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遵勖,字公武,崇矩孙,继昌子也。生数岁,相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遵勖,字公武,崇矩孙,继昌子也。生数岁,相者曰:“是当以姻戚贵。”少学骑射,驰冰雪间,马逸,坠崖下,众以为死, 遵勖徐起,亡恙也。

及长,好为文词,举进士。大中祥符间,召对便殿,万寿长公主。初名勖,帝益 “遵”字,升其行为崇矩子。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赐第永宁里。主下嫁,而所居堂甃或瓦甓多为鸾凤状,遵勖令隐去;主服有龙饰,悉屏藏之,帝叹喜。

领澄州刺史,坐私主乳母,谪均州团练使,徙蔡州。逾年,起为太子左卫率府副率,复左龙武军将军,领宏州团练使,真拜康州团练使,给观察使禄。时继昌官刺史,遵勖请班其下,许之。后继昌守泾州暴感风眩遵勖驰省不俟命帝遣使令乘驿赴之既还上表自劾帝使辅臣慰谕之。

迁泽州防御使,又迁宣州观察使。求补郡自试,出知澶州,赐宴长春殿。在郡,会河水溢,将坏浮梁,遵勖督工徒,七日而堤成。迁昭德军节度观察留后,拜宁国军节度使,徙镇国军、知许州。水军多不练习而隶籍,遵勖命部校按劾,拔去十七八。复以疾请援唐韦嗣立故事,求山林号,诏不许。

初,天圣间,章献太后屏左右问曰:“人有何言?”遵勖不答。太后固问之,遵勖曰:“臣无他闻,但人言天子既冠,太后宜以时还政。 ”太后曰:“我非恋此,但帝少,内侍多,恐未能制之也。”尝上三说五事以论时政。晋国夫人林氏,以太后乳母,多干预国事,太后,遵勖密请置之别院,出入伺察之,以服众论。其补助居多类此。

所居第园池冠京城。嗜奇石,募人载送,有自千里至者。构堂引水,环以佳木,延一时名士大夫与宴乐。师杨亿为文,亿卒,为制服。及知许州,奠亿之墓,恸哭而返。又与刘筠相友善,筠卒,存恤其家。通释氏学,将死,与浮图楚圆为偈颂。卒,赠中书令,曰和文。有《间宴集》二十卷,《外馆芳题》七卷。   选自《宋史·李遵勖传》

1.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继昌守/泾州暴感风眩/遵勖驰省/不俟命帝遣使/令乘驿赴之/既还上表/自劾帝/使辅臣慰谕之

B.后继昌守泾州/暴感风眩/遵勖驰省不俟命/帝遣使令乘驿赴之/既还/上表自劾/帝使辅臣慰谕之

C.后继昌守泾州/暴感风眩遵勖/驰省不俟命/帝遣使令乘驿赴之/既还/上表自劾/帝使辅臣慰谕之

D.后继昌守/泾州暴感风眩遵勖/驰省不俟/命帝遣使令乘驿赴之/既还上表/自劾帝/使辅臣慰谕之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公主就是把公主娶回家的意思。

B.驸马都尉原是官职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全称为驸马都尉,多有皇帝的女婿担任,后来简称皇帝的女婿为驸马。

C.崩,古代死的委婉说法,皇帝、太后、皇后、妃子们、士大夫死都可称为崩。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隋炀帝的“炀”,范仲淹、曾国藩等人的“文正”等都是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遵勖小时就曾被占卜的人认为日后当因是皇亲国戚而富贵,他后来果然考中进士,并成为驸马,被赐予驸马都尉之职。

B.李遵勖为人谨慎,府第中带有凤、龙等的器物,或命拆除,或隐藏起来;可也曾因犯错而被贬,但不久又被起用。

C.李遵勖自己请求到地方任职来试试自己的能力。在任澶州刺史之时,为防止黄河泛滥,他监督工匠施工,七天就修成了大堤。

D.李遵勖对朝政多有辅助,他曾劝章献皇后还政天子,也曾暗中请求皇帝把晋国夫人安置在别的宫中以压服众人的议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军多不练习而隶籍,遵勖命部校按劾,拔去十七八

(2)臣无他闻,但人言天子既冠,太后宜以时还政。

 

1.B 2.C 3.C 4. (1)水军大多不练习但却隶属军籍,李遵勖下令进行考察核验,有十分之七八的水军被裁撤。 (2)臣没有听到别的,只听人说天子已经成人,太后应该及时还政天子。(“而”、“按”,“拔去”、“十七八”各1分,大意1分;。“但”、“既”、“冠”、充补省略成份“天子”各1分,大意1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后来李继昌为泾州守臣,暴染风眩,李遵勖不等皇上批准就赶紧去看望,皇上派使臣传令让他乘驿车前去。李遵勖回来后,上表自己弹劾自己,皇上让辅臣慰抚他”。其中标志词应抓住:“之”一般用于句尾,“泾州”“风眩”“遵勖”“帝”等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可以据此判断。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C项妃子们死叫做薨,士大夫死叫做不禄。备考时要积累文言文中一些固定用法、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C项不是“防止黄河泛滥”,文中“会河水溢”,表明黄河已经泛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关键字词有:“而”:表转折;“按” 考察;“拔去” 裁撤;“十七八” 十分之七八。第二句关键字词有“但”只;“既”已经;“冠” 成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遵勖,字公武,是李崇矩的孙子、李继昌的儿子。他几岁时,占卜的人说:“这孩子将因是皇亲国戚而富贵。”少年时学骑射,在冰雪上驰骋,马脱缰而跑,他掉到崖下,众人以为他死了,李遵勖慢慢起来,没受伤害。 等他长大后,好做文章,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大中祥符年间,他被皇上召到便殿奏对,娶万寿长公主。开始他叫李勖,真宗给他加上“遵”字,升他的辈份为李崇矩的儿子。授予他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赐府第永宁里。公主下嫁,但所住的房屋或井壁的砖瓦多是鸾凤的形状,李遵勖下令拆去;公主的衣服有龙的装饰,他就都藏起来。皇上很高兴。 李遵勖任澄州刺史,因私主乳母被贬为均州团练使,转到蔡州。第二年,皇上起用他为太子左卫率府副率,恢复他的左龙武军将军之职,为宏州团练使,实际为康州团练使,给他观察使的俸禄。当时李继昌是刺史,李遵勖请求自己的位序在他下面,皇上允许。后来李继昌为泾州守臣,暴染风眩,李遵勖不等皇上批准就赶紧去看望,皇上派使臣传令让他乘驿车前去。李遵勖回来后,上表自己弹劾自己,皇上让辅臣慰抚他。 李遵勖升任泽州防御使,又升为宣州观察使。他请求到地方任职,试试自己的能力。出京任澶州知州,皇上在长春殿给他赐宴。他在地方,正赶上黄河泛滥,将要毁坏桥梁,李遵勖监督工匠们,七天就修成了河堤。他被升为昭德军节度观察留后,任命为宁国军节度使,转到镇国军,任许州知州。多数水军不练习但却隶属军籍,李遵勖下令进行核实,有十分之七八的水军被去除。后来他因病请求用唐代韦嗣立的例子辞职,只求一个山林的封号,皇上不许。 当初在天圣年间,章献太后屏退左右问他:“人们有什么议论?”李遵勖不回答。太后坚持问他,李遵勖说:“臣没听到别的,只听人说天子已经成人,太后应该及时还政天子。”太后说:“我不留恋这个,只是皇上年少,内侍又多,恐怕皇上不能控制他们。”李遵勖曾献上三说五事来议论时政。晋国夫人林氏,因是太后的乳母多次干预国事,太后去世后,李遵勖暗中请求皇上把她安置到别的宫中,对她的行动进行探察,来压服众人的议论。他对朝政的辅助大多像这样。 李遵勖府中的花园、池塘是京城最好的。他嗜好奇石,募人运送,有从千里之外运来的。在园中建堂引水,用好的树木环绕在水边,延请当时的名人与他游乐。他跟杨亿学做文章,杨亿去世,他穿丧服。等他任许州知州时,祭奠杨亿之墓,痛哭而回。李遵勖还同刘筠友好,刘筠去世后,他抚恤刘筠的家属。李遵勖精通佛学,临死时,他与和尚楚圆做偈颂。他去世后,被赠官为中书令,谥号“和文”。他写有《间宴集》二十卷、《外馆芳题》七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唐诗的建筑美

唐诗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不是说唐诗与建筑具有同样的美学特点,而是说唐诗像建筑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建筑看起来,完全是静的、实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如砖、瓦、木料等,无一不实,无一不静。然而,建筑师通过对门、窗、房间、走廊等结构的安排,却不仅使建筑内部具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而且外部也与整个宇宙相联系,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这样,建筑本身也成了一个小宇宙,它把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融合汇通在一起。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例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雨中黄叶树”与“灯下白头人”,这是两组看似各不相关的具体意象;“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更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不加任何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一读,却好象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就来自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

这样的建筑美,还和汉字的结构形式有关。汉字是从象形字产生出来的,象形字的特点是摹拟具体的物象。唐诗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例如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里写了凤凰、凤凰台、长江三个具体的物象,然后用三个动词描述它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道,成为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难道不像建筑的门、窗与墙壁,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融贯,从而产生出建筑的美吗?凤去、台空、江自流,我们读着,我们的眼前不仅浮现了它们作为物的形象,像建筑一样竖立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从它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空间的并列关系转化成了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江山长在而人事沧桑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唐诗的建筑美那以具体的物象的描绘来打动我们的感染力,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建筑善于以小见大,在极小的空间中展示出广阔的人生。唐诗在结构上,也具有建筑的这种特点,在短短的绝句或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例如王维的《息夫人》,短短二十个字,不仅写了历史,而且写了现实。在写历史和现实的时候,更重要的,它描写了深厚的令人难以言说的内心的悲哀与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在绝句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我们说,绝句的结构,有如中国亭子的四根柱子。就是这么四根柱子,它一方面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象,自成一个天地,另一方面却又吞吐着整个宇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选自《唐诗十二讲》,有改动)

1.下列关于“唐诗的建筑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诗的建筑美是指唐诗在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它是一种让人在诗歌中体会到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美。

B.唐诗的建筑美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使得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具有空间的立体美感。

C.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是唐诗的建筑美的表现形式之一。

D.短短的绝句和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展示出广阔的人生,使唐诗的建筑美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往往通过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

B.建筑通过门窗等结构,使之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而唐诗则通过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表达某种深永的感情。

C.唐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把时间艺术转化为空间立体感上,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

D.建筑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宇宙浓缩到房屋之中,唐诗则通过这种手法,用简短的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内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既然唐诗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那么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品味和解读。

B.只要诗人并列地把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罗列在一起,不须分析说明,读者就可以领会其中的深永的感情。

C.唐诗之所以美,与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许多唐诗一旦翻译成别的语言,它的美就会被削弱。

D.唐诗绝句中每一句都好比中国亭子的一根柱子,因而诗的内容犹如亭子的空间,诗的思想情感犹如广阔的宇宙空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英国女王参观格林尼治天文台,得知天文台长、天文学家詹姆斯·布拉德莱的薪金级别很低时,极为诧异,表示一定要提高他的薪金。布拉德莱甚是不安,他深知凛然的高贵,往往经不起世俗的蚕食和销蚀,他恳请女王千万别这样做,说:“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大量收入,那么,以后到这个职位上来的,将不再是天文学家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

较真的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丹阳人,不知道他在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几次见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接近苏州话。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或许因为他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叔湘和俞平伯都比祖父小又为祖父所敬重和钦佩。俞是名士,两耳不闻窗外事,晚年喜读林译小说,突然有了兴趣,就找出来读,纯粹为解闷。俞才华横溢,童心未泯,不算十分认真。吕叔湘正好相反,在做学问的路子上,俞是出世的,吕是入世的。俞活得像个艺术家,吕更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者。俞平伯身上多少有些遗老遗少的脾气,吕叔湘绝对没有。以俗名论,他没有俞平伯家喻户晓的影响,但在汉语言学这个范围内,尤其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尊他为一代宗师绝不过分。我想说的是,吕叔湘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祖父就经常教导我向他学习。他是我见到的人中最认真的。

我们家无论是谁,看到文章里的错字病句,就会说“要是吕先生看到了肯定气得够呛!”吕叔湘一生都在维护汉语的纯洁。80年代中期发现《人民文学》上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一一订正杂志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写成了“吕淑相”。我们全家捧着那期《人民文学》哈哈大笑因为想象不出吕叔湘会气成什么模样。文章里有些错误是免不了的,可是这次错得太离谱了。记得《人民文学》当时正因某篇文章的“思想问题”吃批评我父亲想写信劝吕叔湘在这种特定时刻放人一马最终没敢写因为以吕叔湘的认真态度打招呼只会让他更生气。

成天和语法打交道的人难免给人一种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错觉。我觉得语法有时候像一副铮铮发亮的手铐锁住了写作者的手脚语言学家常常扮演恶婆婆的角色动不动挑小媳妇的刺儿。吕叔湘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竟然把一门最枯燥的学问做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从不让读者感觉到无味和可憎。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译文本身就是很好的汉语教材。我父亲总说,自己最初的文笔是受了吕叔湘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文学少年时代吕叔湘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风行一时。70年代后期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17万册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他的强项是深入浅出。深指达到了许多前人未有的高度;浅,指把研究成果用最平白的方式教给别人

吕叔湘在语文教学的圈子里是振聋发聩的人物。对于学术界来说吕叔湘最重要的两部书是《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学术之外的人来说他的民俗学翻译著作和《文言虚字》的影响更大。吕叔湘还把许多精力放在中学教育上把学术的象牙之塔与文化普及联系起来。我不知道有哪位中学语文教师竟未读过他的《开明文言读本导言》。

90年代初期我的朋友朱伟在《读书》上吹捧《夜泊秦淮》吕叔湘看到文章写信给父亲让我寄一本小说给他。父亲受宠若惊没想到他会关心自己儿子的习作。父亲与伯父一样一生中写了文章常寄吕叔湘指正。写信就称“先生”因为只低了一辈用不着太客气毕竟他比祖父小10岁。轮到我称呼就有些麻烦。父亲先还觉得怎样都行可是很快发现怎样都不太合适称“先生”太不恭敬毕竟隔了两代;称“丈人”或者“大人”又过于老派一股酸腐气这是现代汉语必须反对的。讨论半天父亲说删繁就简写“吕公公教正”吧因为平时就这么叫的。于是这么写了。不过仍然觉得不是很好因为嘴上喊和写出来感觉不一样。而且当时电视上热播武侠连续剧“吕公公”听上去仿佛反面人物一样。

当时寄赠的是台湾版本,装帧比大陆的好得多用纸也讲究。书是够漂亮只怕内容和扉页上的题款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既希望能提些意见又害怕挑出一大堆毛病。结果是没有反应。吕叔湘当时近90岁承他惦记已非常感激。(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吕叔湘(1904-1998),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校长。他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吕先生讲到语文字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会得到巩固和提高。他主张“把语法教活”。教师教语法要有很好的设计,先整理问题,然后决定讲哪些内容,再设计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摘自田小琳《吕叔湘先生和教学语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吕叔湘影响不大,而在汉语言学范围内,尤其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研究及文字功力一流可谓一代宗师。

B《人民文学》发表信件向吕叔湘表达谢意,信很短,错误却很多,甚至把吕叔湘写成“吕相”,可见对吕先生意见的轻视。

C作者父亲最终没敢写信劝吕叔湘在《人民文学》正吃批评的情况下放人一马,侧面反映了吕叔湘在治学方面的认真程度。

D吕叔湘翻译的民俗学作品和编写的语言学著作,都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E作者把自己写的《夜泊秦淮》寄赠吕叔湘,希望能提些意见,但又怕他挑一大堆毛病,对方没做出反应,让作者非常感激。

2.文中“吕叔湘的文字功底是第一流的”,试分析他的“第一流”有哪些具体表现?

3.吕叔湘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

4.文章中说“语法有时候像一副铮铮发亮的手铐锁住了写作者的手脚而语言学家常常扮演恶婆婆的角色动不动挑小媳妇的刺儿。”对于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一点语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名句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百年多病独登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各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