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róng) 瞳孔(dóng)...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róng    孔(dóng      绊(kē)     高歌(háng)

B.浪(è)       (chàng)      (gě)     (fēi)

C.晨(xī)      守(kè         绿(yīn)    不屈不(ráo)

D.遒(jìn)     回(yū)         (hèng)   目结舌(chēng)

 

B 【解析】 试题分析:A瞳孔(tóng),C不屈不挠(náo)D遒劲(jìng)。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如此题中的“劲”“横”“吭”,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如此题中的“嵘”“瞳”“磕”“遏”“怅”“舸”“扉”“恪”“瞠”,方言如“瞳”“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饥饿的公鸡需要麦粒来填饱肚子,而不会选择更有价值的珍珠;远渡重洋的鸟儿需要一根树枝作为支点,而不会选择精致的鸟巢来栖息。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学会恰当的选择,那么就会少了许多的烦恼和遗憾。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以“人生要学会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小题中任选其中三题)

⑴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扼腕墓道,       ?(《五人墓碑记》)

⑵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曰:“鄙贱之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怨不在大,            ,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⑸恩所加,      ;罚所及,      。(《谏太宗十思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项羽之死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君快战,必三胜之,为君溃围,斩将,刈旗,令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船待:拢船靠岸等待,檥,使船靠岸。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骑能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B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C.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D.吾闻汉我头千金        购:悬赏捉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项王悲歌慷慨              度我至军中,公 

B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相如素贱人

C.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          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D.项王瞋目叱之                  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兵围垓下之时,项羽对虞姬的“悲歌慷慨”,表现了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的儿女情怀,司马迁的这段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B.项王率领部下壮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认为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决不是作战的过错。这深刻地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C.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不愿自己的手下再遭受损失,于是独自一人冲向汉军,“斩将”“刈旗”,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和英勇无畏。

D.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乌江,项羽是有机会逃生的。但他想到自己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愧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给亭长,宁死不辱。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5.用“/”给下面画线的文字断句。

(项羽)自 力征 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⑴常以身蔽沛公         翼:                    

帷西向立             披:                    

⑶杀人如不能           举:                    

2. 写出出自该选文的三个成语。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⑵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横线词“性灵”的意思是                      

5.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