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文后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文后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①倩:请

1.本诗所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      节。

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作者在诗歌中流露的情感。

 

1.重阳。 2.(1)欢。重阳节遇老友,暂把悲伤隐藏,陪友人尽欢;(2)悲。人已老去,已是悲,面对秋景更生悲;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对峙,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豪壮中带有几分悲凉:山水无恙,人事难料,想到自己衰老,很难久长。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当诗人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他自己已这样衰老,不能生活得长久。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际,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结合题目内容“九月”可知,本诗所写的传统节日为重阳节。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抓住有效信息点,如本题“茱萸”“秋”“九日”“两峰”等,可知是九月九日登高的,即可知道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考查作者的情感,颔联用“孟嘉落帽”的典故,把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颈联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尾联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蒙眬,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尾联里的内容分析,分析的时候借助“孟嘉落帽”的典故,“蓝水”“玉山”等内容,表达欢,重阳节遇老友,暂把悲伤隐藏,陪友人尽欢;悲,人已老去,已是悲,面对秋景更生悲;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对峙,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豪壮中带有几分悲凉:山水无恙,人事难料,想到自己衰老,很难久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

少卿足下:曩者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曩者赐书                     辱:侮辱

B仆不相师                   望:希望

C阙然久不                     报:报告

D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强颜:厚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蝼蚁何以异                    夫人之相,俯仰一世

B而世又不与能死节            项庄拔剑舞

C及在槛阱之中,摇尾求食        今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至于鞭箠之间,欲引节          度我至军中,公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4.作者列举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的情况,有何用意?

5.用“/”给下面语段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

[波兰]普鲁斯

天上的阳光渐渐熄灭了,地面的薄暮慢慢升起来。薄暮——这是夜大军的前哨。这支凶猛的夜大军自古以来就和白日永恒地厮杀着:它总是朝败暮胜、主宰着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宇宙,一到白天就全线溃退,躲在隐蔽的地方窥伺着。

它躲在深山峡谷里,城市地窖中,森林密丛间,阴沉的湖泊深处;它隐身在原始的地下岩洞,矿井和深沟,屋角和墙窟。它慢慢地布开,悄悄地扩散,终于充满各个幽暗的角落。它潜伏在树皮的裂缝里,衣裙的褶皱间,躺在最细的砂粒下面,缠在最薄的蛛网中,伺机出动。虽然从一个地方把它赶走,那也只不过是暂时的退让,它仍然要选择良宵,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还要努力夺取新阵地,最后吞没整个世界。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扫院人。“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

“有。”

“他的房间在哪儿?”“喏,就是那间小屋。”

门好像已经上锁。我向窗洞里一望: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挑着一盏小灯笼——火种。点灯人不在家里。

“请简单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

“谁晓得他长得啥模样!”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耸耸肩。“我自己也没能好生看个清楚哩!”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蹲在家里。”

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

“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

“唉——唉!”扫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他昨天已经入土。他死了。”

扫院人默然沉思。

我打听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

“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

“点灯人?”他重复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昨天一共来了三十位‘游客’。”

“不过,他睡的准是白皮棺材。”

“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十六个呢!”

我到底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甚至连埋他的一抔黄土也没能找到。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样的印象:只有在黄昏后才能看见的、一个无声的、不露真相的、像影子一样的人形。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坠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火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每一个在自己的旅途上点燃光明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1.文章开头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黑暗的凌厉攻势,有什么作用?

2.文章画线部分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请作赏析。

3.分析标题“影子”的含义。

4.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人在各种生存实践活动中,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经历和体验这各种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会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水准,就会形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境界的构成不能单从人或者单从世界来了解,应从广义的人生发展、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来把握。现代意义上的境界,首先指人生境界,是人在生存实践中的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程度,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自觉和对生命意义、幸福感的感悟水平,也包含人生实践中审美的境界。

怎样理解人生境界?首先,人生境界不是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实体,也不是主体心灵自生的幻影,而是人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和圆融一体;这种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着重体现在人对自身生存实践的觉解与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不同程度、层次和水平上。其次,境界作为人与世界的交融统一,不是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即那种外在的客观物理属性与内在的主观心理意识在认识上的统一,而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即在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生存活动的人生实践过程中所实现的统一。这种交融统一,体现为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再次,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个体内在性,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在体验,它是个体由觉悟而生的内心的澄明;生成性,即在稳定和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张力,它表示某种东西正在发生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生成并有自动、自在、自然之意。

人生境界是人们通过自身锻炼修养、提高觉解水平而不断生成的,而觉解是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境界的生成满分5 manfen5.com取决于人们对自身生存实践及其意义的觉解。由于觉解的层次和程度不同,造成人生有多种境界、多重境界。不同的人对生活的自觉和了解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因而,尽管每个人都面对着相同的宇宙,置身于大致相同的生活之流中,但是,生活对每个人却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从而每个人处身于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在人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觉解程度和层次,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而审美境界则是其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审美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主客体之间实现“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和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所以,审美境界不同于、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是诗意的提升和凝聚。

(选自朱立元《实践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人生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人对宇宙或人生的觉悟和对生命价值、幸福感的感悟程度,它的构成是单方面的。

B是人对生存实践的觉解和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多种境界,既非实体,亦非心灵幻影。

C外在的物理属性与主体内在的精神意识在认识上的统一,形成了人与世界的交融境界。

D主体在客观外物的影响下被动地发生的动态过程,是自然出现的一种内心澄明的体验。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理解人生境界这个概念,要把握广义的人生发展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B.人与世界满分5 manfen5.com的关系是双向建构关系,靠人的实践活动把两者联结起来。

C.提高人生境界的层次,必须提高人对自身生存实践及其意义的觉解。

D.人生境界具有满分5 manfen5.com复杂性和丰富性,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就是审美境界。

3.根据本文内容,概括“审美境界不同于、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曾说“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垃圾”的德国汉学家顾斌在“锵锵三人行”中再次发飙,矛头直指虹影、棉棉和卫慧等三位中国当代作家。

B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

C这部电视剧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人间自有真情在。

D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布置任务出谋划策。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有失轻率。

B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最终只是画地为牢

C从图书馆那么多堆满书籍的书架中挑出这么一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书,真可以称得上是大浪淘沙

D现在毒品种类的多样化是吸引青少年吸毒的一个原因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