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迟日:春日京国人:指诗人自己。诗人被贬出长安。

1.全诗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2.结合“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并联系已学过的句子,分析“乐景写哀”的作用和意义。

 

1.全诗运用了对比、反衬两种手法。 ①古今对比。再次来到曾经游玩之地,此时遭贬的诗人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心境不同,愁绪一发不可收拾; ②乐景写哀。眼前美丽的春色,鸟鸣花开,诗人却愁绪满怀,以眼前之美景反衬流放途中的凄凉,更添悲苦; ③衬托鲜明。末两句以水北流反衬人南窜,突出被贬的不情愿,流放之哀伤。绵绵愁绪却犹如滔滔湘水,源源不断。(结合诗句分析,一点2分。) 2.眼前的鸟鸣花香,如此美景却只能作为我流放边地的愁引。这里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即用让人心情愉快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是用美好的景色来衬托人物的悲伤。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使得人物的哀伤之情更为浓郁,愁苦。 【解析】 试题分析: 1.1】诗歌前两句写今昔对比,用昔日的美景,反衬今日的凄凉。后两句用江水北流和人南蹿对比,衬托了诗人哀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一般来讲,在古诗中景与情之间是正衬关系即以乐景写乐情,哀景衬哀情。但有时诗歌所写景物,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诗歌中的反衬有:冷暖反衬、动静反衬、乐景哀情反衬等。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2.2】诗的前两句以乐写哀。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该是心旷神怡的。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这个悲,是今天的悲,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也可以说,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此时的悲伤心情,使诗人本来就悲伤的心情,更添一层愁绪。 【考点定位】鉴赏古代诗歌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能力层次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实际上,乐景写哀情说的是景与情的关系。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即乐景写哀情。比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以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意象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一句“今春看又过”使人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而将诗歌的情感引向了“何日是归年”的漂泊异乡的思念家乡的伤感。景虽是美景,情却是伤感。这份伤感源于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到了家乡。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用美好之景衬托伤感之情。乐景写哀请使其情更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藉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①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 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监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军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 ,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②不入军,军容③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④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⑤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节选自《汉书·胡建传》

【注解】

①堂皇:又作“堂隍”,官署的厅堂。

②国容:国家(平时)的法令制度

③军容:军中(特殊)的军法制度。

④丁外人:人名。

⑤甲舍:甲级住宅,指公主的住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

B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

C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

D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 官名,意为承、辅佐。多作为佐官之称,官名称丞者俱系佐官。汉如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九卿之佐官径称为丞,所属各署亦以丞为令之佐官,地方政府之县令也有丞,即县丞

B监御史,官名。秦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在战事紧张的时候,监御史还有统兵作战的权力

C军正,古代军中执法官名称,掌军事刑法,自春秋时期起到汉代,先后都曾设置此官,汉又有军正丞。这是我国最早的专职军事法官

D听事,指处理政事,也作“厅事”,语出《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3.下列对原文叙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从渭城令胡建与帝姊盖主等皇亲国戚的斗争中,可以看出胡建具有不畏权贵、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B胡建担任军正佐官的职务,因清贫而无车马,常步行与士卒生活在一起,用这种方式抚慰士卒,深得士卒拥护

C对于斩杀监军御史一事,皇上下诏,认为不一定要听取文吏的意见,并举了三王的事例,表示支持胡建的做法

D霍光知道胡建部下伤害了公主的家奴,有意保护胡建,故意不上报该案,不追究胡建责任。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藉走卒,甚得其心

②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这首诗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至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1.下列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

B.写实主义旨在表现人生和自然,而艺术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的,所以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

C.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体现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就把艺术拉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D.艺术上的许多做法似乎不近情理,但其目的正是为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只有艺术上出现的诸如波斯画中人物肢体不自然的扭曲等形式,才能弥补实际人生与自然的缺陷

B.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工具,这是从道德的观点来谈艺术,不明白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一定距离的

C.蔡琰之所以能写出《悲愤诗》,是因为她能把切身的悲愤之情放在一定距离之外,对自身的经历加以反省

D.艺术都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但如果不把它加以客观化,情感再深刻,也不能创造艺术。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如果达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就意味着艺术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便走向了写实主义

B.有些人盲目自信自己的生平可写成小说,实际是他们不懂得自己只是尝受者,而没有换位为观赏者

C.说话不押韵,做诗却要押韵,这表明人生与艺术是有距离的,诗歌能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

D.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都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挑战不可能》首期节目中,撒贝宁在“足迹专家”这个项目的原有规则基础上增加难度,让周华健混迹于足印参与者中,不但与人临时换鞋,左右脚反穿,甚至改变着力位置留下脚印。董卿当场直言“于心不忍”,周华健则大呼“实在太难!”,而李昌钰早已一脸不相信说“要是这样都能猜出来,我拜她为师!”。第二轮挑战,难度再升级。挑战者董艳珍需从三十位体貌相似的模特中,找出唯一足迹的主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观察,正确答案却早已被挑战者排除,小撒果断提出终止挑战进程,而此时的李昌钰在评委席已经坐不住了。当导演再次确认比赛规则时,李昌钰终于忍不住冲上台打断录制,为社区女警抱不平,并要求再给她一次挑战机会。

10月25日晚,《挑战不可能》总决赛播出。“足迹专家””董艳珍进行升级挑战,仅凭足迹识别同卵四胞胎,并一一对应,最终,震撼的挑战让她从众多挑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年度挑战王”的桂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

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3月11日在日内瓦例行的记者吹风会上指出,考虑到目前伊拉克的人道主义局势以及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难民署已要求有关国家的政府暂停强制遣返伊拉克难民,并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位发言人表示,难民署一直要求有关国家不要把非自愿遣返的难民送回伊拉克政府控制的地区,以保证这些伊拉克难民的安全。据难民署统计,去年共有超过5万名伊拉克难民被英国、德国、瑞典、奥地利和希腊等国所接纳。

答: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________,就会受到惩罚。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 ___________。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6点半之前就起床了;__________,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6至8小时之间的,比例高达6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