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默写 (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不义而富...

默写

(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

(4)                      ,金就砺则利。(《劝学》)

(5)悦亲戚之情话,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7)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8)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轻舟,                     。(周邦彦《苏幕遮》)

 

(1)在水之涘 (2)于我如浮云 (3)国恒亡 (4)故木受绳则直 (5)乐琴书以消忧 (6)万里归船弄长笛 (7)玉人何处教吹箫 (8)梦人芙蓉浦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涘”“恒”“消”“箫”“浦”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填充补足型”,这种题型较之理解默写型,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第文后各题。

一个坚定的叛逆者

①大夫第在浏阳的市中心。浏阳人说,到浏阳,不可不到大夫第。因为大夫第不仅是一座精美绝伦的明清古建筑,更是戊戌变法第一烈士谭嗣同的故居。

②大夫第建于明朝末年,在谭嗣同父亲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的时候,得以大规模扩建。因谭继洵地位显赫,当地人称之为“大夫第”。现存的建筑仅仅是原来的一小部分,但也有近八百平方米。今天,外面的街道已经是现代化的闹市,而一走进大夫第的大门,就如同走进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历史时空。在雕梁画栋之中,在从天井射进来的丝丝柔和的阳光之中,还能不能寻觅到谭嗣同矫健的身影呢?

③其实,谭嗣同生前在大夫第居住的时间并不算长。他出生在北京,青少年时代大多陪伴父亲宦游在外。随着父亲任职地方的变化,他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回湖南老家几次,都是短暂的居住。但是,谭嗣同很喜欢这座老宅,他给自己的房间取名为“石菊影庐”。所谓“石菊”,也就是浏阳闻名全国的菊花石,因石头青灰如玉,有雪白的花瓣状似菊花,故名。谭嗣同的著作“旧学四种”之一便取名为《石菊影庐笔识》。他还喜欢使用菊花石制作的砚台,并写过多首砚铭,在友人之间唱和。菊花石的纯洁和坚硬,不正是谭嗣同自己品格的象征吗?

④虽然经过了百年风霜的洗礼,大夫第的精美与讲究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每一扇门窗上面都有细腻的木雕,鱼儿像在水里游动,鸟儿像在空中飞翔。遥想当年的街道上,除去这家豪宅之外,大概一般都是低矮、阴暗、破败的民房。大夫第内的主人,位居一品,当然是冠冕堂皇;大夫第外的世界,民不聊生,饥寒交迫。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不算贪官,一生保守而谨慎,但官位到了那一级,制度自然会给予他这样的房产和其他一切物质利益。作为谭家公子的谭嗣同,为什么不安安稳稳地享有大夫第里的醇酒美人,而毅然选择“叛徒”的身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呢?

⑤有关心灵的奥秘,是难于言说的。谭嗣同曾经跟随父亲在陕西赈济灾民,在给老师欧阳中鹄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

见难民作种种状,悚然忆及去年家乡之灾。幸有人焉以维持之,不然,大乱一作,惨毒当不止此。……又自念幸生丰厚,不被此苦,有何优劣,致尔悬绝?犹曰优游,颜之厚矣!遂复发大心:誓拯同类,极于力所可至。

⑥这里,谭嗣同隐然具有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在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苦难对比中产生严重的“不安”心理,从而开始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我享有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吗?我应该承担的责任究竟有那些?这时候,一扇一扇的门次第打开了,光芒射得人睁不开眼睛。这也是一种“觉”和“悟”,与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的顿悟相似。谭嗣同推开了大夫第的窗户,也推开了自己心灵的窗户。有一种等待是上苍专门为自己设定的,人的命运便是欣喜地向它奔跑过去。

⑦漫步在大夫第内,徘徊在石菊影庐前,寝具、书桌和笔墨犹在,而主人早已离去。他与父亲的关系是微妙的,父亲忠于传统,忠于僵硬的专制秩序,却清楚地知道儿子惊世骇俗的才华和冰清玉洁的人格。谭嗣同虽然拒绝了父亲给他安排的平坦的仕途,却依然对父亲拥有那一份天生的血缘之爱。在他决定为失败的变法事业献身的时候,并没有忘记父亲。他模仿父亲的口吻,写了一封痛斥自己“不忠不孝”的信件,借以让朝廷日后在清查家属时,不至于连累父亲。而父亲呢?在儿子遇难以后,谭继洵被从轻处罚,提前退休回到浏阳,回到大夫第。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说明谭继洵的内心是雪亮的:一天,谭嗣同的遗孀李闰因为想念死去的丈夫,禁不住在房中哭泣。谭继洵经过门外,听见哭声便止步劝说道:“媳妇不必悲伤,别看我是朝廷的一品大员,但我儿日后在青史上的地位,不知道比我要高多少倍呢!”

⑧阳光透过窗框,投射到青石板铺就的光滑的地面上,宛如顽童涂抹的小方格。多少人的脚步,沉重或者轻盈,在这块地板上走过。许多年前,一个坚定的叛逆者,走过长长的天井,鞋底带着天井里的青苔。

                    

1.对第①②③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谭嗣同让故乡人感到自豪,表现了其价值追求在后世得到认同。

B以浏阳城已成为现代化的闹市,反衬大夫第的寥落和备受冷遇。

C谭嗣同命名房间和著作“石菊”,暗示其追求纯洁坚硬的品质。

D由城到宅逐步聚焦,引出下文对大夫第内为何出“叛徒”的迫问。

2.分析第⑤段引用谭嗣同书信的作用。

3.第⑥段巧用修辞,语意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赏析。

4.请紧扣“微妙”一词,评析谭嗣同和他父亲的关系。

5.根据作品内容推断,最适合作为本文结尾的一句话是   

A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B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C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D他走向了光明和自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文后各题。

成己:成就自我

①自先秦开始儒家便逐渐形成了为己之学。孔子对为己与为人作了区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形态,“今”则代表了当时的现实。孔子所谓为己,即自我的完善或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以“为己”否定“为人”,意味着将注重之点指向成就自我。为己指向自我的充实与提高,为人则是将自我降为他人的附庸,我仅仅迎合与认同外在标准,而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为己的最终的目标则是成己。克己是对自我的抑制,是成己的手段,这意味着道德修养      对自我的否定,      一个自我造就的过程。

②成己以立志为前提。“志”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意念,与价值目标相通;立志即意味着价值目标的自我确立。通过立志而确立价值目标,自我才能真正由迎合于外,转向挺立自我,而为己、□□、□□的过程亦可由此获得内在的依归。

③志与己的如上关系,决定了若无必为圣人之志向,则往往难以有为己的切实功夫。立志(价值目标的确立)既构成了为己功夫具体落实的基本保证,又为以自我认同(成己)提供了根据。自我在世,总是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共在,也往往易导致个体的消失,如果个体在与人共存中完全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与“己”相对的人,那么,他常常便会丧失内在的自我。与之相对,立志意味着唤醒自我,超越世俗。通过立志以超越世俗,体现了内在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的外在形式,即是所谓豪杰。豪杰的人格的独立性,使他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依然保持真诚的德性和内在的操守。

卓然不变的豪杰之士往往带有某种狂者气象,故又称狂者。狂者以真为尚,自信本心。没有任何矫饰,亦不为外在的毁誉所左右,他不仅拒绝沉沦世俗,而且敢于向世俗挑战“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这种狂者大丈夫作为独立的人格形象,已具有顶天立地的气概。当然,狂者或豪杰并不是终极意义上的人格境界,志所指向的终极目标是圣而非狂。不过,狂者气象虽然非成己过程的终点,但却可以成为走向内圣之境的中介。自我面对世俗社会,狂者的特点在于身处此境,仍然以崇高的志向自洁其身,不为世俗所同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狂者不断的迈向了圣人之境,对狂者之镜的如上提升,同时亦蕴含着对个体自主品格的注重:卓然自立构成了成圣的内在环节。

⑤超越世俗,自主自立的前提是确认自我,离开此自我,成已的过程必然是无根的。圣人的境界并不是出于外在强加,也非形成于忘己逐物的过程,它更多地与内在潜能的展开过程相联系。

⑥豪杰气概和狂者胸怀着重从个体存在与世俗世界的关系上挺立自我。各人皆有成圣的根据,但其才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人要随才成就。”才质不同,成圣的方式、途径亦往往各异。

⑦与成己方式的多样性相一致的,是人格模式的多样性。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格模式很难整齐划一。走向共同的自圣之境与成就多样的个体人格,并不矛盾。

⑧自我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人格境界,它总是具体化于现实的生命存在。自我身处社会之中,总是面临各种道德责任和义务,但不能因此而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尽道德义务不应导向否定个体的生命存在。这种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巧妙地解决了理性本质与生命存在的紧张关系。

1.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并不仅是    更是

B.不是        而是

C          也是

D.或许是     或许是

2.联系上下文,第②段方框内填入的两个词是□□、□□(顺序不要写反)

3.第④段加点词“这一过程”是指                        

4.根据③—⑥段内容,分析豪杰如何成为圣人。

5.如“成己,要尊重个体”是对本文部分内容的概括,与此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B没有公共道德,群体将不存在;没有个人道德,群体存在将无价值。(罗素)

C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程颐)

D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王阳明)

6.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②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帕麦斯顿(英国前首相)

这两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分句。要求句式、内容与画线部分保持一致,语言有文采。

深度阅读似品茗,须细品:在风静人定的夏夜想起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逸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被称为高考“梦工厂”的河北省著名学府——衡水中学有近万名在校生,连续15年的高考升学率均为河北省最高;去年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有104名,占全省的80%以上;2014年高考,理科700分以上的学生河北省共有61人,其中衡中54人,全省文科前100名衡中占了98人,河北省文理科状元也均出自该校。

材料二:“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优秀生源的衡水中学实行“无死角管理”,学生的作息时间从早晨530起床到晚上2210下晚自习都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甚至有些班级要求学生课堂上达到“零抬头”。学生的成绩、德行、卫生、出勤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学校的老师会把你的每一分钟规划好,让你时刻处在卷子、课本、笔记本、积累本的包围中。

1.请用一句话向别人介绍衡水中学,不超过30个字。

2.你对衡水中学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个5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