟(kǎi tì):即“恺悌”,和乐平。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之三年                游:交往

B.博辩俊伟,人远甚          绝:超过

C.和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        微服:改变常服以避人耳目

D.其博学隐德之,在其子固    报:回复

2.下列选项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达贤者有其实而辞其名者皆有后          之游三年

B.乃者官                              绝人远甚,将必显

C.君进士得官                            星知之

D.吾常诵云尔                            举世莫知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

2)诗之指虽微,然其美恶高下,犹有可以言传而指见者。

3)至于人之贤不肖,其深远茫昧难知,盖甚于诗。

4.作者认为晁君成“有其实而辞其名”,请依据文章简要概括其理由。

 

1.D 2.A 3. (1)贤人是百姓依靠他来生存的人,(蔽贤者)却蒙蔽他,这是断绝百姓的生路啊。 (2)诗歌的旨意虽然隐晦,但它美妙高明之处,还是有可以用语言表达、指明的。 (3)至于一个人是贤能还是不才,他的(思想)是深刻还是愚昧,难以知晓,(这)大概比(理解)(他的)诗歌更困难啊。 4. ①有其实:晁君成的诗歌清厚静深,语言清新。 ②辞其名:晁君成隐藏自己的才能。 【解析】 试题分析: 1.D项“报”应是“回报”的意思。理解文言实词应结合其语境考虑。文言文中重点实词意思的判断方法有:(1)语境分析法(2)联想迁移法(3)结构分析法(5)字形分析法(4)语法分析法(6)成语词语印证法(8)通假代入法(7)邻词推断法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A项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B项都是介词;C项都是介词;D项都是代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1)“所以”,“绝民”,判断句,句意。(2)“指”,“可以”,“见”,句意;(3)“至于”,“昧”,“甚”,句意。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中的“君之诗清厚静深,如其为人,而每篇辄出新意奇语,宜为人所共爱,其势非君深自覆匿,人必知之”等内容概括,意思对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言文翻译】通达贤德的人一定会有有作为的后代,张汤就是这样的人。张汤本来是应该没有后代的。没有真才实学而窃取虚名的人不会有有作为的后代,扬雄就是这样的人。扬雄本来是应该有杰出后代的。通达贤德的人有杰出的后代,我因此知道壅蔽贤者的人就不应该有杰出的后代。没有真才实学而窃取虚名的人不该有杰出的后代,我因此知道有真才实学而不享其名的人会有杰出的后代。贤德的人,是民众赖以生存的人,而壅蔽扼止贤能的人,就是要堵绝百姓的生路。有名望的人,是古往今来通达世情而受人尊敬的人,有人看重名望所带来的富贵,于是窃取了这个名声,这是欺骗上天。堵绝百姓的生路,欺蒙上天的神明,因此他不会有贤明的后代,这难道不应该吗!所以说:贤达的人和有真才实学而不享其名的人都会有杰出的后代。我常常这样说。 过去我曾经任职于杭州,杭州新城县令晁君字君成名叫端友,是一个君子。我和他交往了三年,只知道他行事很正派,却不知道他能写文章和诗,而他也从没有提到一句写诗作文的事。后来晁君在京师去世,他的儿子晁补之拿出他的三百六十篇诗给我看。我读后深感惊讶,感慨地说:“啊呀,诗歌虽然不是高谈大论,然而它的美好丑恶、高明低劣,还是能够指明说清的。至于一个人究竟是贤能还是平庸,他的器量宏远还是愚昧,恐怕比了解诗的优劣高下更难。至今我还不知道他能作诗,那么我一向以为他是君子,又怎能真正了解他的一切呢?晁君以进士的身份得到官职,所到之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因此生怕他离任而去。但他从来没有求别人做过任何一件事。他做官前后二十三年,刚刚给他加官,就去世了。以此看来,不仅仅是我不了解他,所有的人都不了解他。 他的诗作清淡温厚而又深远,就像他的为人一样,而每篇都能写出新的意境,造出奇美的词句,定会得到大家的喜爱。如果不是他自己深藏不露,人们一定会发现并欣赏它们。他的儿子晁补之,对于各种文体无所不能,学识渊博,文思辩捷,人物英俊,气度宏伟,超过一般人很远,他一定会显名于世。我因此知道那些有真才实学而不享其名的人一定会有杰出的后代。当年李郃做汉中郡迎送宾客的小吏,汉和帝派遣了两个使者改换民服到蜀中去,途中就在李郃的馆舍中住下。李郃通过观察星相知道了他们的身份。过了三年,当时来的使者担任了汉中郡太守,而李郃依旧是迎送宾客的小吏,没有人了解他的真才实学。他学问渊博德行隐蔽的回报,应在他儿子李固身上。《诗经》说:“平易的君子,是天神的赐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地县委县政府向媒体表态,目前排放红色污水的源头已经找到,后续整改工作正在落实,水环境质量攻坚战一定会取得胜利。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真心期待,新时代的中拉合作交流之船能破浪前行,造福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与拉美的近20亿人民,续写历史的新辉煌。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与少年班代表座谈时,老校长深情勉励同学们珍惜伟大时代,以立志成才和不懈奋斗奏响民族复兴的雄浑乐章。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是这样,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不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孩子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④①③⑤

D.②④③⑥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未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山峡,天晴的时候,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B“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小伙计,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C红军十五天五战五捷,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为此,毛主席写了光辉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滴泪,凄切、深挚,千年之后,于每一个朗月高悬的无眠之夜,在相思悲愁者的眉间、心上静静流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很多的德国评论家来说,格拉斯的作品实属是他自视清高、禁欲苦修和传统大男子主义的产物,在八十年代中期后,他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B华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有关部门接到投诉或申请后应当受理并告知办理的时限、程序。

C他是真正地从一个艺术家和亲历者的角度重新审视那段耻辱的历史,所以他能够用艺术的构思来创作这张震撼性、史诗性的作品,是一般画家所不能达到的。

D“行者精进,忍者不悔”是高仓健的座右铭,高洁的人品固然让他誉满天下,而高超的演技更是让合作者和朋友们对他念念难忘的原因所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网络上大规模      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造句热,使“微博@喃东尼”      。事实上,现在它已经和“猴赛雷”、“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词语一样,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一些词语逐步      成了我们聊天必备的词汇,否则就显得“out”了。

A暴发    名声大噪       演绎

B.爆发     名声大噪      演化

C爆发    声名鹊起       演化

D暴发     声名鹊起      演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