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氐贼李乌奴作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高祖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保己廉慎,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反。疾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选自《南史》,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直京邑                       造:到

B.高祖众军次于沔口          勒:统率,率领

C.昔廉颇、马援以年老           见:被

D.疾于师                         卒:通“猝”突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吏民所悦                       齐彭殇妄作。

B.保己廉慎                     视其左右

C.去城数十里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梁州刺史王玄邈事表闻          无物相之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用“拜”“擢”等词表官员升级,用“除”“谪””黜“等词表官员降级。

C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母忧 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乌奴叛乱时,杨公则弹尽粮绝被抓。他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表面答应与李乌奴共事,暗中却另有他谋,最终独骑逃回。

B.杨公则对百姓轻刑罚薄赋税,人口发展很快。在选用人才上,他不允许用钱买官,而是征用州郡的大姓做官,得到了高祖的肯定。

C.杨公则所率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帮助。在新林面对敌人的突袭,能够沉着应战,从而取得了胜利。

D.在北伐时,杨公则接受命令带病出征,立志要马革裹尸还。在战争中打败了敌人,最后在军中病逝,齐高祖当天就为他的去世而哀悼。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D 2.B 3.B 4.C 5. (1)李乌奴认为他的行为豪壮,更优厚地对待他,想邀请(招降)(他)与(自己)共事。﹝采分点:壮:意动用法,以……为壮。焉:他。要:邀请(招降)。句意2分﹞ (2)出洞以后,于是就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采分点:咎、“悔其随”的“其”、极,句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故B项正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1) 壮:意动用法,以……为壮。焉:他。要:邀请(招降)。(2) 咎:责怪;悔其随的“其”:指自己;极:尽情享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杨公则,字君翼,是天水西县人。氐人李乌奴叛乱,进攻白马,杨公则领兵固守历久,矢尽粮竭,被敌寇攻陷,(杨公则被捕后)高声骂贼。李乌奴认为他的行为豪壮,更优厚地对待他,想邀请(招降)(他)与(自己)共事。杨公则本想假装同意而后图谋举事,结果计划泄露,(杨公则只好)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把此事上奏朝廷,齐高帝(萧道成)下诏褒扬赞美(杨公则)。 (杨公则)被调任为扶风太守,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守丧。不久,高祖(萧道成)统率大军在沔口驻扎,杨 公则率领湘府的兵力(与高祖)在夏口会合。郢城被平定后,高祖命令各路大军即日都沿江东下,杨公则受命担任前驱,径直奔袭柴桑。江州被平定以后,又连续挥师东下,直到京城(今南京)。杨公则所率领的军队号令严明,秋毫无犯,所过之地的百姓没有不依靠信赖他的。大军到达新林,杨公则从越城移兵驻扎在领军府垒北楼,跟南掖门相对,(杨公则)曾登楼观战。城中守军远远望见他的旌旗伞盖,发射神锋弩之箭来射他,箭射穿了他坐的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左右随从全都大惊失色。杨公则说:“差点射中了我的脚。”谈笑如初。东昏侯(萧宝卷)于夜间挑选勇士前来攻打杨公则的栅营,军中兵士惊恐不已,杨公则却安然地躺在床上不起来,从容下令回击来犯之敌,东昏侯的军队最终撤退了。 湘州遭受匪乱多年,百姓多流离失所,杨公则(到任后)减轻刑罚,降低赋税,不久,湘州的户口就充实恢复了。(杨公则)处理政事虽然不重威严,然而他能保持自己的廉洁谨慎,被本州吏民所深爱。湘俗,微贱之家以贿赂求取州中的官职,杨公则到任后,完全断绝了它(这种求官之路),所征召举用的都是州郡里有声名的世家望族,高祖颁诏,下令各州以(杨公则的做法)为准则。 当时朝廷开始商议北伐事宜,由于杨公则的威名一向很显著,(他)到京师后,(高祖)诏令(他)假节(持节。皇帝将代表权力的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完成临时任务后,符节将会被收回)先在洛口屯兵。杨公则接受命令时身患疾病,对亲人说:“过去廉颇、马援因年老而被(朝廷)抛 弃,(但他们)仍极力自荐请求重用。现在朝廷(国家)不因我衰朽懦弱,以前驱任命我(任命我为先锋),与古人相比,(我)受到的知遇可谓重矣(朝廷对我的了解和礼遇是很深重的)。虽临出征得了病,怎能刚刚受命就推辞任务呢?马革裹尸,还葬家乡,这是我的志向。”于是竭尽全力起身登船。到洛口,寿春前来归降的百姓有几千户。北魏豫州刺史薛恭度派长史石荣为前锋来迎战,(杨公则)当即斩杀石荣,追击败军至寿春,距离寿春城几十里才收兵。(杨公则)病逝于军中,时年六十一岁。高祖为之深感痛惜,即日举行哀悼仪式,追封(杨公则)为车骑将军,赐予(杨家)一支演奏鼓吹乐的乐队(为之举行葬礼)。谧之为“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如果行诸文字,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拿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中国家训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

中国家训的“一条主线”就是“尊儒”。儒学倡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非常符合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胃口”。所以,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是儒学;毫无疑问,中国家训的思想主体也只能始终是“尊儒”。孔子就把开中国家训先河的周公尊为儒学奠基人,时时不忘把他当“圣人”来崇拜。在我们今天见到的所有家训中,他们谆谆告诫子孙的,几乎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

中国家训的“三大主题”,包括“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

“齐家治国之道”,主要指的是“齐家治国”的理想。中国家训中,讲“齐家治国”人生理想与信念的随处可见,其中的帝王家训是一个亮点。周公辅政时教导侄子成王说:“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后来,这句家训成为诸多帝王教育后代的名训。因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新朝建立时,开国之君都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家训教导子孙励精图治、不要贪图奢华生活,以免重蹈覆辙。自周至清,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汉武帝刘彻“尝而后知其甘苦”的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与《诫皇属》、宋太祖赵匡胤“仁慈待人”的家训、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太祖宝训》、清圣祖康熙的《庭训格言》与《圣谕十六条》、清世宗雍正的《圣谕广训》、清高宗乾隆“以德遗后者昌,以奢遗后者亡”的家训……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踏下坚实脚印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和鼓励他们的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正是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辉的家训,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和社会精英,也让他们实现了“齐家治国”的理想。

“为人处世之道”,主要指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其中讲得最多的是“孝道”“勤俭”“谦恭”和“助人”等。明学者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蜀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颜氏家训》一开篇就概括性地阐述了著立家训的目的:“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弟子规》在总叙中就写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读书治学之道”,主要指的是“读书治学”的方法。其中“德才兼修”的方法最值得称道,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训诫子弟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子弟入仕,而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训诫子弟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修身”第一,“仕进”第二。教育家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家教就是这样,他教导儿子不仅要学“诗”,更要学“礼”,因为“不学诗无以言”,而“不学礼无以立”。另一个特点是把训诫子弟读书与立志联系起来,与“齐家治国”和“为人处世”融为一体。西汉文学家孔臧在《诫子书》中说:“人之进退,惟问其志。”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演进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但如果要问我们还需不需要家训的精华,答案肯定是肯定的。

1.下列关于“家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家训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明确传达的对子孙后代的垂诫和训示,并对子孙后代产生了积极影响。

B.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家训中更重视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尊重,家训内容全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

C.如果是行诸书面文字的家训,影响可能会更广更大,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拿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D.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家训,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在今天也是很有价值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并不是庞杂无序的,贯穿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儒家思想观念,这也与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

B.中国历史上自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家训的训诫作用,有作为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

C.“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是说“孝”与“悌”同等重要,它们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而且也是古代家训的主要内容。

D.“诗书继世长”中体现了古人对“读书治学”的看重,而在读书中又特别强调“德才兼修”,是要通过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是中国家训的开先河者,他又是儒学的奠基者,这说明了家训内容从源头上就与儒学思想观念有着紧密的关系。

B.古代家训中所说“读书治学之道”,更侧重于“读书治学”的方法,在读书方法中更关心读书是为了修养品德和实现理想。

C.文章不仅解说了中国家训的主要内容,更是要传达在当今现代化建设中要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

D.中国古代家训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周代;内容丰富,涉及到立身处世等多方面,但它只是在官宦人家和读书人家流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对从前的工作总是不如意,于是他就频繁的跳槽,希望取得成功;有的人不满足于现状,也频繁的调换工作,想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有的人虽然不满现状,仍在坚守希望取得成功,你更赞赏哪一种,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的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限18字以内做答不含标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提取主要信息,整合为3个结论性的语句。

根据美国国防部2015年发布的《亚太海上安全战略》,截止2015年7月,南海各方共在南海通过填海制造了约1214万平方米土地。其中越南约占32万平方米、马来西亚约占28万平方米、菲律宾约占57万平方米、台湾地区约占3万平方米。根据此份报告声称,中国大陆已经通过填海制造了超过1174万平方米的土地,其面积是剩下所有国家和地区填海面积总和的17倍。此外,《亚太海上安全战略》中还提及,南海填海历史已有40余年,中国大陆只花了不到20个月的时间就通过填海制造了这个海域超过95%的土地。

 

查看答案

下面划横线处的语句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南浔古镇在上一波旅游开发中慢了脚步,以至于如今沿河而建的数百幢民居在时间里不曾被改变。漫步这些建筑中, 。沿着围廊走,脚下就是河水,这边阿姨洗菜,对岸奶奶洗衣服,夹杂麻将声、蒲扇声,都是江南细语。

搅动了大半个世纪的风云沉浮

也能读到当年主人既要保持封建传统的道德

也是这些建筑让南浔比一般的江南水乡多了大家闺秀的气派

依稀能重睹百年前丝商如何打造并运用财富

又要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等矛盾心理

更有趣的说法成就了一位留过洋的“十三姨”

A②⑤③⑥①④

B.④①②③⑥⑤

C.④①②⑤③⑥

D.②⑤①④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