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鹊桥仙 【元】滕宾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文后各

鹊桥仙

【元】滕宾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东风吹落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道,荒鸡村店,渐觉楼头人远。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个、柴门半掩。

【注】滕宾,一名斌,生卒不详,大约宋末元初人。曾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辞官弃家入黄安(今湖北红安)天台山为道士。

1.词的上阕的后两句有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词的下阕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1.上阕后两句出现的意象有:东风、橹声、寒云。东风徐徐,似乎将传来的橹声吹到了远方,夕阳西下,东风吹起一片寒冷的云。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状写黄昏时的景象,营造了一幅寂寥冷清的画面。 2. 下阕运用了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手法。古道荒凉,乌鸦归巢;野外村店,鸡禽回笼。感觉楼头的人已经越来越远了。来到了一座小桥边,但见流水潺潺,桃花朵朵,还有一扇半掩的柴门。表现了词人想要从冷寂的境地中寻找可以逃避尘世的喧嚣,以求得内心安宁的隐逸情怀。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要求考生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归纳景物的特点。上阕的三句出现了三个意象,斜阳、青山、澄江,作者站在远处,远望夕阳西下的景色,境界开阔,结合上阕后面三句,可知前面寂静,后面以声衬寂。答题步骤,列出意象,对诗歌描绘的画面加以描绘,最后概括画面的特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先分别概括两句景色特点,然后分别具体分析两句诗所表现的的具体景色及特点。如本题上阕的三句出现了三个意象,斜阳、青山、澄江,作者站在远处,远望夕阳西下的景色,境界开阔,结合上阕后面三句,可知前面寂静,后面以声衬寂。 2.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对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第(1)小题在本质上同属于形象(包括人、物、景、意境)分析题,但此题要求更高,诗歌中没有直接可用的表现人物特点的修饰词,需要根据“人物”所生活的环境和其寻诗的行为揣摩概括其形象特点。答题步骤要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人物生活和营造的环境分析。注意文下注释。如本题词人在下片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寂静残败的荒村图景,后三句与前面构成对比,有桃花流水小桥,这恰恰是词人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结合注解可知,作者表达的是为求得内心的安宁隐逸情怀,渴望有一个逃避喧嚣的理想之地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赵希乾,南丰东门人,幼丧父,以织布为业。年十七,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往问吉凶于日者,日者推测素验,言母命无生理。又往卜于市,占者复言不吉。希乾踟蹰不去,曰:“何以救母病?”占者恶其烦数,曰:“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希乾归,侍母左右,见病益危笃。时日光斜射床席,形影孑立,寂寂旁无一人。希乾忽起去,笥中得薙发小刀,立于窗外,剖胸,深寸许,以手入取其心,不可得。忽风声震飒,门户胥动,以为有人至。四顾周章,急取得肠,抽出,割数寸。盖人惊则心上忡,肠盘旋满胸腹云。希乾置肠于釜上,昏仆就室而卧。顷刻,母姑来视病,见釜上物,以为希乾股肉也,烹而进之母。再视希乾,则血淋漓心腹间,不能出声,始知希乾为割心矣。

赵氏故宋裔,为南丰巨族。宗党以为奇孝,供赡其母子,而更教之读书。学使者侯峒曾闻其事,取充博士弟子员。崇祯壬午,以恩诏天下学,选一人贡于成均。学使者吴石渠,既考试毕,进诸生而告之曰:“百行以孝为先。赵希乾割心救母,不死,不可以寻常论。建武多才,校士衡文,希乾不应入选。今欲诸生让贡希乾,以示奖劝。”诸生咸顿首悦服。于是以希乾选补壬午恩贡。又三四年而有甲申、乙酉之变,希乾避乱山中,将母不遑,遂卖卜,逃走于四方,以养其母。又十余年,母寿八十余而卒。

予自幼时常见希乾过先君谈,饮食起居如常人。面黎黝,高准方耳,睛光满眸子,颀然而长,多浑朴之风。自是希乾少家居。母死未十年,而希乾亦卒,年六十一。

甘表曰:朝廷不旌毁伤愚孝,尚矣。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汤公惕庵最恶言希乾事,予则以为应出特典,一加旌赏。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然旌而不传,不若不旌而传也。安得龙门之书以施于后世哉?呜呼,古今忠孝之士,非愚不能成。而世之身没而名不传者,又何多也?悲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B. 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C. 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D. 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者”,即中国古代观察天象的人,也叫天官。日者不仅要通天文、通历法,更要通吉凶、通世事变迁。

B. “顷刻”,指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古代用漏壶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

C. “崇祯”,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的年号,后世称朱由检为崇祯帝。“崇祯壬午”,是我国传统的年号纪年法。

D. “恩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明清规定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希乾听从占卜者的建议,割心救母,但误割了几寸肠子,竟然没死。学使者吴石渠认为这不能用平常事来看待。

B. 赵希乾姑母来探望他的母亲,看见锅上的东西,误认为是赵希乾买的肉,于是煮了给他母亲吃。

C. 为了躲避甲申、乙酉战乱,赵希乾带着母亲四处奔走,甚至为了赡养母亲,曾经以占卜为业,又过了十多年,他母亲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

D. 长期以来,朝廷一直不倡导伤害自身这种愚昧的孝顺行为,汤惕庵先生也讨厌谈论赵希乾的事情,但作者却认为应当大力表彰他的这种精神。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占者恶其烦数,曰:“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

(2)建武多才,校士衡文,希乾不应入选。今欲诸生让贡希乾,以示奖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媒介、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短信、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的传播手段逐渐普及,衍生出了微文学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从范围上它包括短信文学、微博文学、微电影文学、微图文文学等众多文学子类,从内容上它承继了传统文学道义担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又呈现出了快捷、互动、多样的技术特质,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微文学作品一般语言都高度凝结精练、情感表达直率自然,较少用华丽的辞藻。从内容类别上看集中在哲理类、社会类等愉情喻理的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贴合大众的情绪需求,容易用简练的语句取得较好的效果,类似于佛教中用“顿悟”的方式以一个微小的细节瞬间引发受众的共鸣。因此微文学特别强调“炼字”,强调言简而意浓。这种对语言提炼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等的码字、注水现象。

微文学的“微”是一把双刃剑,体量的“微”很容易造成思考的浅薄和言说的局限,不能很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微”却又有效地克服了这种“浅言说”的缺陷。作为微文学载体出现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捷、多样,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微文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炫目化的技术方式实现内容的“深表达”。微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内容是作者即时发布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在以往许多难以被捕捉、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假想的现实故事也能够即时地呈现,而这种真实的现实一旦呈现,在一定意义上就比刻意创作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从而具备了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只能进行阅读、评价,很难有效地参与创作、修改。微文学能很好地克服这种缺点,微博、微信本身群体化或部落化的特征,使其对微文学作品评论、转发十分便利,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的交互性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最终改变了微文学作品的初始形态,使其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这种互动的思想碰撞会改变作者原初的想法,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学出现了由个体创作向集体参与创作的转变。通过互动、回应,微文学产生了区别于传统文学的再创作效果,试题分析:  

它有利于文学走出传统的疆域,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地扩展影响力,提升文学表达的效果。诚然,当前微文学的发展还比较散乱。但是,人类不断追求审美境界提升的要求和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必将促使微文学自身不断发展完善,而其所具有的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的特质,既能有效地统辖未来层出不穷的技术变迁,又能为整个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它的发展壮大将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成为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它将主题集中在哲理类、社会类等愉情喻理的主题范围,从大众情绪需求和简练语句表达效果出发。

B. 微文学重视“炼字”,强调言简意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等的码字、注水现象。

C. 微文学以其技术上“微”的优势有效地克服了体量上“微”的缺陷,从而在形式上实现了从“浅言说”到“深表达”的转变。

D. 读者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只能阅读、评价,根本无法参与创作、修改;而在微文学作品中却可通过互动、回应,产生再创作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文学客观上的技术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大众获取的便利度,适应了当代人快餐式阅读的需要,具有很好的读者基础。

B. 微文学作品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在内容表达上要实现从普通文学作品的繁复、宏大向凝结精练、直率自然的转变。

C. 作者在微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要比传统文学中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因而读者获得的审美体验更深。

D. 微文学借助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回应,可以改变作者原初的想法,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产生集体参与创作的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文学将传统文学道义担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和现代技术快捷、互动、多样的特质联结起来,更易为受众所接受。

B. 作为微文学载体出现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捷、多样,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微文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炫目化的技术方式实现内容的“深表达”。

C. 微文学不仅能应运而生,而且能不断发展完善,因为人类有着提升审美境界的要求,而媒介技术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D. 微文学有机融合了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特质,所以它既能统辖未来的技术变迁,又能为文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漫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章的主旨应与漫画一致。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

心理学实验显示,知晓自己的成绩的人,比不知晓者学习的动机更强。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证明①                。可见②                             。(都限25字以内作答)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         。电磁波就是这样,一方面无线通信信息要靠它来传输,但另一方面,           。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能够透过人的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