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用意基本相同,这为全诗营造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各有什么妙处?请简要赏析。

 

1.“月黄昏”三个字营造了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2. ①“应有”表推想,传达出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的复杂心情,既有希冀,又有怅惘。 ②“犹有”表所见。道出去年系舟的痕迹还在,表明停留的旅客不多,传达出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解析】 试题分析: 1.解答该题第一问,应当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答,抓住诗歌中的“无灯”“枫半死”等内容一起考虑,即可得出“月黄昏”营造了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然后再根据这种氛围考虑第二问,作者的情感,这里应属于寓情于景,这些萧索、沉寂的景物描写,体现了作者的孤寂惆怅的心情,回答时意思对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解答该题,首先要分析“应有”与“犹有”的意思上的区别,“应有”表示推想、推测;“犹有”表示已经看到。然后再结合作者心情考虑即可。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B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C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D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徽宗、钦宗。

B古代官员改任官职多用迁、徙、调,累迁、左迁、擢是指官吏的升迁

C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

D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全国土地、户籍、赋税、钱粮及一切财政事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郭浩卓有见识,建议均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召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得到皇帝重用。

C.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来意见不合。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送,二人联手打败金兵;后来,吴介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浩不同意,被调往金州。

D.郭浩治政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予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2)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又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严格按照伦理秩序进行,这种伦理秩序的上升扩充成为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家族伦理的机制进行政治统治,用“礼”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这种以家族为本位的伦理政治对中国社会秩序影响很大。

B伦理道德学说在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等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这就形成了以善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

C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都表现出了中国人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文化人格。

D中国哲学家具有贤人的风度,西方哲学家则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家国一体,治国与治家相似。

B中国传统科技与中国文学艺术一样,都是以伦理道德为首要的价值取向,然后才考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们生活富足。

C叔孙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老子倡导“尊道贵德”,孔子重视道德,这些对中国人文化人格的形成意义重大。

D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必须有道德,这与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取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幅漫画,如果将其作为一幅宣传画,你觉得适合用于哪个特定的节日或活动,并请写出这幅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连贯,描述准确,内容完整,不超过75个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其主要设施,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