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元景为景和帝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祸由明帝获申,乃据郡起兵。收合万人,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还为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

时世祖为长史,与世隆相遇甚欢。是时朝廷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蓄。世祖将下都,刘怀珍白太祖曰:“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汝既入朝,当须文武兼资者,世隆其人也。”升明元年冬,攸之反。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以郢城弱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都。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果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

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三国志·柳世隆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隆以门祸由明帝获          申:同“伸”,昭雪

B.至襄阳万山                  奄:突然

C.与世隆相甚欢                遇:遇见

D.攸之乘轻舸数百人            从:使……跟随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B.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C.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D.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隆年轻时就展示出风采气度,伯父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宋孝武帝也把虎威的称号授予了他。

B.泰始初年,诸州反叛,世隆响应宋明帝号令起兵;因为具备文武才能,被太祖推荐给世祖,并委以重任。

C.沈攸之率领叛军到了郢城,世隆运用激将法激怒骄傲自大的沈攸之,使得他攻打郢城;世隆随机应变,打败了叛军。

D.世隆年轻时就建立了功名,晚年在朝却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风韵气度清淡致远,他的表现很得世人称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景为景和帝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⑵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

 

1.C 2.D 3.B 4. (1)元景被景和帝杀害,世隆因为在外地得以幸免。 (2)明帝嘉奖他的忠义之心,下诏书提拔他为太子洗马。 【解析】 试题分析: 1.遇:交情,交往。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此题“遇”译为“遇见”就是典型的以今释古,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抓住“逊位”“改授”“转”“时年”等词,及“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侍中”等官职)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然句子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在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抓住“逊位”“改授”“转”“时年”等词,及“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侍中”等官职)。 3.“响应宋明帝号令”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响应宋明帝号令”没有依据。 4.重点词语:“为……所”“以”“嘉”“发诏”“擢”。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为……所”“以”“嘉”“发诏”“擢”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被动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县人。世隆年轻时就有风采气度。伯父名元景,在宋大明年间任尚书令,特别赏识他宠爱他,超过了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向宋孝武帝推荐世隆,得到召见。孝武帝对元景说:“你往年凭虎威的称号治随郡,现在再把这个称号授给世隆。”元景被景和帝杀害,世隆因为在外地得以幸免。 泰始初年,各州反叛,世隆因为家族的冤屈靠明帝得到昭雪,就在郡起兵。聚集万人,突然前进到襄阳的万山,被孔道存打败,人都逃散,他一人幸免于难,隐藏在民间,乱事平定了才出来。回朝任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奖他的忠义之心,下诏书提拔他为太子洗马。 当时世祖是长史,他与世隆交情很好。这时朝廷怀疑、畏惧沈攸之,秘密进行戒备,府州的武器,平常都有积蓄。世祖将下京都,刘怀珍对太祖说:“夏口是军事重地,应选适当的人镇守。”太祖采纳了这个意见,给世祖写信说:“你已经要进入京都了,就应该选一个兼具文武之才的人,世隆就是这样的人啊。”升明元年冬,沈攸之反叛。沈攸之乘着快船使数百人跟随,先于大军屯驻在白螺洲,坐在胡床上望着自己的军队,面带自得之色。已到郢城,认为郢城力量弱小不值得攻打,派人告诫世隆说:“奉太后命令,要暂时回京都。你既是共同辅国,应想得到这其中的意思。”世隆派人回复说:“东下的大军,早就承蒙你照顾。郢城是个小城,只不过能自保而已。”攸之要离开,世隆派兵到西渚挑战,攸之果然发怒,令众军上岸烧了外城,筑起工事来进攻,他看着身边人说:“凭这样的强大实力来攻城,什么城攻不破!”日夜攻城,世隆随机应变进行抵抗,敌众都败退了。 世隆年轻时建立功名,晚年专门以谈论玄理为事。在朝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而已,风度气韵清淡致远,很得世人称誉。因病辞职,改授卫将军,不受,转任左光禄大夫,侍中职务不变。永明九年去世,终年五十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一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研究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摘编自《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雾霾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影响较大。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造成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迅速形成污染的重要环节是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在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二阶段,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C.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D.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相对湿度、温度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C.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频发的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那么,这将对我们开展防霾治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每处不超过15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

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

  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

  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上岗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三八妇女节前后,不少人认为“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名称土得掉渣,纷纷建议把名称改为“女神节”“丽人节”“女士节”等。

对于改名一事,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至少两条),不超过50个字。

(1)观点:

(2)理由: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足球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前几年一直在喊振兴,却始终未见起色。                                                                  。众所周知,人生的黄金时期就是青少年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接触足球,学习足球既能增进他们对足球的兴趣,也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

①欧洲足球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他们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足球早就成了欧洲学校的必修课

②而中国足球之所以萎靡不振,很大的原因在于国民足球基础差,这在人才选拔上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③足球教材人中小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中国足球基础差的问题

④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怎能让足球成绩上不去成为我们的耻辱

⑤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足球也不例外

⑥而且在开设足球课的同时,大部分学校还会通过足球夏令营和训练营为俱乐部提供源源不断的足球人才

A.④⑤③②①⑥

B.①⑥④⑤②③

C.①⑥②③⑤④

D .④⑤①⑥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