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

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刘素婴疾病

(4)仰观宇宙之大

(5)如今人方为刀俎

(6)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8)何为其然也

(9)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0)而今安在哉

(11)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

(12)将庸何归

(13)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1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5)非汝,谁与成之

(16)婴所不为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

A.(1)(7)(14/2)(9)(11/3)(6/8)(10)(12)(15)(16/4)(5)(13

B.(1)(9)(14/(2)(5(7)(11)/(3)(6)/(8)(10)(12)(15)(16)/(4)(13)

C(1)(9)(14)/(2)(5)(11)/(3)(6)(7)/(8)(12)(15)(16)/(4)(1013

D(7)(9)(14)/(1)(2)(5)(11)/(3)(6)/(8)(12)(15)(16)/(4)(10)(13)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式。 (1)是状语后置句; (2)是判断句; (3)是被动句; (4)是定语后置句; (5)是判断句; (6)被动句; (7)判断句; (8)宾语前置句; (9)状语后置句; (10)宾语前置句; (11)判断句; (12)宾语前置句; (13)定语后置句; (14)状语后置句; (15)宾语前置句; (16)宾语前置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概念:所谓倒装句,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分类: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一)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不仁哉!梁惠王也 。译文:“梁惠王不仁!”(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形成宾语前置的情况。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粗体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  

(1)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莫能名者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6)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7)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8)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9)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10)险以远,则至者少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入之甚寒,问其深

(13)火足以明也

(14)舞幽壑之潜蛟

(1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17)侣鱼虾而友麋鹿

(18)后世之谬其传

(19)见棠姜而美之

(20)陛下厌苦安乐

A(1)(3)(4)(5)(6)/(2)(7)(8)/(9)(11)(12)/(13)(14)(17)(10)/(16)(18)(15)(19)(20)

B(1)(4)(6)/(2)(11)/(3)(16)/(5)(10)(12)/(7)(3)15)(19/(14)(18)/(8)(17)(20)

C(1)(4)(6)/(2)(8)/(3)(16)/(5)(10)(11)(12)/(7)(9)(13)(15)/(14)(18)/(17)(19)(20)

D(1)(2)(4)/(6)(11)/(3)(16)/(5)(7)(12)/(9)(10)(13)(15)/(14)(18)(19)/(8)(17)(20)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按王国维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到了明代,找不出这个文学高峰了,但“清言”可以说是一个被 人忽视的明代的文学现象。清言是一种语录体抒情言志,它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高峰之后的蹊径。文学的表达形式必须嬗变,因为后人再也达不到唐诗、宋 词那样的高峰了,他们必须寻求另一条路子。明代的文人,对清言的写作曾风行一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菜根谭》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

时至明代,诗之所以衰退了,因为前代诗人们创造的意境高峰后人再难以企及,尽管还有很多人写诗,但再也写不出好像前人那样的好诗来了。明代的文人把这种诗歌的审美意境用清言来表现,反而达到了另一审美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学的奇迹。《菜根谭》的意境审美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唐诗媲美。唐诗的题材风格多样,构 成唐诗绚丽的景观,但真正能够获得意境审美价值的只有一部分诗。如果我们注意到《菜根谭》的意境,在大自然的取材中,它完全可以涵盖唐诗意境,所不同的 是,唐诗意境多为自然画面的呈现,而《菜根谭》的意境在于一种心灵的设计,是为尘世疲惫之人勘测的一个心灵憩园,像一个深山里的禅境,让人洗净尘焰。这种 意境比唐诗意境更接近人的心灵。“机息心清,月到风来”是《菜根谭》最有味的句子,“机”就是“心机”,一个人把心机抛却,心灵自然澄澈。

《菜根谭》是一本爱书和善书,中国有书,教育人的书多,关怀人的书少,《菜根谭》是一部关怀人的书。它告诉你在一个物欲纷扰的世界如何以自己的心志去生活。它 给生命设计了一种美好境界。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在精神上没有禁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开明的时代,唐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的精 神。唐诗的意境是天然的,代表那个时代文人们的心境,他们自身很容易被生活和大自然的美丽融入和陶醉。而明代是一个专制统治最黑暗的时代,没有汉代的人才 规则,没有唐代的开明,又没有宋代的品味。沉闷压抑,所以社会特别浮躁。我们从《菜根谭》里可以发现,那个时代对名利的炽热使其他人性全部泯灭,功名利 禄,把人全部物质化和铜臭化了。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那种渴望解脱、寻求生命和生活真谛的愿望可想而知。所以《菜根谭》的意境,不像唐诗意境那种天然,而是 一种追求和设计,也可以说是对功名利禄的现实社会的一种解脱,作者特别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他设计的就是这样的意境,山谷、白云、清风、月色,都带有 一种脱离尘嚣的禅境,所以这种意境比唐诗中的那种自然境界更有魅力,更令人向往。读《菜根谭》让人不能释卷,一草一木,一山一谷,一鸟一林,都能把人带入 一种空谷般的意境,这种意境超凡脱俗,这样的意境诞生在《菜根谭》,诞生在这一时代,都是必然的。

1.下列关于“清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言是一种语录体抒情言志,其审美意境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

B.清言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其出现是文学表达形式必须嬗变的选择。

C.清言的写作在明代盛行一时,作品众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菜根谭》。

D.明代文人用清言来表现诗歌的审美意境,所以创造了文学的奇迹。

2.下列关于《菜根谭》的意境和唐诗的意境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菜根谭》的意境审美在于明代文人的独具匠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唐诗的意境媲美。

B.《菜根谭》的意境超凡脱俗,心灵和自然完全融入,唐诗是用自然去澄澈人心。

C.《菜根谭》的意境,虽然取材于大自然,但不像唐诗意境那样天然,有追求和设计之美。

D.《菜根谭》的意境是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比唐诗中的那种自然境界更富魅力。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诗歌衰退清言风行,是因为前代诗人们创造的意境高峰后人再难以企及。

B.唐诗真正能获得意境审美价值的只有部分诗歌,这是因为唐诗题材追求风格多样。

C.《菜根谭》是一本爱书和善书,是一部关怀人的书,也是对中国书籍的补充和丰富。

D.《菜根谭》的意境超凡脱俗,这样的意境诞生在一个物欲纷扰的时代是必然的。

 

查看答案

课外戏剧阅读

茶馆(节选)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

(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拴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王利发 怎么样啊?六爷!又打得紧吗?

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

王利发 您圣明,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也还没开张,别说八十斤大饼,一斤也交不出啊!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要走)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

他妈的!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转递给兵们)得啦,老总们多原谅,他实在没法招待诸位!

他妈的!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王利发 老总们,让我哪儿找现洋去呢?

他妈的!揍他个小舅子!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他妈的!(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

1.下列对文段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剧本通过难民、穿着破军装的大兵,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B.剧本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巡警与大兵的对比、难民与王利发的对比,反映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C.巡警为王利发打发走了难民和大兵,说明巡带对当地的社会治安有着重要作用。

D.王利发“不打发”难民,却把钞票递给巡警、大兵,说明他有欺软怕硬之嫌,也是存动荡社会巾无可奈何的举动,作者用批评的笔调表现了他。

E.大兵的行讨和强要,既揭示他们蛮横无理的本性,同时又揭露战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灾难。

2.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巡警这个人物形象。

3.分别从难民、巡警、大兵三个方面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社会状况。

 

查看答案

课外诗歌阅读

西江月〔注〕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儿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凌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④,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⑤,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选自《宋史  辛弃疾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疾与之游       间:断断续续

B.州兵烬           罹:遭遇

C.始筮仕,以著     决:决定

D.少蔡伯坚         师:以……为师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       )

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丏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

④即众中缚以归

⑤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曾占卜自己的仕途,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末。

B.辛弃疾曾劝说义端投奔耿京,但义端却窃得耿京的大印逃跑了,耿京为此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被迫离开义军南归。

C.辛弃疾曾率人直闯金营,将杀害耿京投降金的张安国活捉。

D.辛弃疾在南宋为官时,多次通过对策和撰文力陈收复中原大计,但因朝廷与金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2)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