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这首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火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被多所高校改编、传唱。先是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学府以接力的形式完成了一首完整的《南山南》,接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纷纷在原曲基础上,用不同的歌词亮出本校的历史、人文特色,甚至还斥资录制了专门的音频、视频。就这样,天南海北的校园里,飘荡着歌词迥异、曲调一致的《南山南》。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很多角度的讨论:

网友a:这是一场文化共鸣,唤起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

网友b:这样真的不侵犯版权吗?

网友c:这是跟风,不是文化。浮华过后,不知价值几何。现今的文化浮华现象还少吗?

网友d 这种盲目的仿作是否有悖于大学的创新精神呢?

对各高校改编歌词的事件你是怎么看的呢?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任务。

 

模仿与创新 美国的金门大桥以建筑奇伟、气势恢宏而著称于世。在金门大桥附近有一座刻意模仿它而建造的大桥一一弯曲大桥,除外观外,其宽度、实用价值等均胜于金门大桥,但知名度远逊于金门大桥。原因何在?有人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区别。”区别是什么呢?金门大桥经过设计师长期思考酝酿才设计建成,具有独特风格,是创新的桥:而弯曲大桥只不过是金门大桥的翻版,是模仿的桥。它们的造型相似,内涵却大有区别,因为模仿仅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思维活动,而创新则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所以它更高级、更被人们重视。正是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 创新需要勇气。创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锢,需要冒风险。而模仿徘徊于别人的老路,无风险更无需勇气。开一代山水画风的张大千,少时临摹前清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能以假乱真,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毅然放弃模仿别人的作品,以无穷的勇气开创了自己的山水画法,震动了画坛。如果他没有勇气停止制造石涛“质品,’,没有勇气自己探索,那世上就多了一位平庸的画家,少了一位彪炳画史的巨匠。 创新更需要高度的智慧。高尔基说过:第一个把少女比做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便是蠢才。的确,创新的作品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经过了人脑思维活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智慧的结晶。而模仿只是浅层次的再创造,如果把创新比做撰写一篇文章的话,模仿也只是将其化为铅字,再印出几篇来而已。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地排斥模仿。模仿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可以从模仿中获得创新的灵感,找到创新的途径。但不能囿于模仿。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学”字反映出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似”便是满足于模仿而不前行了。如果弯曲大桥设计者“学”而不“似”,想必世上又能多了一种奇观吧。 当前改革开放,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需要模仿,但更需要创新,我们应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以百倍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修建一座真正有中国特色的通往美好未来的大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供选择的观点有:这是一场文化共鸣,唤起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这样真的不侵犯版权吗?这是跟风,不是文化。浮华过后,不知价值几何。现今的文化浮华现象还少吗?这种盲目的仿作是否有悖于大学的创新精神呢?选取其中的一种进行论证即可。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作文指导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 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 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二、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目的 “传统型”与“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矫正点对照表 顺序 比较点 主要矫正点 矫正方向 1 说理 要求 空泛议论 (从材料理出话题或观点后,脱离材料纯议话题) 就事论事、议不离事 (就事论事,呈现思维的深化——紧扣事件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 2 说理 范围 面面俱到(广泛议论) (论的“点”多,但没有一点说深议透) 专论一点 (集中精力论透一点) 3 说理 态度 简单粗糙,轻易否定 (简单论证、粗糙表态、封闭的自圆其说) 文明交流 (入情入理不偏激、深入的理由阐述、开放的文明交流) 重在培养以下两方面的说理: 说理方向:紧扣任务驱动对象,不停留在简单粗糙的表态,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的根源,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寻找改良社会的良药。 说理原则:倾诉自己,聆听他人;深入分析,表达善意;不在压倒,重在厘清。 “阐释型”(标题与话题)作文是考生根据给定的相对固定的主题范围,确定写作的中心,调动已有的知识资源和背景材料(素材库),论证主题,形成“材料—— 阐释—— 话题”的闭合体系,具有“封闭性”的弊端;“材料型”作文虽突破了束缚和限制,但立意角度过多过泛便于套作和宿构。 解决办法——有意在多角度材料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 效果——避免了“阐释型作文”的“封闭性”与“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性”,增强了“防套性”,同时增加了对考生思考、辨析与选择能力的思辨考查。 因此, “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运而生。 三、应对策略 “任务驱动型作文”?——识别特点: 材料面上——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双给”: “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 “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 (三) “任务驱动” 内涵解读: 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如2015年全国卷要求写成书信体的任务指令) 2.内容驱动(以小见大,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如15年甲卷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乙卷中的“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思考、权衡与选择”就是一个任务指令。材料往往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权衡”作出自己的“选择”,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或方案。) 3.对象驱动(细节上“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要有指向性,一是避免“空泛议论”,即架空分析,从材料理出一个话题或观点后,脱离材料纯议话题;二是避免面面俱到,即“广泛议论”。论的点多,但没有一点说清理透,原因:缺少对象意识,解决办法:“专论一点”。 ) 4.思维驱动(“思辨性”与“探究性”:在真实情境下引发真实交流,往往以小见大,即从琐碎中烛照社会问题,由简单粗糙的认知到认知的深化。由问题的强争议性、复杂性决定应对单个事件的立场或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具体分析,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符合高考作文对于考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写作水平,同时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更增强了对“思考、权衡、选择”等“思辨”能力的考查,呼应“探究性”——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有了更高的期待。) 小结: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要务! 任务驱动内涵: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写作内容的规定: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3.对象驱动 (1)“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不能离开事件,必须是“就事论事”,或“融理于事”—— 不能“空泛”议论,即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泛化说理; (2)“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广泛”议论) 4.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核心事件)讨论。 围绕核心事件或争议焦点,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要务 概念厘定与概念区分——深入论证的法宝之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互联网+”时代,倡导“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说互联网思维表现为开放、创造、创新,“工匠精神”表现为严谨、精致、专注,那么,二者的融合所发生的就不是一种简单相加的物理效应,    ①   。“工匠精神”以最开放的姿态来吸收最前沿的技术,从而创造最新的成果。   ②  ,恰恰相反,是用创新精神突破固有,对产品精雕细琢,大跨步迈向最大的价值,追求最好的结果。即便是做互联网产品,   ③   也不会产生创新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藏学大家王尧:为学术而生

王尧早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中文系,1951年他从南京大学被抽调转学到正在筹建的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西藏语文。作为中央民院第一批学习藏语的大学生,他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有机会跟藏族官员接触,向他们学习语言。那时,整天都能听到的“嘎、卡”“噶、阿”拼读声,回响在北海公园的侧畔。

“文革”前的十余年间,王尧有许多的时间在西藏实地考察、学习,并参与一些与西藏政教事务相关的公务活动。贡嘎寺是年轻的王尧进入藏区的第一站,贡噶活佛是他的老师。贡噶活佛出生于四川康区木雅,博学多才,曾担任十六世噶玛巴活佛的经师。他著有西藏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多部著作,在东部藏区威望极高。

贡噶活佛选用西藏哲理诗《萨迦格言》《佛陀本生纪》作为教材,让学生们逐篇通读精读,这是王尧初次接触藏文古典作品。后来,王尧将《萨迦格言》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连载了两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让内地读者了解到藏文韵文经典著作的魅力。

贡嘎山的生活,王尧至今萦怀:“那段时光,既紧张又活跃。”他们到离寺几十里的玉龙榭村去参加过一次婚礼,第一次直接了解了藏族的礼俗,热烈的场面、送亲迎亲各种仪式,酒肉频频传递,歌舞通宵达旦,尤其是赞礼的人长长地诉说本地本族历史的赞词。刚刚入门的王尧还听不大懂,只能靠着藏族学长斯那尼玛的口译才略知大概。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王尧追随过包括东嘎·洛桑赤列活佛在内的很多优秀的藏族学者,一直努力探索书面语与方言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异同。 

上世纪80年代是王尧学术人生中最丰收的一个季节。他一生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蕃金石录》和《吐蕃简牍综录》都先后于这10年间问世。沈卫荣说:“在此以前,老师更多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来了解、研究和介绍西藏,从80年代初开始,他才转入对敦煌古藏文文献和西藏历史的研究,而这三部著作的问世除了彰显他个人的学术臻至成熟并取得了非凡成就外,它在中国藏学学术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

王尧的藏族朋友常说:“听王尧老师说藏语,就像是听一位来自拉萨的老贵族在说话。”王尧对西藏的热爱和他出色的藏语能力,不但赢得了众多藏族朋友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且也为他日后在国际藏学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1981年8月,王尧首次应邀到维也纳参加“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这是新中国学者首次参加西方世界组织的藏学会议。

在这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王尧脱离手上的英文讲稿,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全场为之愕然。当时,国外藏学界很少有人能讲藏语口语。“中国藏学与国外的交流,始于于道泉先生,接力的是王尧先生。在他的带动下,中国藏学研究逐渐为国际所瞩目。”陈庆英说。

整个80年代,在国际藏学舞台上王尧是中国藏学唯一的一个品牌,成为连接中国与海外藏学界开展交流合作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1994年,王尧作为大陆第一个学者到台湾政治大学讲学,开启了海峡两岸藏学界交往的时代。台湾星云大师评价王尧为“有情有义、风趣可爱之人”。

王尧尤其称道西藏的经学教育传统,认为现代教育理当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在他看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事。关于青年藏学人才的培养,他曾这样劝导已为人师、前来就教的座下门徒:“教学生就好比编草鞋,编着编着就像样儿了!”

“先生的去世,是藏学界的一大损失。他一生未有一官半职,但他靠过硬的学术影响力和正直谦恭的人格魅力,获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誉。他是为学术而生的,他的一生也在致力于推广学术,将中国藏学研究推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陈庆英说。

相关链接:

(王尧)先生一生勤恳耕耘、胸怀浩然,哺育桃李、甘为津梁,为推动中国藏学走向世界不遗余力。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王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十世班禅大师、阿沛·阿旺晋美等僧俗上层担任翻译:见证了毛泽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三人共迎藏历木羊新年等历史事件,尤其与十世班禅结下不解之缘。陈庆英回忆说,十世班禅大师非常关心藏学研究,和王尧有较多交往,曾送给王尧照片,并在背面题字。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1月18日第07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1951年,王尧从南京大学被抽调转学到中央民族学院后,学校安排他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得以便于向藏族官员学习藏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民院第一批学习藏语的大学生。

B“文革”前的十余年间,王尧在西藏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师从贡嘎活佛,学习藏文古典作品《佛陀本生纪》和《萨迦格言》,并将《萨迦格言》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刊载。

C王尧最早期的藏学研究开始于藏族民歌、民问故事、民间戏曲,这些研究素材来自于他在贡嘎山那段既紧张又活跃的生活,玉龙榭村的那场婚礼上鲜活的生活知识给了他很大动力。

D由于熟习藏语文,王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僧俗上层担任翻译,并亲历了毛泽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等历史事件,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历史见证人。

E作为老师王尧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事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王尧尤其称道西藏的经学教育传统,认为现代教育必须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

2.文章说“先生(王尧)的去世,是藏学界的一大损失”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尾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王尧是藏学大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王尧是如何在他的专业领域里运用藏语的?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                                     ”。

《蜀道难》中“                                      ”两句,用鸟儿的啼鸣与互逐渲染了蜀道悲凉孤寂的氛围。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总结上片赤壁美景,引出下文关于周瑜这一形象的两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王绩①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②。

【注】①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人。初唐时,曾官太乐丞,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②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1)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父承祐,仕南唐,至刑部尚书致仕。慎修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开宝末,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慎修以为国亡,当待罪,何贺也?自是每群臣称贺,从镒即奉表请罪。太祖嘉其得礼,遣吕使慰谕,供帐牢饩悉加优给。煜归朝,以慎修为太子右赞善大夫。煜表求慎修掌记室,许之。煜卒,改太博士。累迁知湖、梓二州。

淳化中,秘书监李至荐之,命以本官知直秘阁。慎修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作《棋说》以献。大抵谓:“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因举十要以明义,太宗览而称善。俄与直昭文馆韩援使淮南巡抚,累迁仓部、考功二部郎中。咸平中,又副邢昺为两浙巡抚使,俄同修起居注。

景德初,上言衰老,求外任。真宗儒雅宜留秘府,止听解记注之职。数月,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从幸澶州,遘寒疾,诏令肩舆先归。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明年正月,卒,年六十九。赙钱二十万,绢一百匹。上悯之,令有司给舟载其柩归洪州。

慎修风度酝藉,博涉文史,多读道书,善清谈。先是,江南旧臣多言李煜暗懦,事多过实。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当时士大夫与之游者,咸推其素尚。然颇恃前辈,待后进倨慢,人以此少之。                       (选自《宋史·潘慎修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供帐牢饩悉加优给。      牢饩祭祀用的牛羊豕等牺牲。

B庶几可以言棋矣          庶几:大概

C为右谏议大夫          擢:破格提拔

D诏令肩舆先归            肩舆轿子,这里指坐轿子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慎修以为国          不出,火

B君子知五者            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

C真宗儒雅宜留秘府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因举十要以明义        尔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B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C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D.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4.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B景德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大事都更改年号。

C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传三世三帝。李煜是最后一位国君,史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D有司指主管某个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让官吏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慎修为人忠诚,敢于直谏。他经常被宋太宗召去陪太宗下棋,趁机写《棋说》一文进献,在文中他列举十大要领阐明下棋的道理,这篇文章宋太宗十分喜欢。

B.潘慎修清心寡欲,不恋权位。他读过很多道家书籍,擅长就一些玄学问题进行析理问难,宋真宗景德初年他曾经主动上书朝廷,以年老为由请求外调担任地方官。

C.潘慎修不忘根本,节操高尚。南唐旧臣大多批评李煜昏庸懦弱,宋真宗向潘慎修询问实情,他用若是昏庸的人怎能在位十多年的话回答,这种回答深得真宗赞许。

D潘慎修学识丰富,被人敬仰。他广泛涉猎文史典籍,为人宽厚有涵养,当时和他交往的士大夫们没有人不推崇他品格高尚,宋真宗也非常赏识他温文尔雅的风度。

6.翻译下面句子

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

然颇恃前辈,待后进倨慢,人以此少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