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住。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黯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黯父任                   以:凭借

B.持节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发:调拨

C.岁余,东海大             治:安定

D.群臣或黯                 数:责备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B.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C.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D.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年,东越部族相互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调查,他没有到东越,走到会稽郡就回来了,还说“用不着天子的使者去调查”,惹得皇上很不高兴。

B.汲黯信仰黄老学说,崇尚无为清静之治,反对扰乱民生的“多欲”政治,治理郡务不拘小节,取得了良好的政绩。

C.汲黯为人性情刚直,倨傲少礼,经常当面给人难堪,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因此,许多人都不跟他来往。

D.汲黯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连皇上都敬重他。皇上接见别的大臣都很随便,而见汲黯,非常庄重,对他很敬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 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3) 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1.B 2.C 3.A 4. (1) 东越人互相攻击,当地民俗本来就是这样,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 (“固” “然” “辱”) (2) 我就慎重地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处置,拿着符节打开河南粮仓,来赈济当地灾民。 (“便宜” “发” “振”通假字) (3) 大将军听到他这么说,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人。(贤 数 所疑 遇 )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的能力。B项“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中的“发”可以联系句子本身的小语境进行解答,后面是“河南仓粟”,可见“发”应是“开仓赈济”;同时还可以联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句子“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解答。解答本题,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语境分析法(句子本身的小语境和句子所在语段的大语境)、句子结构分析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联想法、字形分析法等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首先浏览句子所在的语段,把握整体的语境;然后诵读划线的句子,寻找断句的标志。“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将军卫青入侍宫中,皇上曾蹲在厕所内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有事求见,皇上有时连帽子都不戴。至于汲黯进见,皇上不戴好帽子是不会接见的。皇上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适逢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子,望见他连忙躲到帐中,派人代为批准他的奏议。他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这句话是叙事,考生可以抓人名以及故事情节进行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A项,“惹得皇上很不高兴”文中无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固”,本来;“然”,这样;“辱”,烦劳,劳驾。第二句中,“便宜”,根据实际情况行事;“发”,开仓;“振”通假字,同“赈”。第三句中,“贤”,意动用法,以为贤;“数”,多次;“所疑”,所字结构,疑难的事;“遇”,对待,礼遇。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是濮阳人。他的祖先曾受到卫国国君恩宠。到他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做卿大夫。汲黯靠父亲保举,孝景时做太子洗马的官,因为人端正严肃,不苟言笑,人人都怕他。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位,任命汲黯为“谒者”之官。有一年东越人相互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调查,汲黯并没有到越地,只到吴郡就回来了,上书报告皇帝说:“东越人互相攻击,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这样),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河内郡失火,延续烧了一千多户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回来报告说:“本是一户人家失火,因房屋密集,火势蔓延,一烧就是千余家,完全是意外,不必忧虑。不过当我经过河南郡时,河南郡有一万多户穷人遭受水旱灾,饿得父子相食,我就借这次出使的机会,自作主张,打开那里的粮仓,救济灾民。现在我自请免职,至于假托皇帝命令开仓的事,听候皇上的发落。”皇上认为他很贤明,就赦免了他并且把他外调为荥阳县令。汲黯耻于为令,就借生病为由,请假回家。武帝听到后,任命他做中大夫。因为(汲黯)多次直言相谏,(使皇上很难堪),所以不能久留在朝廷内。被贬官做东海太守。 汲黯崇仰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选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经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出门。一年多,东海郡被治理得有条有序,人们都称赞他。皇上听说了,召回朝廷任命他做主爵都尉,位置列于九卿。 汲黯为人性情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情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因为几次直言激谏,不能久留朝廷内。就在此时,太后弟弟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朝中年俸二千石的官员来拜见,田蚡都不答礼。可是汲黯来见田蚡,未曾跪拜,而田蚡却长揖回礼。天子此时想招募一些在文学上有成就的儒生,据皇上说好像要施行仁义、效法尧舜,好好表现一番,汲黯却回答说:“您内心欲念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能效法到尧舜的伟大治绩呢?”皇上听了没有出声,满脸怒色,愤然退朝。大臣们都为汲黯担心。皇上退朝对左右的人说:“太过分了,汲黯耿直得近乎愚笨。”大臣们有的数落汲黯,汲黯却说:“天子任命左右助手,难道是要这些人察言观色,陷害他于不义吗?况且你已经身在其位,纵然为自己打算,怎么可以羞辱朝廷呢?” 大将军卫青入侍宫中,皇上曾蹲在厕所内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有事求见,皇上有时连帽子都不戴。至于汲黯进见,皇上不戴好帽子是不会接见的。皇上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适逢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子,望见他连忙躲到帐中,派人代为批准他的奏议。他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大将军卫青已经越发地尊贵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做了皇后,但是汲黯仍与他行平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因为大将军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大将军听到他这么说,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人。 淮南王刘安阴谋反叛,畏惧汲黯,说:“汲黯爱直言相谏,固守志节而宁愿为正义捐躯,很难用不正当的事情诱惑他。至于游说丞相公孙弘,就像揭掉盖东西的蒙布或者把快落的树叶摘下来那么容易(发蒙振落: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违背礼制的。《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秉笔直书而加以讽刺。

三、禁止饮宴。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

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

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茶酒。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就是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  

(张庆《丁忧与守制》)

1.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经·说命》“王宅忧”,宅忧就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丁忧一词发源于此。

B.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C.《春秋》文公二年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春秋》之所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度。

D.《论语·阳货》:“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可以看出,在儒家观念里,居丧期间是不应该饮宴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陶渊明“程氏妹丧于武林”,“情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

B.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赴考等等。

C.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会更长。

D.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

3.根据原谅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

B.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

C.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

D.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官员慰问。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林丹和李宗伟,一个是金牌拿到手软,光世界冠军就有将近20个的金满贯得主;一个却是穷其一生可能也无法实现世界冠军梦的“千年老二”。 我们会记得林丹夺冠后的疯狂庆祝,也有不少人忘不了李宗伟落寞的身影。有网友说,若没有李宗伟,林丹纵然再强,也无法被激发出最好的自己,观众也就不能欣赏到如此跌宕、酣畅的比赛。而林丹说:“你们除了看到我以外,也应该看到我的对手李宗伟,我不觉得他是失败的。他通过努力让很多人也认可他,我觉得这就足够了。金牌只是一种标准,不能够代表所有。有时我也会向李宗伟学习,我会想他输给了我这么多次重要比赛,为什么还能够放下一切,继续跟我再拼下一次比赛?李宗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冠军对我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想的是接下来看能不能再多打两年,慢慢享受羽毛球吧。”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例句,仿写两个句子,注意句式一致,内容相关联。

例句: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语句,各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画线句相同。

冰冷和肤浅未必不是一种美。雪山冰冷,但她有着别具一格的晶莹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愿意欣赏冰冷背后的皎洁,你就能够与一窗的月光交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简称,旨在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健康迅速发展,其成员包括中国、越南、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等21个国家或地区组成。

B.庙嘴长江大桥是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长江航运等建设的又一座横跨长江的大轿,它将进一步促进宜昌社会经济的发展。

C.近日,习近平走进基层卫生院和农民家庭,亲临农业示范园、电子物流企业及科研单位,对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D.近几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不仅让世界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的热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