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

下面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1)用了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后面分析大意对即可。 (2)严格执法和监督,保证食品各个环节的安全;规范和提高食品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运用的题目,先要明确的是这是一则公益广告。本题要求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也就是要考虑这则公益广告所采用的方法与达到的效果。从形式上看,显然是采用了拆字法,就是把“食”拆成“人”和“良”,然后组成了“人品”与“良品”两个词,从而表达出两层意思: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要求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也就是要考虑这则公益广告所采用的方法与达到的效果。公益广告要借助于广告的沟通能力,呼唤公众对某一问题引起注意,其目的在于向公众传播一种健康社会造福于民的公益观念,或对公众进行教育引导,以便提高公众素质,达到规范大众行为的目的。公益广告要主题鲜明、针砭时弊。解答此题,首先需要读懂这则公益广告的内涵,然后要分析文字的内容,最后根据作出分析,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魏晋以来,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学术风尚渐变,魏晋以来,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学术风尚渐变,玄学新思潮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流行蔓延。永嘉之乱后,玄学并未固京洛倾覆而消失,      ,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成为新的玄学传播中心。不但如此,士人还        ,使东汉即传入我国的佛学开始真正地融八中国文化。玄佛相参、玄佛合流已成为时代潮流。但东晋以后,中原南渡人士也深刻反思,认识到儒学、礼浩对稳定江东政权的重要性,提出振兴儒学的主张。对西晋玄学误国的沉痛反思,      ,奠定了东晋统治者以儒学立目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微缩的城堡,________,而强化了“从此他乡即故乡”的住下意识。

①不是为了对付外来的打击,还能是什么

②逐渐淡化了“山一程,水一程”的路上意识

③然而土楼的基本功能还是生活

④从中原辗转而来的客家先民,便是通过建筑土楼

⑤而且还容纳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⑥高耸的敌台、四望的枪眼

A.⑥①④②③⑤

B⑥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⑥①④②

D③⑤④②⑥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管美国和以色列百般阻挡,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还是递交了“入联”申请。巴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强势举动,唤回国际社会关注,扭转这些年来巴勒斯坦问题越来越被边缘化的趋势。

B.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早些年发达国家也都存在但现在早有了规范而完备的法规及有效的实施办法。如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作燃料用;美国政府规定餐馆乱用乱卖地沟油就要被关门;英国专门设立有废油垃圾桶用于统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

C.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

D.“四黑四害”问题牵涉面广,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这一社会管理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顺心、用得安心、活得放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双星仅靠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

B.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有好大喜功的勇气和精神。

C.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老的老年星,而非法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D.从宏观来讲,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一代醇儒张元济

熊月之

张元济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是出版与古籍整理,两者又是与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在张元济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新式出版业是到近代才出现的行业,从写稿、组稿、翻译、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到企业管理,从印刷机器、纸张、油墨、装订、开本到印数,从联系作者、译者到与官府打交道,所有这些,对于张元济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考其诀窍,就是两个字:敬业。他坚持,不赚钱的书一般不出,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包括拒绝印刷康有为、孙中山的书,都是为了对公司负责,也都是敬业的表现。

张元济无论当官还是经商,都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与总经理高凤池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对于这些分歧,他不掩饰,不回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1919年,因为许多分歧难以消除与妥协,张元济决定辞去经理之职。经人调解,他与高凤池达成和解,并坚持一定要向高凤池道歉。与高凤池相比,论社会地位,张要高出许多,张是翰林,高是小学程度。论在商务的影响力,张也要大许多。细论张、高二人的分歧,张的意见,均为企业前途着想,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注重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对于违纪违法员工严肃处理,高则立于相反方面。但是,二人矛盾一经调解之后,张便主动道歉,诚恳支持高的工作,并坚持自己的薪水必须低于高凤池。

诚与恕是一体两面。待人诚恳,必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1927年,张元济被绑架,在南翔附近的农村被关了六天六夜。绑匪开价先是30万元,后降至20万—15万—2万,最后以一万元赎票。那时,上海绑票案件屡屡发生,撕票的事情也不止一例。张元济能安然脱险,与他设身处地、以恕道对待绑匪有关。绑匪也是人,张元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诚,终于化险为夷。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屡起工潮。对于工人的罢工斗争,张元济力主两边兼顾,同存共利,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解决后,作为资方代表的张元济,反而得到工人的拥护,职工大会上竟然全场高呼“打倒王显华!”“拥护张菊生!”张元济在当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没有更细的资料,但是,从结局看,张元济至少比经理王显华更加理解和重视工人的要求,能够同情地理解工人的权益。

乐志华是张元济轿车司机的外甥,从宁波乡下来到上海,1923年到一位英国人家里当佣人,被主人诬陷偷了740英镑,关进牢房,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巡捕打得遍体鳞伤,右腿残废。张元济获悉此事后,为他聘请律师,到医院验伤,通过宁波同乡会呼吁社会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官司打了五个月,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待人诚与责己严是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元济都严格要求自己。主持编辑《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部头古籍汇编,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他自己从未收取过什么主编费及稿费。在公司,自己的薪金一向从严,不让儿子进入商务印书馆。

正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能够团结那么多文化人。这些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政治态度,但与张元济的关系都很好。

胡适等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新思想与旧学家、新道德与老绅士这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张元济那里得到了统一,而且统一得那么自然、浑然,因为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诚意、正心。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张元济功不可没。

B.张元济待人讲恕道,有意见说意见,如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

C.张元济虽然认为自己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倨傲。

D.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等未谋己利,所以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E.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表现了他敬业、诚恳、仁恕和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何要选择张元济与高凤池之间的纠纷来详细介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诚与恕是一体两面”,而作者为了表现张元济的“恕”,写出了哪些典型事件?请概括作答。

4.张元济作为一个领导,其“敬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