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乔维岳,字伯周,陈州南顿人。治《三传》。周显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乔维岳,字伯周,陈州南顿人。治《三传》。周显德初登进士第,授太湖主簿。四年,迁平舆令。开宝中,右拾遗刘稹荐其才,擢为太子中舍、知高邮军,改殿中丞。太平兴国初徙襄州俄丁内艰三年陈洪进表纳疆土以其子文显为泉州留后朝廷议择能臣关掌郡事即起维岳为通判。会盗起仙游莆田县、百丈镇,众十余万攻城,城中兵裁三千,势甚危急。监军何承矩、王文宝欲尽屠其民,燔府库而遁。维岳挺然抗议,以为:“朝廷寄以绥远,今惠泽未布,盗贼连结,反欲屠城,岂诏意哉。” 承矩等因复坚守,既而转运使杨克让率福州兵破贼,围遂解,诏褒之。

归朝,为淮南转运副使,迁右补阙,进为使。淮河西流三十里曰山阳湾,水势湍悍,运舟多罹覆溺。维岳规度开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又建安北至淮澨,总五堰,运舟所至,十经上下,其重载者皆卸粮而过,舟时坏失粮,纲卒缘此为奸,潜有侵盗。维岳始命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二门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厦屋,设县门积水,俟潮平乃泄之。建横桥岸上,筑土累石,以牢其址。自是弊尽革,而运舟往来无滞矣。

尝按部至泗州,虑狱,法掾误断囚至死。维岳诘之,法掾俯伏,且泣曰:“有母年八十余,今获罪,则母不能活矣。” 维岳悯之,因谓曰:“他日朝制按问,第云转运使令处兹罪。” 卒如其言,获免;维岳坐赎金百二十斤,罢使职,权知楚州。迁户部员外郎。代还,为度支判官,转本曹郎中,出为两浙转运使,历知怀州、沧州。

考课京朝官,召还。属真宗以寿王尹京,精择府僚,留为开封府推官。或言维岳在淮南,决狱不平允,左右有知其事者辨之,太宗特加赏异。储闱建,兼左谕德,转太常少卿。京府事繁,维岳评处详敏。有王陟为司录,真宗亦称其明干。及践祚,即命维岳与毕士安权知开封府,拜给事中、知审官院。维岳体肥年衰,艰于拜趋,陈乞外迁小州。上嘉其静退,特授海州刺史。

  ——《宋史•列传第六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兴国初/徙襄州俄/丁内艰/三年/陈洪进表纳疆土/以其子文显为泉州留后/朝廷议择能臣关掌郡事/即起维岳为通判。

B.太平兴国初/徙襄州/俄丁内艰/三年/陈洪进表纳疆土/以其子文显为泉州留后/朝廷议择能臣/关掌郡事/即起维岳为通判。

C.太平兴国初/徙襄州/俄丁内艰/三年/陈洪进表纳疆土/以其子文显为泉州留后/朝廷议择能臣关掌郡事/即起维岳为通判。

D.太平兴国初徙襄州/俄丁内艰/三年陈洪进表纳疆土/以其子文显为泉州/留后朝廷议择能臣关掌郡事/即起维岳为通判。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即考中进士;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考课,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种。即对官员定期进行考核,并依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一般由中央县级及 官”进行考核,也包括对县属官吏的考核

C.储闱,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太子居住的宫殿也称“东宫”“春宫”“梓宫”等,故太子也称“东宫”等。文中“储闱建”即指封立太子。

D.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即皇位。古代帝王登临有多种称呼,如践祚践位即位登上帝位践极登帝位 、登基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乔维岳为人好学,曾研习《春秋三传》,考中进士,接连升职。开宝年间,由于右拾遗刘稹举荐,又被提升为太子中舍、高邮军知军,后来又殿中丞。

B乔维岳爱护百姓,临危不惧。太平兴国三年,朝廷就起用乔维岳为泉州通判掌管郡中日常政务盗贼起事,攻打城池,形势危急。其他官员主张逃走乔维岳挺身抗议,最终城池被保全。

C乔维岳富有同情心。在任淮南转运副使时,曾经巡察到泗州,发现法官误将一名囚徒处死乔维岳责问他,法官哭诉有老母,乔维岳很同情他,就为他出主意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结果他因此被罚金。

D乔维岳断案敏捷、考虑周到,真宗很欣赏他但他年老之后身体肥胖,行礼不便,就请求到外地小州任职。皇上认为他谦虚退让,特别授任他为海州刺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寄以绥远,今惠泽未布,盗贼连结,反欲屠城,岂诏意哉。

2)维岳始命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二门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厦屋,设县门积水,俟潮平乃泄之

 

1.C 2.C 3.C 4. (1) 朝廷委任我们安抚远方,屠城现在恩泽尚未布施,盗贼接连集结,反而要杀害满城百姓,这难道是诏书的旨意吗? (2)维岳才命令在西河第三道坝建二闸门,二门相距超过五十步,用房舍覆盖在上面,设置能够提升的闸门蓄积水流,等潮平再将水泄出。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太平兴国初”“三年”是时间名词,结合“陈洪”的举动,连词“以”“即”前面停顿,本题主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句意为:太平兴国初,徙襄州,俄丁内艰。三年,陈洪进表纳疆土,以其子文显为泉州留后,朝廷议择能臣关掌郡事,即起维岳为通判。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年号。C项“梓宫”是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C项根据文本倒数第二节内容“代还,为度支判官,转本曹郎中,出为两浙转运使,历知怀州、沧州。”可知,该事发生在乔维岳任淮南转运使时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绥远”译为“安抚远方”,“ 布”译为“布施”,“屠城”译为“杀害满城百姓”。第二句中固定人名保留“维岳”,“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状语后置句),“覆以厦屋”(状语后置句),“县门”译为能够提升的闸门(古今异义词),“俟”译为等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乔维岳字伯周,陈州南顿人。研习《春秋三传》。周显德初年进士及第,任太湖主簿。显德四年,升平舆令。开宝年间,右拾遗刘稹举荐他的才能,提升为太子中舍、高邮军知军,通判扬州,又调任常州。金陵讨平,又换任到升州,改为殿中丞。太平兴国初年,调至襄州,接着为母亲守丧。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上表投诚,任命他的儿子陈文显为泉州留后,朝廷商议要选派一个能干的官员前去掌管郡中日常政务,就起用乔维岳为通判。适逢盗贼在仙游莆田县、百丈镇起事,十多万人攻打城池,城中只有三千士兵,形势十分危急。监军何承矩、王文宝要将百姓全部杀掉,烧毁府库逃走。乔维岳挺身提出抗议,认为:“朝廷委任我们安抚远方,现在恩泽尚未布施,盗贼连结,反而要杀害满城百姓,这难道是诏书的旨意吗?”何承矩等人就又坚守,不久转运使杨克让率领福州兵攻破贼寇,围困解除,诏令表扬他们。 回朝后,任淮南转运副使,升右补阙,又进升为转运使。淮河西流三十里叫山阳湾的地方,水势汹涌,行船多被打翻。乔维岳筹划挖开沙河故道,从末口到淮阴磨盘口,共四十里。建安向北到淮滋,共有五条水坝,运输的船只到这裏,十次上下,装载较多的船被迫卸下粮食通过,船只时有毁坏粮食损失,押运的士兵藉机作弊,暗地侵吞偷窃。乔维岳命令在西河第三道坝建二闸门,二门相距超过五十步,上面建房舍,设置能够提升的闸门蓄积水流,等潮平再将水泄出。又在岸上建横桥,筑土垒石,以加固坝基。从此弊端都被革除,运粮的船只往来再没有阻碍。 曾经巡察到泗州,覆查案件,发现法官误将一名囚徒处死。乔维岳责问他,法官伏在地上认错,哭着说:“我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如果知道我犯罪,她就活不下去了。”乔维岳很同情他,就对他说:“将来朝中有旨查办此事,你就说是转运使让你判决的。”结果那位法官后来就照他教的做了,免受惩处;而乔维岳却因此罚金一百二十斤,罢免转运使之职,任代理楚州知州。升户部员外郎。任满回京,任度支判官,转为本曹郎中,出朝任两浙转运使,历任怀州、沧州知州。 恰逢考核京官朝官,召他回朝。当时真宗以寿王身份担任开封府尹,精心挑选王府僚属,就把乔维岳留在开封府任推官。有人说乔维岳在淮南时判决案件不当,周围有知道内情的人为他辩白,太宗特别给予破格赏赐。真宗立为太子,乔维岳兼任左谕德,转官太常少卿。阖封卢事务繁重,乔维岳断案敏捷、考虑周到。还有个叫王陟的任司录,真宗也称赞他能干。即位后,真宗就任命乔维岳舆毕士安一起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委任为给事中、知审官院。乔维岳身体肥胖,年纪渐老,行礼不便,就请求到外地小州任职。皇上满意他谦虚退让,特别授任他为海州刺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它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长河,全方位地承载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中国古代钱币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表现为圆形方孔。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乃至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早期中国古代钱币铸有面值,属称量货币,以釿、寽、铢、两等为单位,如秦半两、汉五铢。唐代铸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每一枚开元钱称为一钱,则十钱为一两,这就是重量单位“钱”的由来。至此重量单位不再称铢、絫,而称钱、两,这是中国衡法改为十进位的关键,俗称的“半斤八两”之说逐渐失去其原初的意思。唐代货币不但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及十进位的实行。

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莽泉使用的是垂针篆,刘宋孝建钱是薤叶书,北周布泉则是玉筋篆,这些都是小篆的变体。六朝以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是丰富多彩: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全有。每种钱币一般至少有两种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除汉字外,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还有佉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数民族古文字大全。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早期为泥范,后来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属范,六朝时期开始采用叠铸技术。到唐朝时发展为翻砂浇铸。从汉代五铢钱开始,加铸外郭,此项技术的采用,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钱币都集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

(摘自《 光明日报 》有删改)

1.关于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并体现出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等特点。

B.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见证。

C.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从铸造、印刷,甚至是从对外文化交流上,古钱币都折射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D.钱币是重大变革或重要事件发生的产物与象征,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加铸外郭是从汉代五铢钱开始采用的一种铸币技术,该技术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

B.钱币中所蕴含的“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古人处事原则、行为规范、风水习俗等均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最重要元素。

C.印制在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既有汉字,也有少数名族的文字,故一部钱币史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和少数民族文字大全。

D.为了适应中国古代钱币铸造的需要,从秦以后,小篆经过了垂针篆、薤叶书、玉筋篆等一系列变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以及十进位的实行,故而唐代货币不但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

B.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书法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也反映在钱币的铸造上,一般钱币多铸有两种以上的书法。

C.为满足流通和防止伪造的需要,钱币无论是铸造还是印刷,都必定采用最为成熟和先进的技术,故钱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D.中国古代铸造钱币为外圆内方并非偶然,这样的形制实际上是古时候人们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等的体现。

 

查看答案

阿里巴巴能打开石门,是因为他知道“芝麻开门”的密语;烹饪高手能征服大家的味蕾,是因为他练就一身功夫,抓到美味的诀窍;演员能成功诠释某个角色,必然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深刻的领会。对于人生的考验,你是否也有自己的“通关密语”?

要求:请以“通关密语”为题,在成长的过程写下你的体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几天前,收到挪威使者的一张请柬                              。挪威是个富裕国家,尚且如此节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是更应该节约吗?

加厚铜版纸、烫金大字、色彩艳丽

是用再生纸做的一张卡片,朴素精致,显示着主人的情谊

更甚者还要绒面、磨砂带上音响

不少单位的请柬,一张比一张豪华精美

只是构图稍差,美中不足

对比我们平时收到的一些请柬,不免心生感叹

请柬的功能很简单,没有必要那么奢华

(1)有一句话与全段不够协调,应该剔除的是      

(2)将剩下的句子排序,填入横线处:            

 

查看答案

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此四句的文意可理解为: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但作者改变句子的衔接顺序,故阅读时,宜就文意调节对应关系。下列文句,与此表达式不相似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B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D他们曾交错涌迭,也曾高速接近船舷又敏捷地侧翻;如在表演水中迭罗汉,如流星一样划一道弧线抛射离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村庄是一蓬草

陈应松

常常,看着你,对视着你,注目着你,远远地,就是一蓬草,野草,杂草,荒草。你在没有路的地方,路最深最远的地方,在天的涯岸,水的尽头。

村庄总是仓促形成的,在仓促中生长和生育。也许,在田野上劳动求食的人,要有个睡觉的地方,于是有了村庄。也有一些四处乞讨的人,走累了,决定停下来,于是有了村庄。人是村庄的草籽。当你走进村庄,狗的狂吠分割了它们。原来小块小块的村庄,是狗的叫声守卫和划分的。一蓬草,有一根根的草。它的危险来自狗,有时是蛇或别的。鸡在无缘无故地乱跑,畜圈飞舞着蚊虻。一些俨如上上个世纪的、面如斧劈、灰头土脸的人在默默耕种,在村里走来走去。像是梦魇。你也可以以镜头或语言说,这是世外桃源。但是,狗的狂吼依然络绎不绝。你在想,真是一蓬野草啊,村庄不欢迎陌生人和远客。

夕阳下、烟雨中它是无比美丽,我拍照过,我写过无数的美词,还有浪漫主义的诗。到了晚上,野草开始疯长,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像黑暗漫上来,星星,萤火虫,还加上有一声没一声的牛叫和狗吠。还是狗吠,村庄的歌,永远的恶调,诅咒和警告着世界,宣告它们威严的存在。我偎在床上,像潜伏在草丛里的兽。当我在村庄里呆着,走着,躺着,面对星空大野,突然感觉自己就会变成一只家禽或是一头牛、一件农具。那些在圈里嚼草反刍的牛,或是墙角那在灯火的盲处泛着汗水之光的犁,都是我们,也是他们。村庄的草籽,村庄的祖宗,村庄的人。再可能,从农家的饭桌上走出来,微醺时,眯眼一看,啊,那些紧守村庄的,在田野上劳作的,我的乡亲,一个个酷肖与他们亲近并饲养的家畜、摆弄的农具。他们分明就是一头牛、一只羊、一张犁或者是一把锄头。当然,他们也可能是蒿艾、蒲苇、葛藤、植物的块茎。

这些村庄,一律地老。砖,瓦,池塘,石磙,树,炊烟,河流,鼾声和月光,都苍老,像是存在了一千年。事实上,许多村庄可能活得更久,两千年,五千年。为什么村庄总是一个个老人,难道她没有过青春?不可以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姑娘?或者,哪怕是一个莽里莽撞的二货楞仔。没有,村庄也许一开始就是老的。因为它叫村庄,所以它才衰老。它的老年斑和凹陷的面颊、青筋暴露的手就是农谚、习俗和耕种的经验。它必须是一个老人。轻狂无知、豆蔻年华、搔首弄姿不配成为村庄。面对一个衰老的长者,不说话,只是拉着它的手,用体温交流。因为它从心底里不再愿意说话。或者它根本就不会说话。

沉默是村庄的品德。村庄没有嘴,它嘴巴漏风,牙齿脱落,喉咙嘶哑,它喝过传说中的时间的哑水,它是个哑巴。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只有风声模仿着它,穿过无数的小路和巷口,竹篱与窗棂。当雷暴出现的时候,它就趴在泥泞里,披头散发,簌簌发抖。在冬天,它更是衣衫褴褛,一任世界欺凌,袒露在天空之下,任风雨雷电疯狂得意地挞笞,一声不吭。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因为苍老,羸弱,傍土而居,不会表达,沉湎于太久的往事?它的怀里,死去了太多的人,睁开眼睛到处散布着高高矮矮新新旧旧的坟。它已经麻木了。再说,它经得起它们的抽打与蹂躏。草虽老,却不会死去。

我是一个草芥般的旅人,一个村庄的衍生物,一颗草籽的后代,有着强大美好的生存力量和趣味,我生命的葳蕤不取决于他人和泥土,取决于我的基因。给我一个墙缝,我也有春天。尽管,亲爱的村庄,你老了,你的门楣,不再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你的台阶长出了蓟草和青苔,你的墙土扑扑地往下掉落,獾和鼠成为主人。车辙恶狠狠地砸在道上,破缸、坛坛罐罐随便扔弃,装满了水,养着些蛤蟆和孑孓,一些不该留下的缝隙里会有蛇和蜥蜴。上苍选择永恒,却疏漏了你,你将慢慢随风飘去,化为尘土齑粉。

但是,那些与我们生命中的欲望和禁忌紧紧贴在一起的东西,给我们的行为划界的东西,是不会老去和消逝的。不要伤心,村庄。我听出来了,你的内心像冬天里莫名从原野上划过的哀鸣,仔细倾听,是风?是树?是水?都不是,是村庄,蜷缩在大地深处的村庄。

村里的墙又在风雪中訇然倒了一片,就像叶子又落了一层。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就像草叶被虫子啃了。我会在村子里不停地徜徉,让你记住我的身影,哪一天,不要不理会我终将被你拽回的亡灵。当我的心因莫名颤抖而摇晃的时候,村庄它更像是一蓬草,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                    

1.作者笔下的村庄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2.为什么说村庄“它必须是一个老人”?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3.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村庄它更像是一蓬草”。

4.文章为什么不以“村庄”为题,而以“村庄是一蓬草”为题?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用饱满的情感和极富个性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真实、感伤而又充满质感的乡村世界。

B.文章开头运用第三人称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村庄的炽热情感;中间部分用第二人称的手法,以一个旁观者的客观和冷静写出了村庄的特点。

C.作者曾说:“所谓故乡,就是总梦见那儿的鬼地方,就是想哭哭不出的地方,就是心越走越近,而人越来越远的地方。”作者这种独到的理解,无疑为这篇散文的情感抒发增加了厚度。

D.在作者看来,村庄必须是一个老人,“轻狂无知、豆蔻年华、搔首弄姿不配成为村庄”。也就是说,像“一蓬草”没有活力的地方才称得上村庄,而那种年轻的、有生机的地方不叫村庄。

E.现实的村庄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沦陷,但作者坚信“那些与我们生命中的欲望和禁忌紧紧贴在一起的东西,给我们的行为划界的东西,是不会老去和消逝的”。深刻说明村庄具有的内涵给人以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永不会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