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年十九,举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赐以今名。通判怀州,入直集贤院,历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任翰林学士。

契丹使刘六符尝谓贾昌朝曰:“塘泺①何为者?一苇可杭,投箠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问拱辰,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谋,不应以语我,此夸言尔。设险守国,先王不废,而祖宗所以限敌人也。”至是,又使六符来,求关南十县,斥太宗伐燕为无名,举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师征河东,契丹既通使,而寇石岭关以援贼。太宗怒,遂回军伐之,岂谓无名?”乃作报书曰:“既交石岭之锋,遂有蓟门之役。”契丹得报,遂继好如初。帝喜,谓辅臣曰:“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使还,御史赵抃论其辄当非正之礼,“异时北使援此以请,将何辞拒之?”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知潭州任颛市死商真珠,事败,具狱上,拱辰悉入珠掖庭。抃并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抃言:“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乃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历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积官至吏部尚书。

元丰初,转南院使,赐金方团带。再判大名,改武安军节度使。三路籍民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为盗,郡县不敢以闻。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财力,夺其农时,是以法驱之,使陷于罪罟也。浸淫为大盗,其兆已见。纵未能尽罢,愿财损②下户以纾之。”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帝悟,于是第五等户得免。

【注】

①[塘泺] 在泺水边筑堤设防。筑堤防水叫“塘”;泺水在今山东境内,时与契丹为界。

②[财损] 裁减。“财”通“裁”。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B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C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D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翰林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

B河东代指山西西南。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唐代以后泛指山西。

C掖庭,古代营建皇室宫城时,都以一条南北向的中心线为主,再向东西两侧去延伸其余宫区。

D元丰(1078年—1085年)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拱辰得到皇帝的赐名。他的名字本来是“拱寿”,因为在19岁时考中了状元,宋仁宗于是赐给他“拱辰”这个名字。

B王拱辰对契丹的挑衅应对自如。他既看出了契丹使者刘六符的虚张声势,又能够针锋相对地驳斥刘六符的无端指责,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C王拱辰受到御史赵抃的多次弹劾。赵抃认为王拱辰接受契丹不合常规的礼节,又因王拱辰参与李章、任颛买卖死去的商人的珍珠,此事也被他一并弹劾。

D王拱辰反对保甲法。三路登记百姓为保甲,每天聚在一起训练,禁令严苛,王拱辰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财力困乏,耽误农时,让百姓被逼为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

(2)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

 

1.D 2.A 3.C 4.(1)宣徽北院使的职务,本来是任命有功绩的人,只有前宰相及节度使能够担任,王拱辰怎能玷污这个职选(2)主事者指责王拱辰是在阻挠法令,王拱辰说:“这是老臣用来报效国家的建议。”不停地上奏章。(1)“待”“为”“污”各1分,大意2分。(2)“沮”“所以”“已”各1分,大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画波浪线的部分涉及年号纪年、升任官职等信息,还有王拱辰出使契丹受到的礼遇,断句时要考虑虚词的用法以及语法结构等因素。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王拱辰没有参与买卖,他只是在审理这个案件时,将没收来的珠子送到了宫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19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宋仁宗赐给他现在的名字。担任怀州的通判,入朝当值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任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在泺水边筑堤有什么用呢?小船可以航渡,投鞭可以填平;如果不停止筑堤,我们决开堤坝,铺上10万袋土,就可以成为过河的路了。”宋仁宗向王拱辰询问此事,他回答说:“兵事注重诡诈,他如果真的有计谋,不应该告诉我方,这只是夸口而已。设下险阻防守国家,先王不加废弃,这是祖宗用来限制敌人的方法。”到了这时,契丹又派刘六符来朝,索求关南10县,指责太宗征伐燕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全朝上下不知道怎样回答。王拱辰说:“王师征伐河东,契丹既然已经通使,却又入侵石岭关援助贼人。太宗发怒,就回兵征伐,怎么说没有正当理由呢?”于是,就写回信说:“既已在石岭交锋,就有了蓟门之役。”契丹收到回信,就继续和好如初。皇帝很高兴,对辅臣说:“如果不是王拱辰深通旧时之理,恐怕难以回答了。” 至和三年,重新担任三司使。访问契丹,在混同江见到契丹的君主,契丹的君主设宴垂钓,每次钓到鱼,一定给王拱辰斟酒,亲自弹琵琶给他祝酒。对他的宰相说:“这是南朝的少年状元,入翰林15年,所以我优厚地招待他。”出使回朝,御史赵抃议论他轻易接受不合常规的礼待,“以后北朝使者援引此例提出要求,将怎样拒 绝?”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买入死去的商人的珍珠,事情败露,结案上报,王拱辰把珠子全部送入宫廷。赵抃连同这件事一并参劾。王拱辰被授予宣徽北院使。赵抃上言:“宣徽北院使的职务,本来是任命有功绩的人,只有前宰相及节 度使能够担任,王拱辰怎能玷污这个职选?”于是,就以端明殿学士掌管永兴军,历任泰、定二州知州,河南大名府知府,逐渐升官到吏部尚书。 元丰初年,调任南院使,被赐予金方团带。第二次出任大名府知府,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登记百姓为保甲,每天聚集起来训练他们,禁令苛刻急峻,百姓常常逃离成盗,郡县不敢上报。王拱辰直言它的祸害说:“不只是使财力困乏,夺去农时,这是用法令驱使他们,使他们陷入法网。渐渐发展成大盗,其先兆已经显现。纵使不能都免除,希望裁减困难户来舒缓一下。”主事者指责王拱辰是在阻挠法令,王拱辰说:“这是老臣用来报效国家的建议。”不停地上奏章。皇帝醒悟,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除保甲集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报道和发表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这就是“键盘依赖症”。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围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做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围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沙弥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得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好像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沙弥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轻松轻松了。

可是,三天后,沙弥又来见禅师,他满脸歉疚地说:“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岩糙石都能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

到达车站的时候天还没亮,不过你可以感觉到,这铁定是不一样的一天。有点凉,小韩在月台上跳来跳去,手插在夹克口袋里。他口里头冒着热气,高声嚷:“阿吉一定喜欢。”

“妈的,那还用说吗?”杜子回话。他的毛衣高领搂住了下半脸;他在抽烟,吸的时候把嘴面前的衣领往下拨一点。

我跟阿吉坐在候车的椅子上。我们都是一夜没睡,我是说,我们全体。昨天我们在帮阿吉收东西,他那房子房东要。我们让阿吉坐在床上。一边收的时候,大家拼命讲笑话,把气氛弄得比较不那个一点。因为,实在是:阿吉那么不声不响的,我们这一伙里向来是他的话最多,现在这情况,让人没法不觉得凄惨。

后来,下半夜的时候,我们喝起酒来,当然也给阿吉斟了一小钟。就是喝酒的时候,杜子说:我们带阿吉去南方澳。大家都同意了,因为南方澳的海是台湾最美和最险恶的,我们想阿吉一定喜欢,他向来喜欢强烈的物事。而且,他也没去过南方澳。

下了这决定之后,我们就出来了,叫了计程车一路呼啸到车站来。起初那司机不肯载,他看到阿吉像见了鬼似的,可是杜子拜托他:“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带他去南方澳。”他边说就哭起来了,完全是酒喝太多的关系。那司机八成是起了好奇心,他让我们上了车,一路上问东问西的一大堆。最后还叹气:

“年纪还这么轻。”他是说阿吉,不过老实说,这话听来实在讨厌,又一点意思也没有。

到进收票口的时候,我们学了乖,让阿吉披上我们的大军用夹克,那收票员什么也没看出来,我们完全混进去了。

月台上亮白白的,什么人都没有。我们说这地方阿吉包喜欢;凌晨四点的月台,浪漫得一塌糊涂的。阿吉这家伙就是这样,他那信上是怎么自称的:“对生与死都永远抱着梦想的呆子。”

我可不知道他现在死成这个鬼样还能有什么梦想,或许也有吧!或许他知道我们带他到南方澳去。

我看看阿吉的脸,呆子似地笑咪咪地,特写,只到肩,他那时手上捧了一叠书,没照出来。

相片下面是他的姓名、生年、役年。一个好好的人就只剩下这么四四方方的一箱了,而且这一箱也不会留下,阿吉自己遗书里写的:“把我的骨灰洒在海上。”

1.小说中说的“不那个一点”指的是。

2.结合作品的内容概括阿吉的性格特征。

3.人们评价说“这是一篇寓意深远的小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共鸣”,你从文章中体味到的“寓意”是什么?

4.下面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借第三者之口,用泼墨式的手法记叙阿吉的一生,叙述了阿吉的性格、喜好和他那平凡而短暂的一生。

B.这是一篇以以小见大的传统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浓缩在短短的几百字中。

C.本文的成功,在于作品主要靠精炼的对话来推动情节的波澜起伏和人物的色彩显现。

D.“阿吉一定喜欢”“年纪还这么轻”透露出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虽不见人,但清晰可见。

E.在人物对白的同时伴以心理描绘、肖像描写和外部动作表情的刻画,更使人物丰满、鲜活。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                     

(2)连峰去天不盈尺,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故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7)谈笑间,                     

(8)                    ,分明怨恨曲中论。

(9)此情可待成追忆,                  

(10)如何四纪为天子,                  

(11)乱石穿空,                          

(12)丛菊两开他日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