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牛 张爱玲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张爱玲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向牛栏走去。在那边,初晴的稀薄的太阳穿过栅栏,在泥地上匀铺着长方形的影和光,两只瘦怯怯的小黄鸡抖着粘湿的翅膀,走来走去啄食吃。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眼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一样也在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然而他们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

瘦怯怯的小鸡在狗尾草窝里簌簌踏过,四下里静得很。太阳晒到干菜上,随风飘出一种温和的臭味。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不怎样。”

“不怎样!眼见就要立春了,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我上三婶娘家去借,去借!”他不耐烦地将烟管托托敲着栏。

“是的,说白话倒容易!三婶娘同我们本是好亲好邻的,去年人家来借几升米,你不肯,现在反过来求人,人家倒肯?”

他的不耐烦显然是增进了,越恨她揭他这个忏悔过的痛疮,她偏要揭。说起来原该怪他自己得罪了一向好说话的三婶娘,然而她竟捉住了这个屡次作嘲讽的把柄——“明天找蒋天贵去!”他背过身去,表示不愿意多搭话,然而她仿佛永远不能将他的答复认为满足似的——“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先付租钱。”

他垂下眼去,弯腰把小鸡捉在手中,翻来覆去验看它突出的肋骨和细瘦的腿;小鸡在他的掌心里吱吱地叫。

“不,不!”她激动地喊着,她已经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她这时似乎显得比平时更苍老一点,虽然她只是三十岁才满的人,她那棕色的柔驯的眼睛,用那种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趟我无论如何不答应了!天哪!先是我那牛……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了,又是银簪子……又该轮到这两只小鸡了!你一个男子汉,只会打算我的东西——我问你,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我问你哪——”她完全失掉了自制力,把蓝布围裙蒙着脸哭起来。

“闹着要借牛也是你,舍不得鸡也是你!”禄兴背过脸去吸烟,拈了一块干菜在手里,嗅了嗅,仍旧放在水槽上。

“就我一人舍不得——”她从禄兴肩膀后面竭力地把脸伸过来。“你——你大气,你把房子送人也舍得!我才犯不着呢!”

禄兴不做声,抬起头来望着黄泥墙头上淡淡的斜阳影子,他知道女人的话是不必认真的,不到太阳落山她就会软化起来。到底借牛是正经事——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这个,她虽然是女人,也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烟囱里正蓬蓬地冒炊烟,薰得月色迷迷蒙蒙,鸡已经关在笼里了,低低地,吱吱咯咯叫着。

茅屋里门半开着,漏出一线桔红的油灯光,一个高大的人影站在门口把整个的门全塞满了,那是禄兴,叉着腰在吸旱烟,他在想,明天,同样的晚上,少了鸡群吱吱咯咯的叫声,该是多么寂寞的一晚啊!

后天的早上,鸡没有叫,禄兴娘子就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也起身,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把红布缚了两只鸡的脚,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温柔的大眼睛在两只壮健的牛角的阴影下斜瞟着陌生的禄兴,在禄兴的眼里,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值得牺牲十只鸡的。他俨然感到自己是王子的护卫统领,一种新的喜悦和骄傲充塞了他的心,使他一路上高声吹着口哨。

他开始赶牛了。然而,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伏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它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太阳光热热地照在他棉袄上,使他浑身都出了汗。远处的田埂上,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欺负你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刷地抽了它一鞭子。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翻着眼望他,鼻孔涨大了,嘘嘘地吐着气,它那么慢慢地,威严地站了起来,使禄兴很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他一斜身躲过那两只向他冲来的巨角,很快地躺下地去和身一滚,骨碌碌直滚下斜坡的田陇去。一面滚,他一面听见那涨大的牛鼻孔里咻咻的喘息声,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和车轮一样大,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材板上,低低地用打颤的声音告诉:“先是……先是我那牛……我那会吃会做的壮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九成银,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被炊烟熏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生命就是一个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啊!

(一九三六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采用动作描写,暗示禄兴家以前有过牛,为后文借牛做了铺垫。

B.小说后半部分记叙了牛不听使唤、进攻禄兴的场面,写牛时写了牛的动作,写得形象生动,如在眼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C.作为一个男子汉,却只会算计妻子辛辛苦苦挣得的东西,可见禄兴是一个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人,小说包含了怒其不争的情感。

D.“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在失去财物和丈夫后的心境。

E.本文意蕴深厚,作者通过周围环境的烘托和人物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苍凉而又真实的农村生活画卷。

2.小说以“牛”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禄兴娘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这篇小说结尾一段画蛇添足,可以删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E3分B2分A1分。 2. ①牛是春耕农民重要的生产工具,为故事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旧中国的农村 ②以牛为线索,牵走牛、借牛春耕、被牛顶死,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③牛是人物悲剧的制造者之一,显示了农民生活的无力挣扎(迫不得已地买牛、借牛,劳作却死于劳作),表现了主题。 3. ①勤劳坚忍:忍冻忍饿养鸡,失去耕牛仍然谋划着春种过日子 ②善良柔顺:为了能够耕田忍痛顺从丈夫卖鸡的决定 ③命运悲惨:牛、鸡、丈夫都离开,人生孤苦、寂寞。 4. 观点一:不能删去。 过写月亮、乱坟堆、狗尾草,展现出景物的凄清悲凉,体现禄兴娘子在丈夫死后的悲凉心境 ②交代禄兴娘子今后人生的凄惨,深化了主题:无力抗争、难以逃脱的悲惨命运 ③呼应文中悲戚的环境描写,照应前文的鸡声和禄兴身影的情节,更添悲凉。 观点二:可以删去。 ①结尾一段写景,在前文已经多次出现,没必要重复 ②禄兴娘子在丈夫死后,感觉一切可恋的东西都飞走了,不用结尾就已经暗示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③删去结尾一段,使小说的主题表达更含蓄。 【解析】 试题分析: 1.A项是动作描写;C项禄兴也是迫于生活的无奈;D项是比拟手法。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小说以“牛”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的好处可以从表现小说人物形象、小说情节发展、小说主题的表达等方面分析,如分析出牛为故事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以牛为线索、牛是人物悲剧的制造者之一、表现了主题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他知道女人的话是不必认真的,不到太阳落山她就会软化起来。到底借牛是正经事——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这个,她虽然是女人,也懂得的。”表明她的善良柔顺;“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依你的意思,不如拿把刀来将我身上肉一片片剁下去送人倒干净!省得下次又出新花样!”塑造出了她的勤劳坚韧的性格;从小说整体内容及结局来看,她是一个农村贫困妇女、有着悲惨命运的孤独、绝望者的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4】这是一道开放题,属于探究性质,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观点,本题可以选择结尾一段可以删去,也可以选择不可以删去。然后分析理由,分析时一方面结合小说的人物、环境、主旨等方面,另一方面要谈出自己的看法,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                  ”是人们常说的“恕道”,讲明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强调尊重他人意愿,平等待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

(2)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                  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两句来诠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示三子(宋)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第二首诗写于元祐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转,即从岳家接回妻儿,一家得以团聚。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

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这两首诗都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两首诗各挑选两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颜杲卿,字昕,与真卿同五世祖,以文儒世家。父元孙,为濠州刺使。杲卿以调遂州司法参军。性刚正,莅事明济。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屈。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再以最迁范阳户曹参军。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禄山反,杲卿及长史袁履谦谒于道,赐杲卿紫袍,履谦绯袍,令与假子李钦凑以兵七千屯土门。杲卿指所赐衣谓履谦曰:“与公何为著此?”履谦悟,乃与真定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谋泄,禄山杀循。杲卿阳不事事,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乃矫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并杀其将潘惟慎,贼党歼,投尸滹沱水。履谦以示杲卿,则喜且泣。

先是,禄山遣将高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藁城尉崔安石图之。已而事显,乃拜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为常山太守,深司马。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日中,传数百里。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于是杲卿兄弟兵大振。

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并卢逖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乾元初,赠杲卿太子太保,谥曰忠节,封其妻崔清河郡夫人。(《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

B.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

C.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

D.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补官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制度,官职达到一定品级或对封建王朝有一定贡献的人,其后代可以得到一定的官职,不一定要通过科举考试,所谓“封妻荫子”就有这重意思。

B.书判选官时考核的内容。唐士子通过礼部试,进士及策后,不直接授官,须再通过吏部选官一关。其内容为身、言、书、判体貌丰伟言辞辩正楷法遒美,文理优长为合格

C.我国古代创立了五等官服制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朱、青、紫、绯(深红色)、绿。以唐代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以上着绯色。所以,文中安禄山以此笼络颜、袁二人。

D.古代受有封号的妇女称为命妇。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员的母、妻而言,俗称为“诰命夫人”。唐代命妇定制三品以上为郡夫人,所以颜杲卿的妻子崔氏被封为清河郡夫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杲卿性格刚正,聪明干练。在做遂州司法参军时,面对刺使的责备,他敢于正色辩白,毫不屈服。后来颜杲卿因为政绩考核为上等而升任范阳户曹参军。

B.颜杲卿深明大义,忠于朝廷。安禄山听说他的名声,上表推荐他代理常山太守,但是安史之乱爆发后,颜杲卿并没助纣为虐,而是藉口生病不再处理事务,暗中联络志同道合之士,密谋平叛。

C.颜杲卿临事沉稳,颇有谋略。他用计骗来安禄山的义子李钦凑,设宴灌醉后,将之擒杀。在得知朝廷二十万大军进驻土门后,他派郭仲邑率领一百骑兵做先锋,拖着柴草扬起灰尘,使叛贼误以为大军来了,闻风而逃。

D.颜杲卿忠贞不屈,视死如归。叛贼用他小儿子季明的性命相胁,逼他投降,颜杲卿不为所动。面对颜杲卿义正辞严地斥责,安禄山恼羞成怒,把他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割下他的肉来吃,但他仍不停口地骂着叛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矫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

(2)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90后”写作的兴起与文学的新变化

张颐武

最近,大冰、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的新书,在短期内占据了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80后”的张嘉佳更是成为最近的最引人注目的作家。这些人在传统的纯文学领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关注,但他们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这些以“90后”为主的作者很多都是以篇幅短小、语言幽默与温和的小感伤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有一点像过去的所谓“小小说”。但他们的写作很接近短小的段子,用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

这些作者的作品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绝非偶然。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影响。“90后”生活在中国发展比较顺畅的时候,温饱有余,受过较好的教育,没有遭遇大喜大悲,过着庸常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失个恋可能就是大事。反观过去,牺牲、苦难、生活的艰窘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他们的体验和前几代人不同,但同样有许多生活的挑战。因此写作是在当下的环境中出现。另一方面则是读者的需要,这些作者面对的读者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结婚生子、毕业就业、考试升学,有着人际关系、抗压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困扰,需要有文学作品来给他们更多的抚慰和激励。

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家相比,张嘉佳等虽然年龄接近,但写作显然和他们不同,他们和“90后”的作者的写作相当接近。“90后”作家出来较晚,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炼,从写段子开始,对市场的运作很熟悉,有高度的敏锐性。他们作品中反叛性不强,就是生活的平常性,人物也是不好不坏,有点小感伤、小同情,又有调侃机智,似乎对社会看透了的感觉。没有大喜大悲,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等小波澜,这也是全球的中产生活的一种常态的表达。韩寒、郭敬明接触现实和“90后”还是有所不同,当时的文学界对这几位作者有相当的关注。但今天的新的作家则似乎仅仅存在于一个新的阅读空间之中,似乎完全和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是完全平行发展的。

有人就此说到纯文学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合乎实际的。文学随着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分化,一部分是纯文学,另一部分是通俗文学。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间又产生了网络文学,目前这三部分是平行发展。莫言、刘震云、苏童等都在写作,纯文学仍然是很庞大的一块,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都和纯文学关系不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年轻的畅销书作家,主流文学界和批评家们很少发声。当下这些年轻畅销书作家写的短小故事和段子,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而且传统的纯文学在“90后”当中也没什么影响力。

现在看来,虽然当下的“90后”作家和纯文学没有多少关系,但日后会有“90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现在的“90后”写作能否成为经典也要看时间的检验,谁能脱颖而出,哪部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还要时间和历史去检验。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节选自2016年1月13日《天津日报》)

1.下列所举现象,不属于标题所说“文学的新变化”的一项是

A.“90后”畅销书作者的作品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热销。

B.以“90后”为主的畅销书作者喜欢用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表现日常生活。

C.莫言、刘震云、苏童等一批作家在坚守纯文学传统,并且取得不菲成果。日后还会有“90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

D.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一些走通俗路线的作品得到肯定,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

2.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冰、卢思浩等年轻畅销书作者虽在传统纯文学领域几乎未受任何关注,但在“80后”、“90后”读者中却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他们的新书短期便占据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即为实证。

B.“90后”写作的兴起并得到热烈反响,与“90后”作者、读者过着庸常的生活,在生活中不轻易表露大喜大悲的激烈情绪有关。

C.尽管是“80后”作家,但张嘉佳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家相比,写作上有着明显不同,倒是和“90后”作家的写作相当接近。

D.韩寒、郭敬明的写作在当时的文学界曾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如今的“90后”作家却基本上与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平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虽然也关注现实,但他们和莫言、刘震云等作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路径不同,其创作价值与传统文学相较望尘莫及。

B.一批年轻畅销书作者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但喜爱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关注。

C.“90后”作家作品反叛性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练,熟悉市场,高度敏锐,另一方面作品反映的是生活平常性的内容,无法体现反叛性。

D.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的生活困扰使得他们需要有文学作品来抚慰和激励,而一些“90后”作家作品中的内容恰好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社区英雄》是央视的一档公益节目,节目每期选择两位“社区英雄”展示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然后评选出一位并给予公益基金支持。2016年3月9日,致力于资助陕西省贫困女大学生圆大学梦的公益项目“红凤工程”,与致力于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益心益易”闲置物品循环使用公益项目同台比拼,结果“红凤工程”胜出。

你支持这一评选结果吗?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