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都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方面,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日常语言差不多,当然,比之日常语言它往往有更加曲折动人的效果。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的是,“献诗陈志”是必须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记载中的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被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后,再加工整理、为它配上特制的乐曲,然后才会传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但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言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原本的意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在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本只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义,但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献诗,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1.A 2.C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关于A项,原文一开始说“《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作者的意思是说,《诗经》所收录的诗在当初本来是很普通的,并不是什么经典文献,尤其是其中“国风”一类更是一般的民歌,完全谈不上经典,《诗经》成为经典,那是后来封建统治者所做的事。但是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说,‘这些诗不是经典就没有深刻的含意,实际上大家熟悉的《诗经•邶风•凯风》歌颂母亲的养育之恩,《诗经•魏风•伐檀》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诗经•小雅•采薇》控诉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如此等等都有十分深刻的含意。当然这里所说的深刻含意,并不是后来《诗经》被尊为经典以后封建统治者所附会曲解的意义,这种诗意当然是原诗所没有的;也不是说,《诗经》中所有的诗都有深刻的含意;但是不管怎样,用一个全称判断来说《诗经》中的作品都没有深刻的含意,显然是不符合原文的,也是不正确的,由此可见A项应该是选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A曲解文意。 2.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C项,原文说:子产认为“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这里子产的意思是,在旁人看来,晋侯为了卫国区区一个叛臣,竟然把卫国国君给拘押起来,这就不免有小题大做、以大欺小之嫌,甚至可能是包藏祸心、另有企图;“人言可畏”,晋侯为此应该尽量避免旁人的非议。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应该是选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曲解文意。 3.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应该选B.B项,关于B项的前半部分,原文第三段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寓意进入了《诗经》,可见B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那么B项的后半部分如何呢?原文第三段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一宣公二年》……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可见上古时候确实也有一些民歌未被收入《诗经》,比如,《左传•宜公二年》讽刺华元的这个民歌,这些诗歌被称为“徒歌”;但是既然是“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就说明即使是也是要唱的,也是有曲调的。《诗经》是乐歌,是配上乐器伴奏的,徒歌是不配乐器的,但不等于没有曲调。由此可见,:B项后半部分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所以应该是选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项偷换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秦观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前者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后者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B柳永字省卿,原名三变,宋代词人。世称‘柳三变”或“柳七”。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绮丽缠绵。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形成“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局面。被称为“才子词人”“慢词圣手”。

C苏轼北宋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溢号文忠。词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诗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她的词以南渡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词作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是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愁家恨,词风是凄恻哀婉。《李清照词两首》当中写于南渡之前的是《声声慢》,写于南渡之后的是《醉花阴》。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②题材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

③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

④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

⑤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⑥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A③①⑥④②⑤

B③④⑤②①⑥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①④⑥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是很大的这种差异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同一个体在不同能力层次上的差异造成的。

B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我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C早晨八时,随着一声枪响,参加“迎新春万人环城长跑赛”的同学们在环城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D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外贸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外贸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扬汤止沸的方法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B记者在阿富汗耳濡目染了许多有关阿富汗难民的悲惨生活。

C不论什么时候他都是如坐春风亲切地和自己的下级交谈。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    豪奢    完璧归赵    箫鼓

B所向披糜    珠玑    东蓠把酒    狼狈

C坚明约束    断鸿    仓惶北顾    樯橹

D身膏草野    锋火    曲节辱命    暮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