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美好的相遇。钟子期遇见了俞伯牙,便有了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美好的相遇。钟子期遇见了俞伯牙,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牛郎遇见了织女,留下的是一场魂牵梦萦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感谢生命的因缘让我们有了这奇妙的相遇。请你以“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

 

相遇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三千世界,万丈红尘,我们从天南地北,三江五湖走来,在此相遇,这是缘亦是份. 依然记得,当我走进那陌生的教室时,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冷冷清清,这刚从五湖四海走来的同学们正在高声笑谈着,厚重的氛围中弥漫的却是那淡淡的温情.呵,那友情的长青树已在默默之中萌发嫩芽,它就要破土而出了. 时光荏苒,一个月的军训在我们指缝间悄悄地滑走.那令人厌烦的正步,齐步的口号声似乎已经随着飘逸的清风永远地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在那烈日之下,我们一起站着军姿,在那风雨飘零之中,我们一起唱着那慷慨激昂的军歌,这一幕幕早已经镌刻在我脑海的深处,在我人生的路途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我相信,当我们垂垂老矣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地把这一段回忆拿出来细细地品味,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品味我们一起走过烈日,走过风雨的年少时光.朦胧中,我似乎看到一株小树正在迎着风雨,迎着骄阳,茁壮地成长着. 一年的时光伴随着“女生节”的到来而悄悄地滑走了.“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夜空之中,永远的飘荡着那朗朗的诗句.“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寰宇之下,永远的响彻着那袅袅的清音,纵使海枯石烂,那天际中,依然飘荡着这一夜的星辰,这一夜的风.甜也好,苦也罢,相信纵使有一天无奈分离,却依然忘不了那曾经的朋友,却依然忘不了那一夜的你.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花开花落,春去春来,无情的时光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间不知不觉地逝去了.正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总有一天我们要迎来那分离的日子.然而,希望同学们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要忘记那曾经的同学,都不要忘记我始终在你的身后默默的祝福着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希望在明月升起之时,能够想起那曾经的朋友,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高中时光. 外面的天空正飘飞着毛毛的细雨,或许,我们就是这漫天的雨珠吧.我们在那高空相遇,一起融入小溪,汇入河流,将来我们一定会在大海再次相逢.然而,到那时,你是否还能忆起那曾经的同学,那曾经的我?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来看,题目中的“相遇”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相遇的双方可以是人与人,也可以是人与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忧伤的……此题宜写成回忆性散文或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难忘的“相遇”,通过具体的动作、对话等描写,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可从以下角度构思:角度一:写自己与现实生活中选材的某个人相遇。这个人可以是你的亲人,也可以是你的老师、同学或陌生人。要选取相遇后心与心发生了碰撞,产生了美好情感的事,这样的材料才符合”相遇“的内涵。比如你只身在外,身处困境,遇上了一位好心人,他热心地帮助了你,你感激万分。这样的相遇确实值得回味。角度二:写自己与某种物相遇。这种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只要你与它相遇时产生了难忘的感情就行。例如你在忧伤时独自来到野外,发现了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它虽小得可怜,却乐观地随风摆动。它给了你启发,让你从忧伤中振作起来。这种相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角度三:写自己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遇。在阅读中认识了某个人物,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被他的遭遇所震撼,为他的行为所折服……那么就可以写与这个人物的相遇。例如阅读《鲁宾逊 漂流记》,被鲁宾逊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经久难忘。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是材料命题作文,材料给出了两个相关故事,前者因相遇而成知音,后者因相遇而生爱情,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因缘。所以审题时要紧扣“生命”,“因缘”,相遇既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相逢遇见,也可以是抽象的相遇,如读书和某一历史人物相遇,与某一事物等,相遇是一次机会,一场缘分,写文章时要根据这些来立意。要写出和谁相遇,相遇之后怎么样,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从杜甫、鲁迅、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我喜欢_________”为开头,另写一个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句式的句子。

例句: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浙江在线杭州11月11日讯】11月11日零点开始,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开始骚动起来,大屏幕上开始滚动起数字,第二分钟,交易额突破10亿元,第五分钟,交易额突破20亿,第十分钟,36亿!这场购物狂欢节开场38分钟28秒之后,大屏幕上的数字定格在100亿元,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一阵骚动,2014年注定又是一个疯狂的双十一。38分钟,阿里巴巴双十一的交易额就破了百亿元大关,而在去年,破百亿用时5小时49分。

今年双十一的一大特点是无线端交易额占比明显上升,网友用手机端支付将近占了一半。截至记者发稿时,无线端成交占比达到了45.7%。据阿里方面公布的数据,2013年手机淘宝交易笔数占比整体的21%,而2012年这个数字大概在5%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铁血柔情林觉民

林觉民字意洞,号天外生。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林觉民1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

男儿有志不在年高。青涩年纪的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林觉民娶妻成家。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林觉民与陈意映可谓“一见钟情,爱由心生”,当时,他们的家非常清贫,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两把椅子。但是陈意映并不在意,有林觉民这样英俊潇洒、才志冲天的男子做夫君,她心满意足。

1907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林觉民对远离陈意映一直心怀歉意。留学日本后,他曾写有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文中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从中可以看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怜爱之情。

1911年春天,当林觉民以学校正在放樱花假为名,风尘仆仆从日本归来时,陈意映又惊又喜。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那些日子,林觉民异常忙碌,根本不能如陈意映所期望的那样朝夕相对。陈意映虽有不悦,可是并无怨言。对她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的林觉民才是她最爱的丈夫。

革命起义需要武器弹药,没有财政补贴,如何是好?林觉民就在西禅寺召集人马自己动手制造炸药。炸药准备妥当的时候,运输又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林觉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炸药装进棺材,然后找一个女人装成寡妇护送棺材去香港。林觉民本想要自己的妻子来完成这一任务,可是当时陈意映已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无法成行。1911年4月的一天,林觉民对妻子说:“我去趟香港就回来。”陈意映料想不到,这一次的分离竟成永别。

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深夜,万籁俱寂。在临近江边的一栋小楼里,林觉民想到尚未成功的革命,想到家中牵挂自己的妻儿和父亲,眼泪突然落了下来——他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是他有太多的不舍和难过,于是提笔在两块方巾上写下了著名的《禀父书》和《与妻书》。林觉民写写停停,伤情处,曾几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方巾上的字眼见越来越小,都小到蝇头了,林觉民还是不想停下来,他满腔的爱此时已浓稠到了极点。那一刻,林觉民非常希望手里的方巾大得没边儿,让他能够淋漓尽致地向陈意映表达他绵延不绝的爱。24岁的林觉民在月光下辗转难眠,不知不觉写到天已破晓,他把方巾折叠包好交给朋友,郑重嘱托道:“我死,幸为转达。”

广州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惊见一个剪了短发的美少年“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并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这个美少年就是林觉民。林觉民说到痛处,难以遏制激动的情绪,把身上的镣铐挥得哐哐作响。李准被打动了,命人把镣铐解开,允以纸笔。在林觉民口含血痰却含而不吐之时,李准更是亲手拿了痰钵,走到他身边。两广总督张鸣岐亦很动容,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上奇男子。”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鸣岐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死亡来临时,林觉民面容平静,甚至没有多眨一下眼睛,“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用坚定的信念为革命殉情,豪气干云。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对林觉民革命经历及情感生活的叙述,把一个铁血柔情、豪气干云的革命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B.为了让林觉民能仕途腾达、光宗耀祖,林孝颖送子参加科举考试,并给儿子迎娶了满意的妻子,足见其爱子之心。

C.林觉民婚后两年便加入同盟会,随后远赴日本寻找革命真理,这期间他未忘心爱的妻子,写文章思念赞美妻子。

D.林觉民彻夜未眠,在方巾上写下给父亲和妻子的信,并准备以此作为临上战场前与亲人的诀别之言。

E.本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行文详略得当,感情饱满,并且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文学性。

2.最后一段写林觉民受审就义的情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林觉民明以微弱的力量对抗清政府,不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幸福,也没给天下人带来福利。他的牺牲,意义不大,死不足惜。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满江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一诗中,“                             ”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2)《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3)“易水诀别”一段中,描写送别之人同仇敌忾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